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时空穿越 > 皇妾咸鱼日常 > 番外 if线 宣成二十年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番外 if线 宣成二十年2(1 / 2)

看见赵芙月走出皇城的身影,赵老爷难免要觉得不满。

多难得的机会,仿佛冥冥之中注定了似的,结果秀外慧中的女儿竟然没能把握住,就这么一无所获的走出了皇城。

赵太太紧紧搂住一年多未见的女儿,尽管不无可惜,却也是真真切切的松了一口气。

“老爷就别不快了,”赵太太劝说,“这一会儿的工夫,已经数不清出来多少位淑媛了,哪个不是娇花似的容貌?可见并非是月姐儿不够好,而是天家有更好的姑娘可以选呢。”

赵老爷再看一眼旁边那些落选的淑媛,终于不再苛责于年余未见的女儿。

“也罢,”他叹了口气说,“总算是进了终选,待回了襄阳府,也可以说个更好的亲事。”

得过天家教导,尤其还是进入了终选的姑娘,在国朝一向是不愁嫁的。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哪怕东宫的位置已经与这个侄孙女无缘,赵芙月的叔祖一家还是客客气气的为他们践行,叔祖的儿子、她的那位远房叔父还亲自将他们送出了京师。

到回了襄阳府这个从未举行过淑媛采选的家乡,赵家从皇城归来的女儿几乎受到了当地所有有头脸的人家的追捧。

因为曾经做过商人的缘故,即便赵老爷几年之前就已经“金盆洗手”,带着妻子儿女摇身一变成为耕读之家,但赵家在当地士绅之中仍旧处于边缘地位。

若不是赵大奶奶兄弟姐妹众多,而赵家又在聘礼方面极有诚意,那赵芙月的大哥是娶不到林氏这位出身世代耕读之家,且有做举人的祖父与伯父的士绅小姐做娘子的。

而赵芙月的二嫂以及几位姐夫,虽然也都是出身于正经的文人之家,但家底却都不算十分殷实。

若是没有这场入宫待选的插曲,等待赵芙月的,可能也是一个家境清贫,但却勤奋刻苦,有科举入仕希望的夫婿。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从她回到襄阳府,赵家的贵客就没断过。

往日需要赵太太过府求见的各路员外太太全部都往赵家递了帖子——

来看赵家做过淑媛的姑娘,再问赵家有没有结亲的意思。

就连知县太太都托了主簿太太来赵家相看——

知县太太的儿子虽然已经与更有头脸的士绅之家定了亲事,但是知县太太还有没定亲的侄儿呢,亲侄儿!

“不怪人夸,”主簿太太头一次在赵太太面前露出了亲切和蔼的笑容,“翟家那位公子模样长的周正,人也聪慧着呢,十几岁时就中了秀才,若不是秋闱时不巧染了风寒,只怕这会儿都已经是举人老爷了,依我看,跟你们家姐儿真是天赐的良缘呢,赵太太若是也觉得这亲事好,我就请翟家太太和公子来贵府道个好?”

赵太太自然不能驳知县太太和主簿太太的面子,于是翟家太太几日之后就往赵家递了拜帖。

那位翟公子的确如主簿太太夸的那样一表人才,这在采选之前,是赵老爷想都不敢想的女婿。

赵老爷对这个女婿人选十分满意,于是赵芙月也被叫到前面去,隔着屏风看了一眼翟家公子,只那一眼就让她红了脸。

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翟家在当地固然有头有脸,赵家也算是小有家资,这场婚事办的体面极了。

大婚那日,就连知县老爷都纡尊降贵,亲自去翟府吃了盏喜酒。

至于知县太太,知县太太拉着侄媳妇的手,赠了她一只玉镯子,还夸她:“不愧是跟着女官们学过规矩的,举止果然不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