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宣成皇帝驾崩了。
昔日的太子殿下奉大行皇帝遗诏即天子位,太子妃沈氏也在嗣皇帝登基之后被册封为皇后,然后就是太子次妃卫氏与太子嫔曹氏的皇妃册立仪。
至于宣成二十六年那次采选的淑媛,虽然有人入侍东宫,但却并未有人被册封为皇妃或者皇嫔。
因此除却卫端妃与曹惠妃之外,宫外对于新皇后宫的嫔妃并无了解。
即便已经随升作京官的夫婿迁至京师,赵芙月也不可能知道更多新皇后宫之事。
至于昔年的故人,赵芙月倒是远远看到过那位楚姑娘的身影。
应该也是打算在圣驾夏狝的仪仗之中远远看一眼皇后娘娘吧。
在琼华宫的时候,赵芙月就时常在沈姑娘身边看到那位楚姑娘的身影。
如今经年已过,眉眼明艳的楚姑娘仍旧神情骄傲。
她注意到赵芙月的目光,有些莫名的回视过去,又因发觉对方是自己不认识的人,因而显出了几分不耐,还是身边牵着稚子的男子低头与她说了什么,她才收回了视线,把目光重新转向那长长的仪仗队伍。
赵芙月并不意外楚姑娘不记得自己。
那年琼华宫满宫才貌姝绝的淑媛之中,她本就是平凡至极的存在,丝毫都不起眼。
而现在的她,虽然仍旧平凡,却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满足的生活。
凤辇之中的皇后娘娘自然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只能瞻仰皇后的轿辇,几乎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于是只有叹息而不必失落,赵芙月笑着收回落在皇后凤辇的视线,与夫婿相携归家。
相较于册封皇后、端妃与惠妃时的顺理成章,昭仪庄氏的贤妃册立仪就像是横空出世,哪怕与此事丝毫不相干,得知之时,赵芙月也难免愣神。
是宣成二十六年的那次采选,还是元徽初年的那次采选选出的淑媛?
赵芙月无从得知。
但如果说端妃与惠妃的册封是遵从成例,那么贤妃娘娘的册封显然就只是因为天子的宠爱。
所以,有那样好的沈皇后在前,御座上的天子也会为别的女子吸引住目光么?
于是再看向身畔的夫婿之时,赵芙月的眼中就又添了庆幸。
还好,她嫁的人,心中只有她。
但难免要对新晋的贤妃庄娘娘产生好奇之心,毕竟沈皇后实在堪称完美。
至于那一丝好奇得到满足,却已经又是经年之后的事情。
彼时夫婿因政绩卓然而升官,虽然再次调离京师,却也在官场结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友人,其中一位官员的太太姓钱,据说是庄娘娘在闺中时候的手帕交。
提起那位庄娘娘,钱太太眼中油然升出一抹羡慕,当然,如今天下的女子,也没有几个人是不羡慕那位庄娘娘的。
但是钱太太的羡慕却显然与别人的不一样。
她就是于戏台之上最为热闹之时,举盏笑着,很轻很轻的说:“庄娘娘啊,她是我见过最自由的人了。”
可是进了皇城的人,失去的最彻底的不正是自由吗?
赵芙月不明白。
但是钱太太却笑着摇了摇头,再不肯多说了。
然后的然后,庄贤妃成了庄贵妃,沈皇后仍旧是沈皇后。
至于天子的后宫是否风平浪静,因并未闹出如先帝朝时那样的风波而不为外界所知。
大约是皇后贤德,贵妃也并未因宠生骄吧。
元徽初年之后,天家好像再也没有举行过采选。
直到又过经年,沈娘娘因病薨逝,庄娘娘被继立为皇后,赵芙月才恍惚意识到,那么多年,那位庄娘娘竟然仍旧是盛宠不减的。
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啊,难道天下竟然真的有比沈娘娘还要好的人?
她想起钱太太提起庄娘娘时的目光,钱太太还说,若是她能见到庄娘娘的话,也定然会生出亲近之心。
至于为何,直到很久很久之后,连元徽这个年号都变成了历史,赵芙月才从气若游丝的倒在病榻的钱太太那儿窥得一丝答案。
钱太太说,她这辈子虽然累,但是想得到的一切都已经得到,大概也算是值了。
可如果有下辈子的话,那她想要做庄娘娘那样的人,有一颗不论身在何处,都真正向阳而生的心,像庄娘娘那样,自由而轻松的活一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9d64cff.cfd。手机版:https://m.9d64cff.c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