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ovelcontent" class="novelcontent">路晓琪笑起来:“那我可等着看了。”
她拉过一旁的宇文恺:“这位是宇文老师,日后你们的活儿就由他来指派。可要认真点哦,宇文老师可是很严格的哦。你们知道唐朝的长安城吧?那就是宇文老师督建的。”
如果普通的明朝老百姓,或许他们连唐朝和长安城都没怎么听过。但向家村的人世代都是工匠,而且是给皇家和工部干活的,自然听过在很多很多年前,唐朝那座威名赫赫的都城。
那是被工匠们一代接一代,口耳相传下来的传说。
于是,他们看宇文恺的眼神都多了几分敬畏。
路晓琪嘴唇勾了勾,心中嘿嘿一笑。
宇文恺站出来,他面容严肃,只要不笑就让人心里有点发怵。
他淡淡说:“你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什么,想必大家也都清楚。我知道你们之中能人众多,往后大家齐心协力,将这座清河古镇建好。人生在世,总得留下点什么,不要浪费自己第二次活命的机会,也不要亏欠了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手艺。”
向家村人听得脸上也都多了几分肃然,拱手齐身道:“是!”
也有人喊:“是,大人!”
路晓琪和宋五嫂没忍住笑,扑哧一声。唐宋时,大人都是用来称呼家中父母叔伯的,看来这明朝并非如此。
宇文恺脸都黑了两分,沉默了一瞬才从牙缝中挤出来:“……不要叫老夫大人,你们也称我为宇文老师即可。”
向明惶恐摆手:“这如何使得?”
老师可是个神圣的称呼,他们何德何能拜这位为师?
宇文恺不以为意:“既然都一起来到了这儿,何必还拘泥这些?不过是个称呼罢了。”
他来的时候也很不适应,没有了阶级,没有贵贱之分,所有人走在路上不用忽然避让迎面来的轿子或马车,也没人对他行礼。但半个月过去后,他已经逐渐习惯了,甚至还隐隐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
因为,他也不用时刻再担心悬在自己脖子上的皇权的铡刀了。
听他这么说,向家村的人这才放下拘谨。
聊完这两项重要事情后,接下来更重要的事就是吃早饭。
“和昨天一样,能走路的人都来排队,先去左边领碗筷,再来右边领粥。”宋五嫂大声吆喝起来。她一只手握着大勺子,站在粥桶后面,看上去就像是食堂里常见的大婶。
“吃完饭的,再去那边领一份物资。”
一说到吃饭,空气中的氛围明显就轻松了很多,甚至还传递出一丝兴奋。村民们很快就排好了队,这次除了一些不方便行走的老人和过小的小孩,所有人都站在了队伍里。
路晓琪一边发粥,一边仔细观察每一个人。
“要咸粥还是甜粥?”她脸上露出微笑,看着眼前这个大概才八九岁的小女孩,声音都不由自主放轻柔了些:“咸的是咸菜肉骨粥,甜的是八宝粥。”
那小女孩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看上去很局促,细声细气:“我要一碗咸粥,再要一碗甜粥给爷爷。”
路晓琪看过去,在那边坐着一位老汉,大概六七十岁,有些佝偻着。不过这些古人们因为营养和健康状况,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
她问:“爷爷怎么了?”
小女孩眼里泛起了泪花,但努力不让它流下来:“爷爷崴了脚,现在走不动路。”说完之后,她又急忙补上一句:“我爷爷很厉害的,是村里最厉害的木匠,路小姐不要赶我爷爷走。”
路晓琪赶紧摸了摸她的头:“放心吧,不会赶你们走的。来,你先端一碗,剩下的我给你放一边,待会儿再过来端。”
小姑娘这才破涕为笑,端着一碗粥走了。
分粥分下来,路晓琪注意到向家村三十九个人,像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反倒不多,只有五六个,剩下的大多是四五十往上的中老年人——对于古人的年龄标准来说。除此之外,还有四个未成年小孩和一个孕妇。
“打仗呢。年轻些的,尤其是男人们都被抓壮丁抓走了。”宇文恺吹了吹自己碗里的粥。
他昨晚已经大概了解过了向家村遇到的情况。
路晓琪闻言有些不免有些恻然,叹了口气,另外三位听着却并无任何波动,显然对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她低低念着。1
“路小友不必担忧,”宇文恺:“年纪大一些的工匠虽然力气不足,但他们经验更丰富。况且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不少工具可以顶替单纯的体力活。”
路晓琪无力地张了张嘴:……我没有在担忧这个!
宇文恺没注意到她的表情,继续说:“我与他们的里正交谈过,他们曾经是皇家工匠,主要就是修缮皇宫以及为皇室打造家具,大部分都是木匠,还有几个泥瓦匠人,倒是很符合我的需求。”
他打算明日就给他们安排活计,否则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而无所事事的话,便很容易生出事端。
而且他打算自己就住在古镇上了。
路晓琪连忙问:“那你自己的事呢?城市博物馆不去了?”
“无妨,路小友将我的书送过来就好。”宇文恺倒是不急了,“这镇上其实也可以走走逛逛,小镇子说不定还能看到更多东西。”
此地虽然号称是古镇,但营造的思维却是现代的,水电管道和排水排污等都是现成的,而且他在这儿还拥有极大的权限。想看看里面的系统结构还不是轻而易举?
宇文恺早就想明白了这一处。
路晓琪一听也很认同。
宋五嫂也提了建议:“得买点炊具厨具,这每天叫外送也不是个事儿。我看村民里有不少妇人应该是能做饭的,自己做还要更好。蔬菜瓜果采买了让人送到镇子门口,每日安排人来拿就行。”
都知道路晓琪缺钱。
路晓琪点点头:“这是个好主意,我立刻安排人来检修一下电路还有水管。”
这边的电是通着的,但几年没用了谁知道有没有什么隐患?检修一遍还是很有必要的。再有,还要培训村民们如何使用电以及其他现代化工具。
“还要开个夜校才行……”她拿出手机唰唰唰在备忘录里记下,“识字、历史和生活常识,每样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