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女性文学 >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5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52节(1 / 2)

<div id="novelcontent" class="novelcontent">老李只觉得这两人气度不凡,似乎有些眼熟,一时却想不起在何处见过。

周老先生眼睛一亮:“赵先生,您就是酒店大堂那幅气势恢宏的山水壁画的作者?”

赵孟頫与身旁的管道升相视一笑:“拙作能入诸位方家之眼,是赵某的荣幸。”

周老先生语气激动:“赵先生过谦了!那幅画笔墨淋漓,气韵高古,尤其是山石皴法,苍润雄浑,深得宋元精髓,却又自出机杼,意境深远呐,我看了后只觉得心胸都为之一阔!实在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所见之巅峰佳作!”

老李没想到自己的彩虹屁竟然被这老先生抢了先,不甘人后,也立刻说:“没错!赵先生那幅画,云水的处理尤其绝妙,虚实相生,仿佛真有气流涌动其间,超然物外,佩服,实在是佩服!”

那幅画所传递出来的精神气度,这绝非单纯技法娴熟所能达到,必是胸有丘壑、修养深厚之人方能为之。

他之前也在心中猜想能画出这样的画的人会是什么模样,如今赵孟頫和他想象的完全符合。的确是一看就是世外高人的样子。

赵孟頫面带微笑,安静地听着几人的盛赞,眼神平和。

毕竟,这样的赞誉他都听了一辈子了。

待他们稍稍停歇,他才从容地将目光转向身旁的管道升,语气自然地介绍道:“二位谬赞了。若论色彩与生机,内子或许更有心得。譬如,酒店餐厅那面绢画屏风——《春熙戏羽图》,便是她的手笔。”

管道升对众人颔首微笑。

“那幅花鸟屏风是您所作?”老李猛地一怔,随即恍然大悟,他说这位赵先生来上课怎么还带着妻子呢。原来,妻子也是如此不俗。

是了是了,当时他就说那画作笔触细腻,感觉像是女子风格。

他看向管道升的目光瞬间充满了更深的敬佩,“难怪!难怪那幅画色彩如此明媚鲜活,构图饱满而富有张力,笔触既见传统功力,又充满探索的锐气!原来是管老师大作!失敬失敬!”

王编剧一直没怎么说话,他一直在端详赵管二人,脑海中电光石火般闪过一个画面:“赵老师,管老师,昨日那两张夜宴票……”

这两人当时就坐隔壁呀!

管道升莞尔:“知音难遇,聊表心意。希望二位今晚能尽兴。”

赵孟頫亦笑道:““大家相聚于此,皆是缘分。书画之道,博大精深,赵某与内子也不过是比诸位早行了几步,略有些粗浅体会罢了。因此,今日谈不上授课,只愿与诸位同好一起品茗论画,切磋琢磨,各抒己见。”

他这番话说得谦虚,也让大家成功放松下来。

说实在的,以周老先生见过无数大家名作的多年阅历还有老李本身就是画家的身份来看,要是有谁真一上来就以老师自居,要给他们授课,即便是他画出了那么牛逼的壁画,恐怕大家心里还是有不喜的。

毕竟,赵孟頫现在籍籍无名。

但现在他姿态放低了,所有人反倒都觉得他是在自谦。

周老先生对家人说这段的时候,脸上也是带着欣赏的。

徐悦然好奇问:“周叔叔,那后来怎么样了?这位赵老师真的很厉害吗?那为什么之前一点名气也没有?”

“后来我也问了他这个问题……”周老先生笑眯眯说道。

他陷入到了回忆里——

赵孟頫和他们交流的方式很巧妙,他给他们讲的是元朝画家们的书画。元代画家是华夏绘画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出了很多承前启后的大画家,比如画出了《富春山居图》的黄公望,比如以画花鸟为一绝的王渊,还有倪瓒、王蒙等等。

巧了,这些不是赵孟頫的学生就是他的子侄辈。

赵孟頫在讲他们的时候,并非干巴巴地分析理论,而是一时兴起,便会信手拈来,当场铺纸研墨,仿照那些画家的笔意风格,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山石轮廓、树木形态,或是花鸟神韵。

他仿黄公望,笔触便变得疏朗洒脱,干笔皴擦,意境苍茫简远;仿王渊,则墨色层次丰富,禽鸟灵动,花草鲜活,深得清润之致;仿倪瓒,那折带皴出的山石和疏寒的意境便跃然纸上……每一种风格他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抓住了最核心的神韵,仿佛那些画家的灵魂附体一般。

周老先生和老李等人看得如痴如醉,惊为天人。

如果说他们之前还是以平视的姿态看向赵孟頫,交流,哦不,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所有人便是以仰视的姿态来看他了。

太强了!

老李甚至有种感觉,这位赵老师的功底甚至是要超过这些历史名家的。

他本就是同行,关注的问题和细节肯定要比周老先生他们更细。

“赵老师,我曾有幸在博物馆里看过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残卷,有一个地方不是很明白……”

他忽然想起来一个困扰他许久的,关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某个局部山石皴法的问题,觉得那里笔墨的衔接似乎有些异于常理。

他觉得以这位赵先生的功力,或许能给自己一些解释。

赵孟頫细细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颇有一种自家孩子被问到了的感觉。

他笑道:“没想到这个细节竟然被你发现了,虽我未曾见过《富春山居图》,但我知道公……咳,黄公望有个不为人知的小习惯。”

他神情悠然,回忆往事,黄公望也算是他半个学生了。

“他每每画到酣畅淋漓处,喜用笔腹侧锋,借势这么轻轻一拖、一顿,看似随意,实则力道内蕴,故而在此处墨色会略微叠加深沉,形成一种独特的滞涩感,这并非衔接不畅,恰恰是他胸中逸气的自然流露。你去观察他其他的画,想必也是能看出来一些相同的地方……”

他甚至还模仿了一遍,十分自然。

老李拧起眉头,想了很久,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看完他演示之后又有恍然大悟之感。

他看了看赵孟頫与在一旁研墨的管道升,不由得笑道:“说起来也是巧了,您二位一个恰巧姓赵,一个恰巧姓管,又恰巧都擅长书画,倒真是和历史上的赵孟頫与管道升一般。”

让人羡慕得很呐。

赵孟頫与管道升闻言,相视一笑。

赵孟頫打了个哈哈:“的确是巧了,或许这便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吧。”

这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看到桌上那些寥寥几笔的画作,索性选了一张完成度高的,又添上了几笔让它成了一幅完成的画作,然后略加思索,在左上方添上了一行题跋。

一幅精巧的小品便出现出了众人眼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