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做午饭。 听到动静,她从灶房走出来,就看到天井里散落的几十枚铜钱,惊呼一声。 晚上,高生回到家,高老太太神神秘秘地和他说:“生哥儿,今天有人给咱们家送钱哩,有四十八文呢,不知道是谁丢进来的,这是给咱们送的钱吧?我在家里守了一天,也没见有人过来要钱……” 高老太太疑惑不解,觉得这事透着古怪。 这钱肯定是别人丢进来的,就算有人掉钱,也不会从天而降掉到别人家吧? 她不觉得会有人特地给他们送钱,按照自己孙子以前的德行,旁人都巴不得他赶紧去死,哪会给他们送钱? 高老太太是个命苦的,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后来儿媳妇改嫁,独自一人抚养孙子。 幸好当时高生已经十岁,懂得自己出去寻摸吃的,高老太太一个人也没有太辛苦,加上这房子是高家的,不用在县城租房,老太太手里还有些积蓄,日子也算过得去。 只是让高老太太难过的是,孙子没有爹娘教养,渐渐地变坏了,长大后也不去找个正经的营生,和一群闲汉瞎混,偷鸡摸狗,给赌场当打手,或者去帮人催债,拿的都是一些脏钱。 她打过、骂过,也哭求过,可惜都没什么用,没办法将他拉回正途。 加上她老了,行动不便,实在管不住他。 高老太太都绝望了。 若是哪天她听说孙子横死在外面都不奇怪。 直到前阵子,高生顶着一身伤回来,然后开始洗心革面,居然去找了一份正经的营生,虽然钱不多,但赚的都是正经的钱,不是那些脏钱。 高老太太甭提有多高兴。 原本看到孙子受伤,她还担心孙子是不是在外面招了祸,惹到不该惹的人,才会被人打成这样。 却不想他的伤还没好,就出去找活干,做了一份正经营生。 高老太太盼着孙子以后别再出去混了,好好干活,存些银子,将来安安生生地娶妻生子,好好地过完这辈子。 这人啊,平平淡淡才是福。 - 听到老太太的话,高生吃饭的动作一顿。 “你确定是四十八文钱?”他问道。 高老太太点头,“是四十八文,我算了好几次哩。” 高生怔怔地坐着,忘记了吃饭。 好半晌,他看着老太太脸上疑惑不解的神色,说道:“这是我赚的钱,我让人帮忙送回来的,她可能是不想进来打扰,就丢进来了。” 高老太太一怔,然后轻轻地拍了下他,笑道:“你这孩子,要拿钱回来就拿,干啥托人这么丢进来?害我还以为是谁莫名其妙给咱们家送钱呢。”然后又欢喜地说,“难得你拿钱回家,明儿我去割斤肉,炖肉给你吃。是不是最近干活太累了,瞧你都瘦了好多……” 高生默默地听着她唠叨。 以往他是不耐烦听个老太太唠叨的,左耳进右耳出,甚至烦了时直接躲出去,找瘦子他们去花楼找个姐儿过夜。 直到他被郁离暴打一顿,顶着所有人害怕又幸灾乐祸的眼光,身心疲惫地回到家,只有这老太太焦急地围着他转,为他请大夫,给他煎药…… 现在的高生尚没有心黑到泯灭良知。 或许将来他干的坏事越来越多,终于成为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渣。 但在那之前,有个人将他们作恶的路掐断了,逼着他们去找正经营生,不找就打他们,硬是将他们逼着走上另一条正路。 看到这样的老太太,高生心里生出了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触。 这样的日子虽然很累,也没什么收入,却没有想像中那么难受。 ** 送完银子,郁离终于转去进贤书斋。 来到进贤书斋,她发现书斋里的人居然不少,都快到晌午吃饭时间,还有许多人在这里买书。 也不对,他们并不是买书,好像是在等人,频频地往外张望,不知等着谁。 郁离走了进去。 在她进来时,书斋里有不少人都转头看了看她,然后又扭过头。 郁离没理他们,走向店伙计,问道:“你们掌柜在吗?” 店伙计打量她一眼,觉得这姑娘有些眼熟,一时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最后只当成长得漂亮的人都差不多,可能在路上偶然见过。 “在的,客人有什么事要找我们掌柜?”店伙计问了一句。 郁离正要回答,发现书斋里的人纷纷看过来,一双双眼睛在她脸上扫过,好像在确认什么。 很快他们就移开了目光,脸上还露出失望的神色。 这些人的动作太明显,让郁离没办法忽略。 店伙计见她看过来,有些疑惑的样子,尴尬地笑了笑,含糊地说:“姑娘莫见怪,他们是在等人……” 他不好告诉她,其实从几天前,每天都有人来书斋这边守着。 不为别的,只是想等到来取钱的那姑娘。 半个多月前,松鹤先生让人送手抄孤本过来的消息迅速地传开,引来不少文人雅客特地过来,想要买下那手抄孤本。 最后虽然没买到,不过这些人都打着主意,想趁机结识松鹤先生。 时隔一年,松鹤先生又让人送来手抄孤本,自然让人瞩目。 当日郁离与掌柜立字据的事也传开了,知道半个月后,松鹤先生还会派人过来取银子,便让他们动了心思。 等他们得知手抄孤本已经在府城拍卖出去,不日便有人上门来取银子时,他们天天守在书斋,想要堵住松鹤先生派来的人,继而找到松鹤先生本人。 当日严秀才和方秀才都是亲眼见过郁离,并与她接触过。 众人从他们这里得知郁离的模样,是以这些日子,他们都在等一个长得很瘦的姑娘,听说又瘦又黑。 这样的特征还是挺明显的,按严秀才说的,他们还没见过这么瘦的姑娘,只要看一眼就能认出来。 店伙计心说,那送孤本过来的姑娘,确实挺瘦的,这样的特征太明显了。 一副为生活奔波的下层贫困百姓的模样。 众人觉得,她应该只是受松鹤先生的委托,帮忙送孤本过来,和松鹤先生本人没什么关系。 至于眼前的这位姑娘,皮肤白净,个子也高一些,最重要的是,她虽然也瘦,却没有当日那姑娘瘦得厉害。 她的气质也很独特,教人一眼便能在人群中看到她,无法将她和那种为生活奔波的底层贫苦百姓混淆在一起。 就算她穿着朴素的青色裙子,也难以掩盖她那份泰然的气质。 应该不是她。 - 郁离不知道店伙计心中所想,也没去关注那些人要等谁,说道:“我有事找掌柜,麻烦你通传一声。” 店伙计正要回答,看到等在书斋的那些读书人,便道:“不如你随我进去罢,掌柜在后院那边。” 最近掌柜也很头疼,开门做生意的,上门是客,不好赶他们走。 可这些人天天都来这里等着,也不是办法啊。 掌柜都不愿意出现在店里,因为每当他出现时,这些人就会围过来问东问西,问得最多的还是松鹤先生有没有让人过来取银子,让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