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ovelcontent" class="novelcontent">黄四娘点了点头,在一旁补充一句,自嘲地弯了弯嘴角:“五嫂子是在京师,像我等住在乡下的匠户,生病了能去江湖郎中那儿买几贴草药吃一吃,便已经算是幸运了。还有那等更惨的,便单独在柴房里等死,死了后草席一裹便给扔到乱葬岗上去,也是常见的。”
她原本觉得这样的日子似乎是正常的。
他们生来便是如此不是吗?没有地位,也没有财产,出身低贱,那么过着如此贫苦的生活便是天经地义。或许有那么一天,其中一位幸运儿能靠着自己的手艺被某位老爷赏识,从此出人头地。但大部分人,往往从生到死都是循环往复。
可来了这儿不过短短一天,黄四娘的心里便生出了一丝小小的疑惑,像是在风中不断摇曳着的微弱火苗。
向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她有些茫然。正在这时,手术室门口的灯亮了起来,有医生从里面走了出来:“谁是向大柱的家人?”
路晓琪赶紧跑过去,巧娘紧随其后:“医生,他怎么样了?”
“脾脏破裂,现在已经修复好了,没事了。他麻醉没过还没醒,你们在这儿再等会吧,到时候再一起去住院部病房。护士会和你们说术后护理的事项。”
“行,谢谢您。”路晓琪看得出那医生有些疲惫,真诚道谢。
医生摆了摆手,继续回手术室里了。
巧娘听到向大柱没事了,整个人都软在了地上,眼泪止不住的流。她来到这个时代,就只有向大柱一个亲人了。
路晓琪扶起她,心想还是得要找个护工才行,这笔钱不能省。
她让宋五嫂带黄四娘和阿狸先回去,自己则陪着巧娘等向大柱出手术室再去住院部了解一下情况。这两天下来,跌宕起伏的,一件事接一件事,路晓琪都觉得有些累,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宋五嫂关心地问:“累了吧?要不你送她们回去,然后眯一会儿,这里我来就行。”
她这段时间得出一个小诀窍,那就是有什么不懂的凡事张嘴问。这里的人都很友善,很愿意帮助人,甚至还有那种专门帮助人的“志愿者”,宋五嫂不懂但是很佩服。所以,她有信心自己能搞定这一切,只要稍微谨慎一点就行,甚至对此还有些跃跃欲试。
可惜,路晓琪没察觉到她的心思,摇了摇头,决定还是自己先撑一撑。
临走的时候她忽然想起来,一拍掌有点懊悔:“哎呀,你是不是得要回去忙你那个小饭馆了?”
如果没有向家村的突发事件,宋五嫂原本是应该留在市里面等那对小夫妻回家后接手馆子然后筹备开业。
宋五嫂笑了一下:“没关系,我来之前就已经和他们说好了,他们还有四五天才走,没那么急。”
路晓琪舒了一口气:“那就好。”
“我再陪你多留一天,明天再回市里面。”宋五嫂早就想好了,“正好先去准备一下,虽然只是接手几个月,但招牌和里面的一些东西最好也换一换。等你从这儿回来,正好能赶上开业。”
路晓琪被她的情绪感染,兴奋起来:“一定!到时候我来帮你。”
宋五嫂带着黄四娘和阿狸回了清河古镇。
她现在掏出手机向司机付钱的时候已经俨然如同一个现代人,动作流畅,看得黄四娘心生羡意。
宋五嫂察觉了,下车后笑眯眯地说:“不要羡慕,待久了,你也能这样。”
她又摸了摸阿狸的头:“你是个幸运的孩子。”
她们回来的时候村民们已经吃过了午饭,向大力和向老娘忐忑又兴奋地围上来询问两人大夫看得怎么样,有没有吃饭。还有其他的村民们也过来询问向大柱的情况。
“我们在医院吃过了。”黄四娘撑了一下肚子,向大力立刻给她拿来了一张椅子,这可是在这些房子里好不容易找到的完好无损的家具。她便坐了下来,高兴说:
“大柱子没事了,不过大夫说他需要在医院里住三天才能出院,路小姐和巧娘在那边照顾着呢,别担心。”
向家村的人都沾亲带故,大家又一起经历过乱世,感情很深厚。
听她这么说,村民们这才放下心了。
向老娘感叹:“大柱子是个有福的,还好是在这儿,要换在咱们那儿,这样的伤势……”
她摇了摇头,大家都明白她的意思,纷纷赞同。
也有人笑呵呵:“咱们都是有福的!”
好些人笑了起来。
来了这差不多一天后,村民们终于放松了一些情绪,开始恢复了说说笑笑。向明拄着拐杖在一旁含笑看着,感慨这样的氛围真是好久没有了。自从战乱开始后,所有人都是忧心忡忡,紧绷焦虑,如今竟是彻底轻松了下来。
已经有村民在问:“四娘,那医院到底是什么模样?是不是和咱们那儿的医馆差不多?”
黄四娘喝了口向大力递过来的水,被他们这么一问莫名燃起几分骄傲。
她可是他们里面第一批去过外面的人!
“那可和咱们的医馆完全不一样!那里可大了,我和你们说,外面的房子和古镇里的房子完全不一样,四四方方的,而且都是砖石建的,有的有七八层那么高……有一种铁做的马,可以钻到它的肚子里去,跑得飞快……
“医院里可亮堂了,到处都是白白的,一点灰尘都没有,看着就和仙界似的。那里有很多很多大夫,路小姐说他们分别看不同的病,有只看脑袋的,只看眼睛的,像我去看的就是只看孕妇的,还有只看阿狸这样的小孩儿的……
“还有很多块黑黑的板子,上面竟然有人在动,一开始我看见的时候可吓死了。五嫂子告诉我那个叫电视和屏幕,是这边常见的,就是专门给他们打发时间看着玩的……”
她开始介绍自己在外面的见闻,说得有些七零八碎的,村民们却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看向镇子外的方向——古镇周围并没有太高的建筑,而镇子里和他们熟悉的环境差不太多,根本想象不到外面的世界竟然是这样的离奇而与众不同。
真想去看一看。
向明作为里正,怎么感受不到此刻浮动的人心呢?
他重重咳嗽了一声:“都给我把你们的小心思给收起来!咱们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可不容易呐,所以路小姐说的话,咱们要好好遵守。在她没发话之前,谁都不允许出古镇!谁胆敢违犯,就不要再当向家村的人。”
所有人都一噤。
向明的语调又缓和下来:“路小姐是个心善的人,只要咱们能安安分分,想必路小姐也不会反对咱们以后出去看一看。”
旁边传来一个声音:“里正说得不错!”
走近的人是宇文恺,他对向明赞许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