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白月光换下了女装 > 分卷阅读2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65(1 / 1)

门关本就是一座占地极广,又雄踞天险的大关,比起虎牢关而言,容易守多了。 方临渊提前制定的守关方略,也就是陇西俗称的“定侯策”,的确周密而详细,卓方游按着它步步执行,玉门关便被守得密不透风。 再加上方临渊与赵璴送去金银,全都换成了粮种与农具分派给了陇西各城镇的百姓,没收他们的银钱,只在秋收时取了收成的一成充进各城驻边的粮草。 于是今年,陇西粮草充沛,兵强马壮,饥寒交迫的突厥兵不过两日,就被落花流水地打跑了。 说到这儿,曹阳秋不由得连声叹道。 “如今陇西的将士们,都说您是神兵降世呢!当年玉门关丢的时候,您还是个孩子,夺回城关后不过几天便回京了,单凭着一张边防图,便将玉门关守得固若金汤!” 听他这样夸,方临渊不由得笑着摇头。 “说得夸张了。”他说。“城关本就是你们守住的,我不过纸上谈兵罢了。” “纸上谈兵能打赢仗,那才是滔天的本事呢!”说到这儿,曹阳秋面上露出不忿的神色。 “但是我们谁也没想到,到玉门关的竟不是您。来的路上,京里的事我全听说了,皇上竟连您都不信任。幸好五殿下巾帼不让须眉,若是您当真……鸟尽弓藏,边关将士怎么能不寒心呢!” 方临渊忙打断他,正色道:“不要妄议君上。” 曹阳秋那表情,分明还是犯嘀咕。 毕竟那位君上,可不一定还能当几天的君上呢。 但他对方临渊向来敬重,听见方临渊这样说,便也止住了话题。 “不过五殿下当真是女中豪杰呢!” “这话怎么说?”方临渊问。 “我今早上朝的时候入宫朝见的,跟着一起上了一回早朝。”曹阳秋笑道。“五殿下如今掌权,我们自然是服气的,不过朝中挺多大人仍旧不服。不过五殿下手腕厉害,人也雷厉风行,我看那些大人除了阴阳怪气地嘀咕几句,也不敢真做什么。” 方临渊听见这话,嘴角也不由得染上笑。 赵璴做事厉害,他当然知道。不过从别人口中听来,还是不一样。 说起这个,曹阳秋不禁又问:“不过,将军,您之后有什么打算?” 方临渊看向他,便见他似难以启齿,黝黑的脸上都憋出了点红。 “咱们历朝历代……也没出过女皇。”曹阳秋说。“那将军您……” “不用担心我。”方临渊说。“不过说起这个,我倒真有话想问你。” “将军您说!” “陇西的将士们,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我当然放心。”方临渊说。 曹阳秋连连点头。 “这回大捷,我倒是第一次发现,如若兵法足够得宜,博采众长又因地而为,便是按图索骥,也可稳稳当当地得胜。那么,若是能令四境将领都能如此稳妥守城的话,想必眼下的一时太平,还能延续得更为长久。” 听他这样说,曹阳秋也点头。 “只是可惜,不是人人能像将军您一样,能写出这样无懈可击的兵法。”他点过头后,又是叹气。 “也未必非得是我。像是长公主殿下,她那样用兵如神的号令水师,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方临渊道。 听他这样说,曹阳秋深以为然地点头,却还是疑惑。 “那么,将军是怎么想的?”他问。 “我是想……”方临渊沉思道。 “如果京中也有如太学一般,固定可培养新的兵士将帅的地方,让各地的将领能有机会,在边境太平之际交替着相互交流研习,切磋战术的话,想必大宣便不会因缺乏良将而忧虑,更不必在战时互相借调抽用,手忙脚乱。” 说到这儿,方临渊想了想,又道。 “未免所教授研习的都是纸上谈兵的策略,我想,当年我兄长想出的办法就可用。将兵马分开,拟作战时之姿,再分令不同将帅各自领兵,点到为止,借以实训操练。”他说。 “我们在边境时,也曾这么做过几年,目前来看,是很可行的。” 听见方临渊这样说,曹阳秋眼睛都亮了。 “还有此等好事吗!”他道。“那么,既能学新的兵法战术,又能靠着模拟操练来验证可行性!” 说到这儿,曹阳秋激动得脸都红了。 “将军,此举我看可行!”他说。 “这也不是一日之功。”方临渊说。“不过,我看今年核税新政在江南选用城镇试验的办法就可行。总之现下四境太平,可以循序渐进,以备战时之需。” 曹阳秋的头点得像捣蒜一般,又连着敬了方临渊好几杯酒。 喝到后来,他都已经开始拿手指蘸着酒水,跟方临渊比划着,玉门关如今可以将将领伍长们分成多少拨来轮流入京进习交流,从而能保证边关有足够的兵将镇守。 再后来,方临渊都饮得有些醉了。 “此事不宜着急。”他醺醺然地对曹阳秋说道。“得徐徐图之。” “将军怕什么呀!”曹阳秋直笑。“如今那位,是您夫人。您将此事说与她听,她还能不答应?” 方临渊闻言,执着酒杯笑了起来。 “不是这样讲的。”他说。“私情与公事要分得开,否则岂不是拿社稷开玩笑?若此事当真可行,那便是要将大宣兵将的管制都变一番模样的,若出了差错,既对不起天地祖宗,也对不起生民百姓。” 曹阳秋却已经醉得听不懂他的话了。 “你就说,你要是去找你夫人,她答不答应?”他口齿不清,只一个劲地问。 方临渊被他问得笑了起来。 “他答应。”再开口,他染满笑意的声音都轻了下来。 “他什么都会答应。”他笑,眼中映着杯中摇曳的酒液,让他的目光都粼粼地明亮起来。 “他素来是待我很好的人。”他说。 “很好、很好的人。” —— 方临渊回到云台宫时,便见赵璴正坐在窗前的榻上,肩上披着大氅,手里还拿着一卷公文。 不远处的桌案上,折子堆得像是小山。 赵璴从前是没这样忙的。他从前每天到怀玉阁时,赵璴都是在读书焚香。 看见方临渊回来,吴兴海躬身,无声地退了出去。 “饮酒了?”赵璴一抬眼,已然嗅到了他身上的酒香。 方临渊点了点头,走过去往他身边凑。 他刚才是喝得多些,出门又教冷风一吹,脑袋昏昏沉沉的。 直到进了房中来,氤氲一片的暖气里,缭绕着赵璴身上的桂花冷香。 他忍不住地靠上去。 赵璴见状,轻轻笑了两声,侧身给他让出了位置来,又在他坐下的时候将他揽在怀中:“喝这样多,是今天很开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