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ovelcontent" class="novelcontent">“你说清河古镇?”
“对,总监,我研究了一下,清河古镇那个新区,本质上就是一个高度定制化的线下实景rpg框架。他们有成熟的npc团队、任务系统、场景营造技术,”一位年轻的市场专员兴奋地补充,“如果我们和他们合作,完全可以把我们游戏里那个最受欢迎的副本整个移植过去,正好也是华夏传统背景,很贴。到时候,打造一个限定的线□□验区,让玩家真的能进去探险、解密、打boss!”
“这不就是一个大型的剧本杀吗?”有另外的专员提出异议,“这样的模式其实也不算新鲜了吧?”
“不,这比剧本杀可有趣多了,而且也更宏大。”年轻的市场专员立刻反驳,眼中闪着光,“剧本杀的核心是推理解谜,而清河古镇构建的是一个完整的、可以自由互动和探索的世界。更高级,算是动态的、开放式的沉浸式娱乐体验。”
他顿了顿,指向屏幕上几个视频画面:“你看,他们甚至能把游戏里‘采集’、‘鉴定灵根’‘新手村任务’这种核心玩法,通过巧妙的线下设计还原出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角色扮演了。”
总监听着双方的讨论,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敲着,沉吟片刻后,他缓缓开口,目光锐利而充满决断:
“小刘说得对,这种深度融合的线□□验,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剧本杀无法比拟的。《仙侠》的成功已经验证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
他沉吟了片刻,一锤定音:“那这样,小王,你就按自己的思路,围绕我们那个华夏风副本做一份详细的合作方案出来,看看能不能和清河古镇也合作一把。一周后,我要看到初步方案。”
“是,总监!”年轻的市场专员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立刻应下。
……
清河古镇这次新区的成功当然也被自己的同行们看在眼里。
在邻省一个相同模式的人造江南水乡的景区里,景区老板长吁短叹,最后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将手机扔到了桌面上:“他xx的!大家都是人造古镇,都是水乡仿古,凭什么他们随便搞个新花样就能天天上热搜,我们这儿的游客却连周末都稀稀拉拉?!”
真是很不爽。
会议室里,几位下属噤若寒蝉。
老板烦躁地抓了抓所剩无几的头发,盯着投影屏幕上清河古镇热闹非凡的画面,琢磨了半天,猛地一拍桌子:“我看他们这个什么沉浸式玩法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不就是在景区里弄点员工假扮npc发任务,搞点解谜?我们也可以搞啊,说不定还能搞得更花哨!”
负责运营的经理心里咯噔一下,硬着头皮开口:“老板,这个恐怕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这个模式看着简单,但对执行团队的要求非常高。他们景区现有的员工大多是负责检票、保洁和常规演出的,缺乏专业的剧本策划、npc互动培训以及整套任务系统的运维经验。
不是所有的景区都是清河古镇!
“……而且,这种模式想要运营得好,对场景细节、故事背景的统一性要求极严,”运营经理苦口婆心,“我们景区现有的布局和风格比较杂糅,恐怕……”
“恐怕什么?”老板不耐烦地打断他,“事在人为!他们能搞出来,我们怎么就搞不出来?不就是请几个兼职大学生穿上古装发发任务卡吗?再买点烟雾机造造气氛!我们先划一小块区域出来试试水,成本又高不到哪里去!”
运营经理和另一位负责市场推广的下属面面相觑。
后者小心翼翼地说:“老板,我觉得我们景区的优势其实在于家庭亲子游和周边市民的休闲度假,我们的烧烤区和亲子手工坊平时反馈还不错。是不是应该继续深耕这一块,而不是盲目跟风这种对年轻人其实吸引力更大的沉浸式……”
“眼光要放长远!”老板简直恨其不争,觉得自己的这些员工也不行,不仅没创新还没胆量。
他大手一挥,根本不听,“现在年轻人才是消费主力,能带来网络流量。你看清河古镇,被那些年轻人一宣传,现在火成什么样了?行了行了,就这么定了!你们尽快拿个方案出来,我们也搞个沉浸式体验区,名字……就叫梦回江南!一定要比他们的更热闹,任务更多!”
