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这是自然,作为皇帝长子,这些年又受重视,福晋的家世估计低不了。
皇贵妃心里有了大概了解,也不再关注延禧宫那边,转而说起了胤禛,“天气越发炎热,他不耐热,若是缺了冰晚上睡不好,内务府多送一些过去,从本宫分例里面扣。”
说完,她咳嗽了几声。
自从皇八女夭折后,她身体越发不好了,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反正她夏季也不觉得热,用不了多少冰,都给胤禛送去也好。
赵嬷嬷这几年老了许多,尤其是康熙二十二年那会儿皇贵妃怀孕,她更是前前后后照看着,临近生产时觉都睡不安稳。
可惜皇八女未足月就夭折了,皇贵妃的精气神从那以后就消散了许多。
她本就体弱,生孩子更是伤了身子,太医曾断言她不可能再有孕了。
赵嬷嬷原本对四阿哥不算上心,不是主子肚子里出来的孩子,生母又是德妃那个背主的,印象天然就不好。
可是小格格夭折后,赵嬷嬷也意识到,四阿哥是主子唯一的孩子了。
生母是德妃又如何,她眼瞧着,德妃对四阿哥也没有多在乎,不然阿哥去了尚书房,德妃也一句话都没问过。
看着自家主子消瘦的身影,赵嬷嬷心酸地想:要是四阿哥的玉蝶能改就好了。
-
保清今年十四岁,在这个朝代已经是半个大人,能知事的年纪。
只是云筠还没有给他赐下晓人事的宫女,平时也让孙嬷嬷看着,别让那些不知事的祸头子近了保清的身。
在这一点上她还是抱有现代的观念。
十四岁,也就是正好初三的年纪,还是努力学习去吧,别让旁的事分了心,再说年纪太小对身体不好。
但是毕竟观念不一样,茯苓和灵芝都是黄花大闺女,对这些不太了解,孙嬷嬷还是借着机会过来了一趟,说起了这件事。
怕她觉得自己管得宽,孙嬷嬷小心翼翼的,“主子,阿哥这也要娶福晋了,晓人事的宫女按照以往的惯例”
一边说着,一边瞧着云筠脸色。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是该由额娘安排的。
毕竟皇上管着前朝,还有太子,对这些阿哥的关心就少了许多,大阿哥倒是还好,是长子,那时候宫里又只有他和太子,皇上倾注在他身上的关心不少。
后面的阿哥就没有那么多父爱了,康熙更不可能细致到关心他们晓人事这件事。
因此都是由后妃这边安排的。
知道逃不过去,云筠扶额,“本宫会在宫女里面仔细留意两个,东三所那边你还是注意着,别让保清着了道。”
这说法是有缘由的。
十三四岁半大个小子,吃得好,锻炼得好,长相有种眉目俊朗的帅气,还是个阿哥有身份加持,宫女也许多是这个年纪。
要不是孙嬷嬷严防死守,书房卧室等地儿也只让小太监进入,保清早就清白不保了。
据孙嬷嬷观察,东三所就有那么两个宫女扫地经常扫到阿哥身前去。
这不是有点心思还能是什么。
云筠也和保清说过这事儿,保清当时脸颊通红,就差对天发誓他只爱学习了。
也是,他就算再有精力,白日的武课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回到东三所只有倒头就睡的份儿。
第46章惠妃
保清的福晋在复选的时候定了下来。
是他亲自见过又点头的伊尔根觉罗氏,云筠记得那女孩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很好看。
婚期也定下来了,是明年的九月,不冷不热,是个吉祥日子。
纳喇贵人与卫庶妃照常来请安,八阿哥还没到入尚书房的年纪,此时刚用了早膳在外面转悠。
也不知道是不是体质就这样,他一直都是一副白白胖胖糯米团子的样子,敦敦实实的,是老人家非常喜欢的那种瞧着就有福气的小辈。
云筠从未拦过他与卫庶妃相处,只是大家都对皇上那边有点数,面上功夫还是要做的,因此八阿哥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自己有两个额娘,一个是亲生的卫额娘,一个是养着他的惠额娘。
现在已经是盛夏,八阿哥有些畏热,白日里爱在摆了冰鉴的房间里待着,云筠也只能让他趁着早晨和傍晚那会儿日头不烈出来走走,小孩子还是要多动动才身体健康。
见着八阿哥,卫庶妃含笑上去摸了摸他额头,又给他系上一个新的香囊,“里面装了驱蚊的香料,还有薄荷。”
纳喇贵人也不急着走,就这么站在廊下阴凉处看着母子两人说话。
八阿哥是在她们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彼此都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