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闻宵笑着应一声,看着被她拉着的手,心里很高兴,主动回握住她的手。 两人手牵着手,走在街上。 山平县位于大庆朝最南之地,这里民风开放,男女之防并不重,就算大街上有男女牵着手,也不会让人觉得怪异。 更不用说这样的节日,本就有不少年轻男女相携出来看花灯,牵着手而行的更不少,两人走在其中,倒也不算醒目。 他们先是去看花灯,然后去看杂耍百戏,接着去猜灯谜。 猜灯谜时,都是傅闻宵猜,郁离负责领奖品,猜出二十个灯谜可以领一个奖品。 奖品便是花灯。 因为他猜得太快,一下子就猜完二十个,并且继续往下猜。 眼看他要将自己摊子的灯谜都要猜光,灯谜摊子的老板急得满头大汗,恨不得赶紧将这位才子送走。 郁离虽然很高兴,不过没为难老板,说道:“你将这盏宫灯给我们,我们就离开!” 这灯谜摊子里最漂亮的就是一盏宫灯,做工是最精致的。 也是这摊子压箱底的花灯。 灯谜摊子老板巴不得两人赶紧走,忙取下那盏花灯递给她,一边说:“这位郎君,我这儿只是小本生意,你要是想猜灯谜,可以去那边,有官府举办的灯谜会,奖励非常丰富,你们赶紧去吧。” 他这摊子就是赚点小钱,只要能猜中二十个灯谜,就能将看中的花灯拿走,要猜不中二十个,就要给钱。 他可是特地找亲戚家的秀才帮忙写了不少灯谜,对方还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些灯谜都很难的,结果哪里难了? 郁离捧着那盏漂亮的宫灯,笑眯眯地说:“行,我们去那边猜灯谜。” 摊子老板松口气,赶紧将两人送走。 接着两人去官府举办的灯谜会,这里聚集不少读书人,都在猜灯谜。 当他们看到傅闻宵时,有人叫道:“是傅案首!” “傅案首也来啦!” “快快快,快让他一起猜!这里有个很难的,我实在猜不出来。” 傅闻宵的到来受到这些读书人的欢迎。 他被人叫过去时,微微蹙起眉。 郁离朝那边看了看,突然有些激动,晃着他的手,凑到他身边小声地说:“宵哥儿,你看那边的奖励,说猜灯谜最多的人,可以获得知味斋的一桌席面作奖励诶。” 她双眼亮晶晶地看着他,这可是免费的一桌席面啊。 知味斋的一桌席面老贵了,要十两银子。 不过贵有贵的道理,确实很好吃,份量也很足,是知味斋的招牌,想吃的话平时还要提前预约呢。 傅闻宵对上她的目光,说道:“我去给你赢回来!” 既然她想要,那就去吧。 他捋了捋袖子,从容地与那群读书人一起过去,然后开始猜灯谜。 郁离站在不远处,紧盯着他,见他一个灯谜一个灯谜地猜过去,比周围人解灯谜的速度都要快,便知道稳了。 不过两刻钟,傅闻宵便拿着县令亲自发给他的奖励,与周围的人作别,闲适地离开。 郁离迎过来,高兴地说:“宵哥儿,你真棒!” 傅闻宵目光柔和,看她高兴,心里也涌起一股愉悦。 明明以前他最不喜这种吵杂之地,也不愿意与那些所谓的读书人一起去猜什么灯谜,觉得哗众取宠,实在无趣。 然而当看到她的笑脸,他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一切是如此的生动有趣,不管让他去做什么,他都很乐意,更不觉得是哗众取宠。 似乎只要和她在一起,再无聊的事也会变得有趣起来。 傅闻宵将一张牌子给她,上面有知味斋的标识,说道:“拿着这牌子,可以去知味斋吃席面。” 郁离欢喜地看了看,笑眯眯地说:“好啊好啊,到时候叫娘一起去。”然后又有些遗憾,“要是天天都有这样的灯谜活动就好啦。” 傅闻宵失笑,“听说元宵节也有灯节,到时候应该还会举办。” “那我们到时候也一起来!”她毫不犹豫地说。 他笑着点头。 灯谜猜完,郁离拉着他往前走,一边说:“宵哥儿,你的学问真好。” 她也去看过那些灯谜,有些能猜出来,有些猜不出,只觉得莫名其妙。 所以当看到傅闻宵能轻松地猜出来,她心里是佩服他的,他果然是难得的天才,这脑子就是聪明。 傅闻宵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含蓄地道:“我只是读书比较多,若是你读书多,你也能猜得出。” 他这话也不是骗人的,他读的书确实多,加上记忆不错,猜灯谜对他不是什么难事。 然后他又说,若是她有兴趣,他可以教她。 郁离摆摸了摸肚子,随意地道:“有空再说吧。” 看到她的动作,傅闻宵便知她应该是饿了,陪她去吃东西。 两人来到一条卖各种吃食的巷子,从街头一路吃过去。 傅闻宵手里拿着两盏灯笼,方便她吃东西。 吃到好吃的食物时,她会和他分享,双眼亮晶晶地问他:“宵哥儿,好不好吃?” “好吃。”傅闻宵说,“不过我吃饱了,你自己多吃点。” 郁离闻言,不再给他喂东西,专心品尝街上的美食。 突然,郁离停下来,诧异地看着一个卖饭团的摊子,孙芳娘正带着一个陌生的姑娘卖杂粮饭团。 “芳娘!”她朝那边叫了一声。 孙芳娘正忙着,听到声音转头看过去,看到两人时,双眼一亮。 “离娘!”她兴奋地叫道,“你几时回来的?哎,你等会儿。” 她朝郁离那边叫了一声,赶紧给客人包饭团。 杂粮饭团的生意很不错,来买饭团的人居然不少,大概也是看它便宜量大,而且还有卤肉,味道算不错,大伙儿都愿意来买的。 郁离和傅闻宵耐心地在一旁等着。 她手里拿着一包糖炒栗子,一边等一边剥着吃,顺便也给傅闻宵喂一颗,说道:“这家的栗子炒得很香,比先前那家更好吃。” 傅闻宵笑着点头。 等孙芳娘忙得差不多,便让另一个姑娘看摊子,她拿了个饭团给等在一旁的郁离。 “离娘,表姐夫。”她和他们打招呼。 郁离接过她的饭团,问道:“原来你们在这里摆摊啊,怎么不见金娘他们?” 孙芳娘笑道:“金娘和二舅母、正哥儿在其他地方摆摊,今天七夕节嘛,来看灯会的人很多,我们就分开摆摊,这样能赚的钱也多。” 接着她给郁离介绍,那边正在帮忙的姑娘是和她同村的,是孙芳娘同族的一个族妹,因为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人手不够,便从村里找相熟的人过来帮忙。 她又问郁离,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回来的。” 郁离和她聊了聊,见孙芳娘脸上的笑容灿烂,落落大方的样子,可见来县城干活后,也让她开始脱胎换骨,人变得开朗自信。 问清楚郁金摆摊的地方,郁离同孙芳娘告别,和傅闻宵一起去找郁金。 郁金摆摊的地方就在另一条街,那里同样很热闹。 不过郁金这边摊子卖的并不是吃食,而是一些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