几位下属看着老板一意孤行的样子,知道再劝也无用,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气。
运营经理更是暗自摇头。他知道老板只看到了别人成功表面的热闹,却看不清支撑这套模式背后所需的专业团队、系统性的内容策划以及长期运营维护的巨大投入,更无视了自身团队的基因和优势。这样只知道盲目模仿,而不去思考自身定位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恐怕……
以后会更难咯!
算了算了,他还是先考虑考虑后路吧,不知道清河古镇还招不招人?据说清河古镇的路老板从来不一意孤行,而且很懂得放权。
他倒是认识里面几个工作人员,或许可以尝试先内推一下?
……
清河古镇和《仙侠》合作的周年庆活动在持续了一周后就轰轰烈烈地落幕了。
虽然时间短暂,但真的成为了无数玩家和游客心里的白月光,在网络上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它给清河古镇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不单单是金钱上的,还有运营模式上的——已经有不少的游戏公司甚至是影视、动漫ip运营公司联系清河古镇,希望能和它们展开合作。
路晓琪对此选择十分谨慎,她倾向于选择那些历史背景与环境更加适配的,杜绝那些过于暴力血腥和恐怖的。毕竟,清河古镇最终的目的还是宣扬华夏传统文化。
“赶紧招几个厉害的策划进来,或者是编剧。”她对现在的人事总监说,“故事,对于新区来说太重要了!”
这也牵涉到她脑子里继“清河织造”所引起的创建传统文化奢侈品牌的另一个构想。
第170章寻常又满足的夜晚
路晓琪之前的构想是整合一下“清河织造”,“清河金铺”以及“清河木作”,让它们成为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新奢侈品牌。
目前,这个构想正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虽然还不至于成为深入人心的奢侈品牌,但这三家目前的发展可以说突飞猛进。
清河织造的订单接到手软,目前织造博物馆已经对外开放,韩尚宫和其他几位顶梁柱们终于可以把精力全部放在订单上,并且还为此又从外面招了一群绣娘。
清河市离杭城、姑苏等地不远,绣娘的招聘很顺利,再加上路晓琪偶尔还能召唤来一两位,目前清河织造的绣娘和织娘加起来已经有六十多位了。有一部分手艺能被韩尚宫和王绣娘看上的,就跟着她们做定制的单子,而另外一部分则是负责清河织造的成衣部分——也就是织造博物馆里附带的租赁部分。
这部分的业务在经过无数的小姐姐们宣传之后,几乎每天都是爆满的,需要提前半个月预约才能有空档。虽然价格比市面上的租赁价格高很多,但毕竟东西不一样,很多女孩子还是愿意多花一点来得到更好的穿着体验以及拍摄体验。甚至还有一些正在备婚的姑娘们找了上来,希望能租到自己想要的传统的婚服。
韩尚宫也看准了这个市场,一是新娘们的预算都是很足的,一天一万也不在话下,二是这也是在宣扬传统的古代婚庆文化,让更多的人放弃穿西式的婚纱,而是选择穿着自己文化传统的婚服,高高兴兴走入人生新的阶段。
所以,更多的婚服的制作也被提上了日程。
如今清河织造的院落已经坐不下了,即便是在新区给她们分了一个新场地也依然局促。这段时间陈盈盈正找人在外面看场地,日后一些生产端的东西会搬到古镇外面去。
这次路晓琪吸取了教训,让陈盈盈找个大一点的场地。毕竟,之前她看湖边那块地的时候也觉得很大,足够用了,但进入到扩张阶段后只觉得不够。
还有就是清河金铺和清河木作,在拍卖会结束后,这两家在行业内也有了不小的名气。
金铺的规模比较小,但也有了固定的客源,稳步向前。
而清河古镇修缮全部结束后,清河木作所有的木工师傅们便空闲了下来,他们目前正在休息,休息结束后便开始处理木工作坊接到的单子——一部分是高端定制,拍卖会之后有客人来下单了,但都是排期等向齐向明以及李木匠等人做;但其他还没闯出名头的木匠们也同样可以做其他价格低一些的定制单,很多还是他们的粉丝们贡献的,已经积了一堆。
得,清河木作也得考虑搬家,找个更宽敞、更专业的场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