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白眼狼,我不爱你了(快穿) > 分卷阅读13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3(1 / 1)

甄的身份,只当做被济云侯府残害的普通人和其他白骨一起埋了。 王甄的真正死因就此掩盖了下来。 如济云侯府这般因站错队然后被清算的高门大户不在少数。 贪欲迷人眼,那些想搏一个从龙之功的人,全都只能下黄泉陪伴他们追随的大皇子了。 皇帝在发泄了怒火之后,又想起了大皇子小时候虎头虎脑对自己亲近的模样,心软了,没有把大皇子的妻妾子女贬为庶人,而是圈禁在了大皇子府里,好吃好喝的养着,只是限制了自由。 大皇子造反的下场,那些跟着大皇子一起造反的臣子们的下场,京城菜市口新染的鲜血洗都洗不干净,都给其他皇子和朝臣们敲响了警钟。 顿时朝廷为之清净了许多。 皇子夺嫡之争消停了,朝臣党争也消停了,朝廷前所未有的和谐起来,生怕触怒了正在气头上的皇帝。 安桦对这场宫变早有预料,不过他一直挺泰然处之的,因为压根就波及不到他。 他只是个没什么实权的太子太傅,上书房的先生,教学生读书玩游戏。 他女婿张棠也还只是个小小的翰林院编纂,连上早朝的资格都没有,怎么可能掺和得进造反这种大事里? 所以他什么也不需要做,坐视事态发展。 看着王甄和济云侯府狗咬狗,互相伤害,最后两个一起玩完,同归于尽。 原主的仇人就此宣告全灭。 安桦继续教他的书,渐渐长成的九皇子和十皇子也进入上书房念书了。 他一视同仁的教导。 然后慢慢试探出,上书房里的这四个皇子中哪个皇子最有野心又有与野心相匹配的脑子。 是九皇子。 九皇子的年龄比他的兄长们小很多,尤其是那些早已成年入朝参政的几个皇子们,他们儿子的年龄都比九皇子大了。 看似年龄是劣势,实际上正好相反,九皇子的年龄反而是优势。 因为皇帝的身体很健康,安桦估计,皇帝还有二十多年好活的。 皇帝在二十多年后,就快八十岁了,那个时候九皇子二三十岁,岂非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于是安桦在表面上对四个皇子一视同仁教导的同时,暗地里悄悄的投资九皇子,传授他帝王之道。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皇帝一年年的老去。 他的身体虽然还是健康的,但老人该出现的一些肌体特征还是会出现的,例如皮肤松弛,眼睛变花,长老人斑等,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他——他老了。 而几个年长的儿子年轻力壮,对他的皇位虎视眈眈,老狮王当然会对威胁到自己的年轻雄狮产生忌惮与怀疑。 然后他就会排斥他们,打压他们,让他们无法再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威胁。 这个时候,年幼的皇子就对皇帝来说没什么威胁,可以放心宠爱。 有了安桦在背后指点,九皇子很轻易的就从几个年纪小的皇子当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皇帝的格外宠爱。 九皇子依靠圣宠开始默默积蓄自己的力量,趁着皇帝没有忌惮他,没有把他放在心上时,默默的发展势力。 等到年长的几位皇子被皇帝废掉了,九皇子等曾经年幼的皇子也长大成人了。 而皇帝越来越老了。 在九皇子成亲生子以后,皇帝真的老到力不从心了,就连批阅奏折都没办法了,一双手颤抖得拿不稳笔。 终于,在皇帝中风一次之后,皇帝决定立目前儿子中表现得最优秀的九皇子为太子。 九皇子的优秀若是放在皇帝还年富力强的时候,皇帝肯定会忌惮打压他,想办法废了他。但如今皇帝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行了,必须为江山选一位继承人了,他就对九皇子的优秀感到欣慰了。 九皇子被立为太子之后,安桦这个太子太傅才算是名副其实了。 在册封太子的第三年,皇帝驾崩,太子登基。 新帝登基之后第一道册封圣旨,不是册封曾经的太子妃为皇后,也不是册封自己的嫡长子为太子,而是册封他的老师为帝师。 安桦达成帝师成就之后,就向新帝请辞了。 这些年来,杨菁早已在十八岁那年嫁给了张棠,没两年就生下一对龙凤胎。 杨岩也在安桦的教导下高中状元,可惜杨岩性子略跳脱,答题时总喜欢放飞自我,有时候明知道正确答案却还非要稍微皮一下。 导致杨岩的科举成绩时好时差,并没有像规规矩矩的张棠那样连中六元,成为本朝第一个六元魁首。 但杨岩在会试和殿试时还是没敢放飞自我,按照安桦教的答题模板去答题,拿到了会元,殿试上又被皇帝点为了状元。 杨岩考上状元的年龄比张棠还要小两岁,所以安桦和杨李氏是在杨岩考上状元之后给他相看的婚事,娶了门当户对的一个贵女,此女也是才女一个,与杨岩琴瑟和鸣,感情恩爱。 杨岩的女儿出生时,新帝还想把自己一个与安桦孙女年龄相仿的皇子定给他当孙女婿。 只是安桦是坚决不肯再掺和进皇室之争里去的,所以他是不会让自己孙女或者外孙女嫁入皇室的。 安桦能够察觉得出来,新帝对他是有一些忌惮的,毕竟这些年他暗地里教导新帝的那些帝王心术和扶持新帝争位的手段,在新帝登基前当然是引为助力,新帝登基后就会害怕安桦又扶持他的哪个儿子推翻自己。 安桦干脆主动请辞,打算去开一家杨氏书院,教书育人,完成原主桃李满天下的心愿。 新帝装模作样的挽留了三遍,才允许安桦再次辞官的。 在安桦真的辞官之后,新帝心里大大的松了口气。在摒去对安桦的忌惮,他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又占了上风,于是就对入了官场的杨岩和张棠多有照顾。 安桦不再过问朝廷之事,在京城郊外开了一家杨氏书院,对外宣称有教无类,不看身份背景,只凭考试成绩入学。 书院里只有安桦一个先生,他没有请其他先生帮忙教书,所以书院学生人数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贵精不贵多。 渐渐的,杨氏书院出去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科举入仕的杨氏书院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即使安桦不在朝堂上,朝堂上依旧有不少官员打上了杨氏的烙印。 杨氏书院的学生们也都本能的抱团对外,渐渐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 好在每一个杨氏书院出去的学生,都深受安桦的品德教育,一个个都是品学兼优之辈,正义凛然,绝非霍乱朝纲的奸臣。 杨氏书院的学生们也不是一个个都喜欢经济仕途的,有些淡泊名利的学生留在书院里教书,为安桦分担压力。 安桦也乐意把这些人才留下来,然后扩大书院规模,甚至去全国各地开分院…… 安桦在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