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目光。 他的眼依然漆黑,与从前别无二致,像墨,也似浓郁的冷泉。但这一次,她在他眼里发现了自己——是青白的一点光,憧憧地立着。 只听魏玘道:“牵着本王。” 不待人回答,他气息一凝,又道:“行吗?” 第41章 琥珀光 阿萝惊讶, 一时怔在原处。 她听出,魏玘声音低冷, 威仪仍存, 尾梢却上翘,显然是在询问。 正因此,她才难以置信。平日里,魏玘予她, 多是命令、发难、评价等, 从未如此刻这般, 打听她意愿,问她行与不行。 阿萝掀眸, 再看魏玘,见他沉着、冷冽,凤眼漆幽, 眉峰纹丝不动, 似乎毫无异常。 唯有他喉头微凸,上下一滚,并未被她留意。 魏玘心头局促不安。 可他不露声色, 始终摊掌身前, 半点不曾退却。 于魏玘而言,这是一次尝试——笨拙、生涩,又深思熟虑、小心审慎。 昨夜,他与阿萝分别后,并未回屋, 只独立林荫、抬首望月。明光无瑕, 恍若冷泉, 终令他抛却针锋相对的妒恨, 开始冷静忖度。 他知道,阿萝于他并无情意。故而他痛苦、煎熬,深觉自己如行长路,尽头分外渺茫。 曾有无数次,他想放手,遂克制心念、压下情愫。但他无法自控,屡屡见她,又心动难抑,想受她眷顾、与她亲昵、被她瞩目。 魏玘几乎被撕成了两半,一半理智尚存、如浸冷泉之中,一半坠入癫狂、似在沸汤滚烧。 而在阿萝收起香囊时,他终于捉到了一点希望。 阿萝说,凡是他真心所致,她都在乎。 他将这话反复咀嚼,隐隐生出推断:她或许也会倾慕他,他并非毫无胜算。 所以,魏玘决意再试一次。他无法低头,又不能全身而退,只得破釜沉舟——他要知道,历经种种之后,她是否会反感他的触碰? 他屏息,低目,凝视阿萝,全神贯注。 魏玘心念如此,阿萝浑然未觉,只当他是在征求她意见,不由心生欢喜。 这样很好,她喜欢这样。他不该总是不问,也不应无视她意愿。若他好好说话、不要太凶,她自然愿意与他相处。 如此想,阿萝抬腕,将手盖往他掌间。 她道:“行的。” 相较于她,他的掌更宽,覆有薄茧,却很匀称。他的指也修长,指节分明、漂亮。她还摸到几道新成的疤,应是二人对峙时留下的。 她抿唇,轻声道:“我会小心些,不会碰到……” 话未说完,先觉手掌一紧。 阿萝惊讶,抬眸望去。 只见魏玘翻腕、拢掌,长指斜掠,与她十指紧扣。他薄唇闭合,乍看依然冷傲,双目却如点漆,噙着一丝笑,宛如冰下泉流。 “无妨。”他道,“小伤罢了,不必多虑。”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阿萝却有所察觉,他的情绪似乎突然明朗了不少。 下一刻,魏玘牵紧她,引她前往向游廊尽头。 他只道:“走。” …… 阿萝跟随魏玘,一路穿行游廊之中。 行路最初,游廊两侧俱是树木、山石、屋舍等,不存人迹,只听丝竹隐约。越向前行,乐声愈响,宛转悠扬,分外悦耳。 对丝竹之音,阿萝闻所未闻,不免心下一惊,小手也紧绷。 魏玘抬指,轻拍她,道:“别怕。” “乐器而已。” 阿萝点头,多少有了概念,便定心,继续前行。 二人来到游廊尽头,转过一扇雕花木门,视野豁然开朗。 面前,庭院广阔、宽敞,正中植有榕树、枝繁叶茂,两侧置有几案。吴观为首,率众学子、先生,身披青氅,位列案前,静候二人。 二人所在,正属堂上,与庭院以石阶为隔。 阿萝不知宴饮规矩,便受魏玘牵引,乖乖巧巧,走入主位。 吴观见状,道:【吉时已至,肃王殿下亲临。】 瞬息间,众人声浪如潮,整齐掀起—— 【恭请肃王殿下金安!】 阿萝不曾见过如此阵仗,又是一惊,下意识要抽手,却被魏玘紧紧捉住,动弹不得。 侧眸看去,魏玘神色泰然,道:【请山长开宴。】 言罢,他便撩袍落座。阿萝见状,也学他模样,敛裙坐于他身侧。 她抬眸,望向堂下,看吴观抱手作揖、口称开宴,又看众学子入座,一时感觉云里雾里。 “我要做什么?”她悄声道。 魏玘头也未回,低声道:“看着便是。” “本王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阿萝咬唇,略有不满,不知他为何拽她赴宴,却不与她详细说明。但眼下别无办法,她便依魏玘所言,学他举杯又放下,聆听堂下言语。 先是吴观开口,说书院历史、此前成绩等。 又是学子上表,向肃王、山长、先生等人致意。 这些话,阿萝起初听得认真,只当学习越语。可他们说得太多、太繁冗,她今日晨起又早,不免生出倦意,心神也四处漂游。 忽然,吴观道:【是日肃王殿下亲临,我等伏恩已久,还请殿下教诲。】 阿萝本还昏沉,一听这话,顿时醒了神。 显然,这是在让魏玘开口。 她好奇,想知道魏玘会与学子说些什么——台山书院由他亲手建立,一路走来,他却始终隐居幕后,不知究竟作何想法。 思及此,阿萝转眸,望向身边人。 她注视,众学子也注视。多方交相聚汇,凝成清流,齐齐打往魏玘。 魏玘一时不语,目光错开众人,眺向不远处。 阿萝不解,顺势望去。 视线所及,正是那榕树伫立之地——树身高大,青枝滴翠,虽不似百年巨木,却也约有二三人合抱,将周遭悉数笼于庇荫。 只听魏玘道:【山长可知,最初时,那榕树是何等模样?】 吴观回头看去,揖道:【回禀殿下,老朽犹记,六年前,此树尚且不及人高。彼时,王傅有心伐斫、为庭院留出道途,却受殿下阻止。】 阿萝闻言,眼眸一眨,有些疑惑。 她只知,巫族人重视枫树,却从未听说越族有类似信仰。照理说,砍去树木、留出道路,也算好事,若非信仰所致,不必阻止才对。 正不解时,便听吴观又道:【殿下所言是,它托生此处,系由命数所致,并非本意。】 魏玘颔首,道:【它如今亭亭如盖,足有二人合抱,常见学子览书、赋文其下,更于骤雨、酷热之时,留出一方荫蔽,容人暂居。】 【是以天生之物,因材而笃。命途二字,命由生定,途为心造。】 阿萝看见,魏玘眼风一扫,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