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徐永言为人虚伪,明明已经答应了人家要娶她为妻,结果两人有了孩子后,他却矢口反悔,不仅不愿意与她成婚,甚至,还想把人家当外室养。
沈畔烟咬着唇,低声,“父皇,这天底下的男子都是这般没有良心的吗,明明有了孩子,答应娶她为妻,临到头来,却又反悔,若是这样,明月也不想成婚了。”
乾宁帝拧眉,呵斥,“胡说什么,你是公主,哪个男子敢这般辜负你,父皇砍了他的脑袋!”
“可是,可是明月亲眼看见.....”
好好的一场迎春宴,本是让明月去看看这京中有没有什么喜欢的男子,结果却让她瞧见这档子事,哪怕乾宁帝没有见过徐永言,此刻也对他产生了厌恶。
“父皇知道了,此事你莫要在意。”对于这个女儿,乾宁帝是心中有愧的。
他一直怀疑淑妃是死于后宫争斗,害怕她的女儿也会如她那般重蹈覆辙,所以对她一向冷淡。
可没曾想,他的不在意和冷淡,反而差点让他失去了淑妃唯一的女儿。
是他错了,当年,他就不应该答应皇后的要求,把明月交到她手里。
他本以为,她有皇后做养母,哪怕他冷淡了些,以后在定是宫中最幸福的公主,无人敢欺辱于她。
可他没有想到,他以为的庇佑,却正好给自己最在意的女儿带来了风雪。
若真因为这一事,导致明月不敢成婚,徐永言就算是死一万次也不过是死不足惜。
乾宁帝声音冷了下来,“德元,研墨!”
“是。”
德元公公赶紧上前。
“父皇,您这是.....?”沈畔烟不解的看着他。
“赐婚。”乾宁帝淡声。
眼看着乾宁帝就要落笔,沈畔烟忙出声,“等等,父皇。”
乾宁帝笔尖一滞,抬头,“怎么,你不想让他们成婚吗?”
他们没有婚约便珠胎暗结,赐婚于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沈畔烟摇头,小声:“父皇,您是金口玉言,一旦下旨,宁姑娘便再无回转之地,她现在已经看清楚那个伪君子的真面目,万一不想嫁呢,那不是让他们成了一对怨偶吗?”
她斟酌着,小心翼翼,“您不如,再考虑一下?”
乾宁帝放下笔,他这个女儿一向心善,也罢,“德元,你出宫一趟,传朕口喻,右侍郎的女儿若是愿意与他成婚,那朕便为他两赐婚,若是不愿意,此事便罢。”
德元公公躬身行礼,“是,老奴这就出宫一趟。”
沈畔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说了一句,父皇便真的改变了主意,还给了这么温和的解决方式,神色是又惊又异,杏眸微微瞪大,指节攥紧手帕。
在她的记忆里,父皇一向对她不假辞色,以至于她面对他的时候,一直小心翼翼。
“父皇,您......”她有些犹豫,想要询问,但又不敢开口。
她不敢确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如果她猜错了,很有可能会迎来父皇的勃然大怒。
但是,不过是因为自己一句话父皇便改变了主意,事实又好像并非是她所想的那样。
她好像低估了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父皇看上去是在意自己的。
或许,有的事情,她可以告诉父皇?
乾宁帝见她神色纠结,欲言又止,知晓她是有话要问,也不催促,自顾自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慢慢等待。
沈畔烟咬了咬唇,心中几番纠结,还是下定决心,父皇纵然是勃然大怒,她认罚便是。于是询问出声,“父皇,您知道,皇.....母后她,她做的那些事吗?”
“儿臣没有不听话,儿臣一直都是最听她话的,只是......”
乾宁帝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他以为明月什么都不知道,没想到,心底竟如明镜,也难怪她回京以后就不去拜见皇后了。
看着她慌忙解释的模样,乾宁帝叹一声,此事,是他不好。
“父皇知道。”
想起淑妃曾经的叮嘱,临死前握着他的手让他一定要照顾好他们的女儿时候,乾宁帝心中便越发愧疚,“以前,是父皇偏听偏信,让你受苦了,以后,坤宁宫那边,你不必去请安了。”
“你在别苑遇到的事,暗九都已经告诉朕了。”
“父皇给你的人都是与她毫无瓜葛之人,你不用害怕,有父皇在,她不会再对你下手。”
乾宁帝从未用这样温和的语气与她说话,沈畔烟一时怔在原地,好半晌,才反应过来,眼睫颤着,眼眸蓄起眼泪。
自从知道真相以后,她的心里便一直压着一层阴霾,如乌云一样层层叠叠,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来气。
身边人背叛的难过,知道真相的沉重,对临霄的愧疚.....而在此刻,面对乾宁帝温和宽容的面容,彻底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