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虚拟网游 >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 >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 第19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 第195节(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朱棣气急,当即就想脱鞋子抽朱高炽,还好被朱标拦下,“老四你冷静点。”

“我冷静不了!”朱棣眼红悲愤道,他平时是挺嫌弃这个儿子的,觉得他跟自己不像,可是这不代表他知道儿子英年早逝会不难过。

“减肥,你必须减肥!”朱棣恶狠狠的看着朱高炽道。

“好,我减,父皇您别生气。”朱高炽浑身颤抖,却没有选择躲避,因为他知道朱棣生气也是为了他好。

而他也被自己的“命不久矣”吓到,毕竟没人想英年早逝。

“这还差不多。”见朱高炽表态,朱棣心里的气稍微消了些。

在场除了朱高炽外,还有一个人也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不过他到底还是没有躲过去,只见武曌和李治看向李显道:“显儿,从今天开始你也开始减肥。”

“哎,好好。”长相同样富态的李显忍不住擦汗道。

“对,忘了体态太重也会影响寿命了,耶耶你从今往后少吃点吧。”李裹儿对自己亲爹道。

“我的死并不是因为胖啊……”李显弱弱的为自己反驳道。

他父皇李治一点不胖,结果跟他一样,也是五十多岁就没了。

“就算减肥显儿那孩子也不能断山海阁的食物,我和你阿娘吃山海阁的饭菜,觉得身体舒服多了。”李世民对李治道,听到李显的话,他眸光有些黯然。

因为李显的死还真不是因为胖,而是因为他们家族的遗传病,所以之前他们才没把李显的胖放在心上。

不过朱高炽的死,的确跟胖有很大的关系,别说朱元璋、朱棣、朱瞻基几个,就是朱高炽自己也不会再放纵自己,因为胖真的会影响寿命。

“那我以后就只吃素的吗?”朱高炽问道。

“吃素不减肥,寺庙里面的和尚都吃素,也没见他们有几个瘦的。”朱元璋翻白眼道。

要知道他可是过来人,当和尚那段时间活的还挺滋润。

“就是啊,为什么光吃素还会胖啊?”朱棣等人不解。

“因为只吃素会让体内营养失衡,减肥期间应该荤素搭配,而不是不吃肉,而是要少吃,除此之外就是迈开腿。”史诗道。

结果她说的两点,都正中朱高炽的死穴,因为朱高炽是出了名的好吃和不爱动弹。

朱高炽只觉得眼前一黑,觉得未来一片黑暗。

“原来如此,不就是动起来吗,这好办,从今天我就把他当成手下的兵操练。”朱棣道。

与其让儿子短命,还不如他狠狠心。

听他这么说,朱高炽腿都软了。

朱瞻基不敢抬头,生怕亲爹想起他这个罪魁祸首。

其实心里发苦归发苦,朱高炽却没迁怒朱瞻基这个儿子,毕竟最大的问题是他本身,朱瞻基也不是危言耸听。

“瞻基,你不是有钱吗,可以买一些玉米、红薯、土豆的种子回去。”定下今后减肥的计划,朱高炽叮嘱朱瞻基道。

“那些是什么东西?”朱瞻基好奇。

“那可都是好东西,谁能想到外面的世界有那么多好东西呢。”朱棣神色复杂道。

因为郑和下西洋,最后却和那些东西擦肩而过,对比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那些东西,朱棣真切觉得自己大错特错。

“当年元末的时候,朝廷要是有土豆、红薯、玉米什么的,只怕就没今天的朱元璋了。”朱元璋叹道,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儿。

要是土豆、红薯、玉米早点传入中原,元末局势稳定,只怕他再有能耐,也颠覆不了朝政,他是时势造就的英雄。

可要说朱元璋心里全是庆幸,那也不是,因为曾经亲人离世的痛苦是他心底的一道难以言喻的伤疤,如果不是真的走投无路,谁会造反啊。

“有了那些东西,也不知我大明能不能延续下去。”朱元璋眯眼道。

“这只怕难,再好的东西要是不会用,不愿去用,那也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其他食客道。

就像他们,为什么都有红薯、土豆和玉米了,依旧一心发展科技,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的子孙后代能一直掌握江山社稷。

说白了玉米等东西稳定底层的百姓还行,中高层次的人已经不靠种地来维系生活,而纵观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都跟底层百姓没多大关系,像朱元璋这样草根出身的帝王才是最特例的存在。

朱元璋心里自然不甘,却又无可奈何,毕竟他又不能长生。

现在他只盼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争气些。

从朱瞻基处得知大明现在的国力,朱元璋、朱棣、朱高炽等人都很开心。

“我们大明再继续下去,完全有望比肩甚至超越盛唐。”朱棣高兴的拍朱瞻基肩膀道,直把朱瞻基激动的脸色通红。

“我相信太.子一定能让大明再进一步的。”说起自己的太.子,朱瞻基神色温柔道。

看到明朝众人很高兴,其他人叹道:“你们小心乐极生悲啊。”

“想当初朕也是这样想的,然后就迎来了李隆基。”李世民惆怅道。

他们唐朝的国力在李隆基手中达到巅峰,他也以为那种光景能维持住的,谁能想到最后结果会是那样。

“我相信我家太.子。”朱瞻基抿唇道,心里很不开心别人拿李隆基跟自己儿子比。

在他心里,他的太.子朱祁镇自然千好万好,哪里是李隆基之流可比。

“就是,就算以史为鉴,我明朝的君王昏庸的可能也不大。”朱元璋道。

毕竟前人的例子都摆在那里,怎么可能还会做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