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透风。 一个坐在纪舒身边的大叔一副农民打扮,问纪舒:“小姑娘,去浦东走亲戚啊?” 大叔看起来很和蔼,脸色黝黑布满褶皱。 “对的。走亲戚。我亲戚住在东昌路上,大叔你知道那边吗?” 纪舒知道,东昌路那边,是距离日后的陆家嘴最近的老住宅区之一,其地理位置绝佳。 因此,她约了赵阿姨和她在东昌路上碰头。 当时赵阿姨似乎很惊讶:“我的个老天呀,你要买东昌路的房子?” 那个惊讶的神色,纪舒现在都还记得。 没想到,老大叔也露出诧异的表情,似乎是用有点怜悯的眼神说:“东昌路哇,好,离着渡口近着呢,呵呵。” 大叔的干笑掩盖不住他的表情,纪舒问:“这是个远房亲戚,我也是第一次来,东昌路怎么了呢?” 纪舒随手买了一袋子糕点,本来准备给赵阿姨吃的,当做上次办公室租赁的事情的谢礼。 公是公,私是私,纪舒觉得赵阿姨虽然嘴巴很碎,做事情却公道,肯出力,也难怪她的私人中介业务风生水起。 糕点是上杏花楼买的赤豆卷,有好几包,纪舒就随手拆开来一包,自己吃了一个,递给老大叔一个。 大叔犹豫了一下,见纪舒笑得清纯真诚,接过来,三两口吃了。 “灵的额!” 东西一吃,江已经越过一大半,纪舒问:“大叔,你去过东昌路嘛,那边的房子好吗?其实我这个亲戚是想卖房子给我。” 老大叔呵呵一笑:“你这亲戚是坑你吧?那边好多都是棚户区,房顶漏水,有什么好?亲戚卖给你,你可不能真要。” 纪舒微微一笑:“可是我听说,东昌路被称呼为【浦东的南京东路】呢!” 老大叔正色:“是,东昌路码头在那里,商店啊、电影院都有,可那是商业街嘛。老房子很破的,你亲戚又不是有商铺卖给你,人家才不会卖呢。老房子人家肯定是不要啦,想要搬到工人村里面去,所以卖给你。” 吃了纪舒的赤豆卷,大叔话匣子打开了。 “年前的时候,我去东昌那边的棚户区。一看,那边路面都是烂泥啊!环境好一点的家庭,都搬走了。说是这些棚户以后要新建的,叫什么拆迁的,可是浦东这样的位子,又不像是海市,哪里轮得到我们。” 纪舒老早就在网上看到过,浦东人这年代去浦西,叫做“去海市”,果然,老大叔也默认浦东是浦东,海市是海市了。 正说着,轮渡靠岸了,老大叔起身,从座位底下掏出一个大蛇皮袋子,背上肩膀。 他弯着腰,回身说:“小姑娘,你要小心哇,要是真的买,要和家里人商量的,你年纪小,不知道,亲戚坑亲戚才最狠啊。” 纪舒笑着道谢,便也起身,跟着人流,挤下了船。 大家都大包小包的,只有纪舒,手里就提着一袋点心,鹤立鸡群。 亲戚坑亲戚才最狠,她怎么会不知道呢。 纪舒嘴角挂着笑,慢慢朝着东昌路电影院走去,她和赵阿姨就约在这里见面。 路面确实比起浦西来差了不少,纪舒走走停停,远远看见电影院的台阶上,赵阿姨正左顾右盼。 赵阿姨笑容满面,见了纪舒,快步走过来,她围着大围巾,裹着下半边脸,说话声音瓮声瓮气的。这里靠着江边,风大。 “小纪啊,来来来,这边走,我也想不透你要买在这地方,真的是,家里有钱就是任性额!” 赵阿姨这一次的热情不是装出来的,很真诚,纪舒照顾她生意这么多,她自然高兴。 纪舒把糕点给了赵阿姨,赵阿姨推三阻四地接下来了,放进了自己背着的大皮包里,拍一拍皮包,确认拉链拉好了。 “这边的房子,你看看,往里走。” 两人拐了一个弯,进了一条小巷子。 巷子的地面上铺着砖块,不少已经翘起来,纪舒可以想象,这里要是下雨天,一定很泥泞。 路边是两排小棚屋,几个学龄前的孩子在打闹。一个妇女搬着椅子,坐在巷子口,一边晒太阳,一边梳头发。 纪舒觉得,这里房子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她买的就是地段。 孩子们见了纪舒,都围过来看,纪舒笑着跟他们打招呼,他们就又笑嘻嘻地散开,害羞得很。 “这里呢,便宜,那边靠近陆家嘴,有公房,现在你也买不到的呀。这边虽然破,可是是私人的,办个手续,可以过户的,你晓得乏?” 纪舒笑笑。 赵阿姨接着说:“哎哟,我不坑外地人的。骗你说可以买公房,那个是买不了的。这棚子,我猜你买来也不住的吧,是不是等地皮拆迁啊?” 果然赵阿姨见多识广的。 “拆迁嘛,少的呀。本地宁都等不到的哇。老实说,有些拆迁,把阿拉黄埔宁拆到乡下去了,谁去呀。不是说嘛,吃过夜饭不能到淮海路上荡一荡,龙床也睡不香!” 纪舒听了哈哈大笑,赵阿姨讲话充满趣味。 “不是造高架桥,造隧道什么的,怎么会拆迁嘛,你买在东昌这里,是赌着这里以后做工程哦?那十几年二十年都不一定的,钱砸水里了可别怪我。” 以后,拆迁成为了城市居民享受发展红利的一种方式。 纪舒可以肯定,这一片棚户区,以后一定会拆迁,不会晚于1994年,这里会变成一排一排多层房屋,六层楼,没电梯,但是房价可不便宜。 拆迁后的房子,就是俗称的“老公房”,东昌路上多“老破小”,一套价值四五百万呢。 纪舒就想买这样的位子,价值洼地,不,价值深坑,现在应该很便宜。 无价无市。 果然,赵阿姨说:“现在浦西的商品房都2000一平了额,阿拉老百姓都买不起的,只有外商,还有富豪买。小姑娘你赌性蛮重的,阿姨佩服你,给你找了好几家,价格我压过了。” 纪舒迫切想知道价格,忙问:“多少钱?” 作者有话说: 纪畅:我妈妈也是你妈妈的老板啊!小奕,你为什么! 备注:跳皮筋的歌谣是引用。吃过夜饭不能到淮海路上荡一荡,龙床也睡不香,这是俗语,不是我原创哈。 第173章 赵阿姨神神秘秘地凑近纪舒的耳朵, 压着声音说:“也是两千块哦。” 说完,她呵呵一笑,似乎有点得意。 纪舒皱眉, 这也要两千块一平米? 赵阿姨犹豫了一下,把围巾裹紧了, 才说:“两千块一套。” 纪舒瞪大眼睛:“这么便宜?” “先别说便宜,你跟我去看一看额。”说完,赵阿姨就走到巷子口, 朝着纪舒招手。 纪舒跟着赵阿姨, 往着小巷子深处走过去。 穿过那些玩闹的儿童和在家门口做饭的、洗头的、晒太阳、晾衣服的人们, 她们到了小巷子的尽头。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