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女性文学 >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16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165节(1 / 2)

<div id="novelcontent" class="novelcontent">她打下一行字,但是又撤回了,最后回了个:【晚安。】

屏幕那端,苏隽的名字下,“正在输入”的提示闪动了又停,最终也只凝成一句:【晚安,好好睡。】

路晓琪唇角无声地弯了弯。她在窗边又静坐了一会儿,这才重新拉拢窗帘,躺回床上。

虽然还是烦恼于如何完成,但莫名地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

到了第二天,张仲景果然急匆匆赶过来找她,脸上有些懊恼:“路小友,昨日酒后之言,你切莫放在心上!千万千万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他昨日喝醉了,根本想不到那么多,今日清醒后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其实这个心愿已经在他的心头萦绕很久了。

瘟疫本来就是他的一块心病,在他人生的中后期,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瘟疫来势汹汹,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造成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的人间惨象。

他多少亲朋故旧,都在这场浩劫中凋零。张氏族人,几年间死亡过大半。

时人讲这场瘟疫称之为“伤寒”,张仲景后面潜心研究,焚膏继晷,写下了《伤寒杂病论》。来到这儿后,他查到后人将这场瘟疫命名为“建安大瘟疫”!

张仲景研究了很多的史料,也在医学院里了解到了不少关于瘟疫以及微生物、病毒的知识,他知道当年的那场瘟疫或许是多种疾病的综合大流行和叠加爆发——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等。

越了解,他自己心中的遗憾也就越深。

“如今,它便已经成为了我心中的执念……”张仲景叹了一声,他抬头看向路晓琪,“只是,此愿谈何容易?况且……”他语声微顿,带着一种深沉的祈愿,“或许,永无实现之日,方为苍生之福。”

路晓琪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他是宁愿世间再无瘟疫肆虐,也无需他去完成这心愿。

她心头一涩,忍不住也微微弯了唇角:“确实如此。”

“所以啊,”张仲景爽朗地笑出声,“这个心愿你就那么一听,无需在意。至于三年后……”

如果心愿没有完成,三年后ssr人物便会消散。

如今距离张仲景来到这儿,已经过了大半年。

“三年后的事情三年后再说。”他负手而立,目光平静地投向清河楼的方向,晨光勾勒出他清癯而挺拔的身影,“能得此奇缘,重见这盛世人间,已是苍天厚赐,三生有幸。”

此间种种,已慰藉了他太多遗憾。

路晓琪有些鼻酸。张仲景和李冰不一样,后者她接触时间不长,只当是一位萍水相逢的长辈,但前者那可是真真正正相处了大半年的。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情绪,眼中重新燃起光亮:“话虽如此,张神医,该做的努力我们一样不能少。我有个想法。您不妨接受县医院的邀请?去开设一个专家门诊,每周固定两个半天。我想,院长定是求之不得。”

和医院院长搞好关系,也对更多的人展示实力,这样关键时刻总会想到这儿还有个神医。

张仲景一愣,赞同道:“路小友思虑周全,此言甚是!确该如此。”

她已为他殚精竭虑,自己又岂能消极对待?

“嗯!”路晓琪重重点头,露出笑容。

不管结果如何,最起码自己努力过了,便能坦然安慰许多。

……

宇文恺后来又去建筑学院开了一次讲座,这次讲的是古建筑修缮的主题,同样很受欢迎。建筑学院的院长很想邀请他在学院里开一门公开课,不过宇文恺惦记着马上要开始的古镇第二期,暂时婉拒了。

不过,他接收了更多的建筑系大二大三的学生,到时候来实习。

张仲景也终于答应了安平县人民医院周院长的邀请,在那边开设了中医科名医门诊,每周一和周二的上午去坐诊半天,挂号费走特诊,同样是五百。

周院长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在医院门口挂出了大幅海报用作宣传。

看到这个海报的时候有些来看病的人还嫌这个挂号费太贵,嘟囔着这是抢钱呢!医德跑哪儿去了?!

结果,一扫码,居然接下来两个礼拜的号都已经挂出去了。

旁边的病友嗤笑一声:“你还嫌贵,知道这个大夫的号有多难挂吗?那可是一眼就能看出你有没有得绝症的神医!”

张仲景和许老头的故事被各种营销号乱搬运之后已经传得神乎其神了,甚至清河古镇的官方号还特意出了一期公告表示的确有这么个事情但是没那么玄乎,请大家理性看待。

但涉及到自身健康甚至是性命,谁能理性得了呢?

所以,观脉堂的号依然十分难抢,几乎是每天一放出来就能秒没。

“不过,都是票价五百,去观脉堂还能顺便在清河古镇玩一圈。还是那边划算。”

“啧,你还挑上了?”

“哈哈哈,也是,能挂着哪个可都不容易。”

那嫌贵的病人听了他们讲的这些之后才隐隐有些后悔,不过已经没号了,也只能作罢。

钱关山听说了这事儿之后特意去问张仲景:“张大夫怎么忽然想着要去医院了?”

之前省城中医院邀请他去坐诊,他都拒绝了。

张仲景坦诚相告:“我想要去研究传统医学对疫病是否有抑制和治愈作用,又不想离开清河古镇,因此便想与县医院先打好关系。”

钱关山哑然失笑,没想到是这个原因。

他主动说:“张大夫有这个想法的话,我可以找人问问清河市或者是省城那边的疫病研究所。不过没有疫情时,他们主要也只是做一个基础研究和防控宣传的工作。”

张仲景当然乐意,连忙道谢。

他也知道钱关山的心思,去县人民医院出诊的时候就带上了钱博江。钱博江是个聪明孩子,的确是能帮上很多忙。

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高公明高太医,他每个礼拜一的上午都要去一趟县人民医院的康复科,为陈李芳扎针,再观察她的复健情况。

高公明的针灸术的确是极佳,在患者群里口碑飙升,如今他的号也是越来越难挂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