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女性文学 >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6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66节(1 / 2)

<div id="novelcontent" class="novelcontent">“两百八十二万第三次!”

“成交!”

“啪!”槌音落定,清脆、响亮。

“恭喜58号藏家,以两百八十二万元人民币竞得向齐师傅这件紫檀木嵌瘿木面心画案!”田思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难以置信,这个价格,不仅远超预估,更是当代仿古家具市场中一个惊人的里程碑!

包厢内,周老先生露出笑容,显然对于这个结果也是极满意的。

马瑜放下号牌,心中对公公的老辣深感佩服——前期按兵不动,观察对手虚实;在最关键的时刻果断入场,以高出对方一截的价格彰显决心;面对对手的试探性加价,毫不犹豫地大幅提升加价幅度,彻底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

“拍卖原来这么好玩……”她仿佛发现新大陆一样。

周老太太颔首,她常出入这些场合,经验老道,此时并不吝于与儿媳妇分享:“拍卖比的可不仅仅是财力,还有战术和心态。”

而在路晓琪所在的包厢,她已经收到了酒店总经理的短信:【路总,拍下画案的是168号,就是长期包下枕梦辋川竹里馆的那位周老先生。】

路晓琪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是他啊。

这位的确是深藏不露的豪客,难怪有如此气魄和眼力。她微笑着点了点头,让旁边的服务生给周老先生的包厢送了一份梵正法师的茶点以及一瓶好酒。

“那位176号也是电话代理。”拍卖行老板也刚收到一些信息,对路晓琪说,“不过委托他的买家选择了身份保密,只知道对方应该是国外的买家。”

路晓琪“哦”了一声,倒没觉得什么。

但拍卖行老板很兴奋,恭维道:“还是路总您这边底蕴深厚啊!能把清河古镇经营得如此风生水起,连国际上的关注度都这么高。不瞒您说,我们鼎元自己的客户资源里,几乎没有什么国外的有效人脉。这次能吸引到匿名国际买家参与竞逐,应该完全是借着清河古镇的东风。”

听他这么一说,路晓琪微微一怔,随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别说,还真有可能。

这一年来,清河古镇的外国游客面孔确实明显增多了。

她记得听刘蝉和运营部的提过,清河古镇不仅在几个主流的国际旅游推荐平台上获得了高评分,甚至还登上了好几个颇具影响力的目的地榜单。

很多老外是一开始冲着vr来的,但他们在古镇里面细细观看,又会被其他的东西所吸引。毕竟华夏传统文化如此璀璨,如此与众不同。五号区那些深度传统文化体验课程诸如短期书法、琵琶古琴入门、传统草木染、刺绣和简易榫卯体验课甚至是烹饪体验,报名参与的境外游客比例显著上升,有些热门课程甚至需要提前一两个月预约。

还有一些游客甚至参与了深度的家具制作体验课,定期从国外往返过来上课。

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将他们的体验和见闻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出去,形成了完全正向的循环。或许,那位神秘的176号委托买家,正是通过这样的渠道,了解并认可了“清河木作”的价值。

而在直播间里,观众们和向齐的粉丝们彻底沸腾了。

【两百六十万,我的妈呀……换我能在家具城买多少张桌子了。】

【向齐师傅牛逼!我就知道向齐师傅的作品肯定是有人欣赏的。】

【见证历史了!现代家具拍出天价!】

包厢内,向齐猛地攥紧了拳头,陡然放松了下来,一向沉默寡言的他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宇文恺笑呵呵拍了拍他的肩头:“恭喜恭喜。”

向齐连忙回礼。

对于这些匠人,宇文恺以往的身份和姿态都是高高在上的,毕竟都不在一个阶级。甚至,他对待工匠的态度还颇为苛刻,让史官们都能记一笔。但如今,经过这几年的一些洗礼,他的态度也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现在的宇文恺能看到这些匠人手艺的珍贵之处,甚至还能和他们称兄道弟。

拍卖大厅内,大家依然为了这个两百八十一万的数字而低声议论,气氛热烈。

“看来以后看东西,倒不必太拘泥于作者有没有名气了。”一位藏家对同伴感慨,“只要东西足够好,自有识货的豪客追捧。一旦被这些人认可,价值立刻就上来了。”

“你这是本末倒置了,首先得要东西好才能被追捧,豪客们才是真的挑货呢。”

“哈哈,说得也是。”那位藏家笑道,“不过,运气还是很重要的。那些手艺好最后却籍籍无名的,也多了去了。”

“那倒是,平台和品牌运作都很重要。”同伴附和道,“向齐经此一役,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名声算是彻底打响了。更重要的是,清河木作这块牌子,算是彻底立住了,含金量不同往日啊!”

这个价格说出去,立刻跃升大师宝座。

有人低声道:“看着吧,接下来向明的那对四出头官帽椅,竞争恐怕会更激烈。”

有了向齐这个标杆在前,大家对这个工坊顶尖匠人的水准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价格绝对不会低,说不定……还会比向齐的这张画案拍得更高。

这种预期很快就在接下来的拍卖中得到了印证。

当田思宣布向明制作的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开始竞拍时,出价的踊跃程度甚至超过了刚才的画案。或许是因为成对家具更具陈设效果,或许是因为向明这组作品的气韵也的确是精彩,竞价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周老先生已然心满意足,不再出手。

而那位此前在画案竞争中失利的、身份保密的国外藏家176号,似乎将对清河木作顶尖作品的渴望全部倾注在了这对官帽椅上,出价果断而坚决。经过数轮激烈的角逐,他最终委托场内代理以两百九十八万元的价格,成功将向明的这对杰作收入囊中。

槌音落定,场内再次响起一片惊叹之声。

【两百九十八万!快三百万了!】直播间里的“我就是个木匠”已经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能反复念叨着,【看到了吗?大家看到了吗?这就是咱们传统手艺的价值!】

这完全是可以媲美古董家具的价格了。

连续两件当代匠人的作品拍出逼近三百万的天价,彻底点燃了全场。所有人都意识到,“清河木作”这个品牌,已经从一场成功的拍卖会中破茧成蝶,真正获得了高端市场的入场券。

木匠群里面一片尖叫声,恨自己不是向齐向明,但一个个都喜气洋洋。

这样的消息对于整个行业,尤其是还处于一个目前状态还不是很好的行业来说,无异于是一剂强心针——虽然不是我,但是我看到了清晰的方向,可以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

在包厢内,向齐和向明得到了无数的恭喜,这些恭喜和钱没太大关系,而是尊重与认可。如韩尚宫她们这些善感的女人们甚至还红了眼眶,都在为他们感到高兴。

也是在这个时候,几乎是所有与系统有关的人,无论是路晓琪、苏隽,还是宇文恺、赵飞燕等人,乃至所有与系统相关的居民,都在同一时间接收到了一条清晰而玄妙的讯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