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不良臣(科举) > 分卷阅读2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8(1 / 1)

反应仍旧是把它们踩烂。 他们不认识,谢良臣却认识。 他走上前,蹲在地上仔细确认了自己看见的东西,然后在谢栓子惊讶的目光中,将那个已经开了白裙的植株拔起来,摘掉顶上的黑帽子,又扣掉底下黏糊糊的底座,彻底确认了,这就是他前世吃过的竹荪! 这食材并不常见,可他爱吃蘑菇,几乎所有能吃的蘑菇都吃过,甚至以前还专门去过云南,跟着当地人吃当季的鲜蘑菇而险些中毒。 而其中他最喜欢的几种蘑菇里就有竹荪! 竹荪是草八珍之一,味道鲜美,闻之有股特异的清香,当然这种味道也有人闻不惯,它吃起来有点脆脆的,多是用来煮汤或是炖肉、酿肉都十分好吃。 见谢良臣要把这东西往背篓里放,谢栓子赶紧拦住他,“二弟你这是干嘛?” 谢良臣高兴的把解释都忘了,闻言便道:“大哥可别小瞧了这东西,要是晒干了去卖,可贵着呢!” 而且据他所知,这东西主产于巴蜀之地,是古时候当地进献皇帝的贡品,普通人可是很难吃到的。 谢栓子半信半疑,皇帝这么有钱的人会吃这种东西? 在他看来,皇帝应该是每顿想吃鸡就吃鸡,想吃鱼就吃鱼,下地也用金扁担,怎么会喜欢吃这种滑溜溜黏糊糊的“臭蛋”呢? 谢良臣来不及给他细说了,因为这东西娇贵得很,只要开了裙,几个小时内若是不晒干就会自己慢慢融化腐坏,所以他得赶紧把地上这些摘回去拿筷子串着晒干。 再三嘱咐他大哥千万别把这些还未破壳的竹荪“蛋”给踩坏,谢良臣便背着背篼,风风火火的回家去了。 等将捡的柴放进了灶房,谢良臣将刚才摘的几朵竹荪晾晒好,立刻就又回了竹林。 他要等着剩下的这些全开出来,顺便再找找还有没有其他的竹荪蛋。 谢家人对于他的举动十分不解,就算谢栓子后面给爹娘解释了,他们仍旧半信半疑,看着那秆儿中空,外头吊着白裙的东西眉头紧皱。 这东西真能吃? 能不能吃自然要试过了才知道。等到中午谢良臣回来时,他已经摘了近二十朵,此刻全被他穿起来晾在了院子里。 而为了打消家人们的疑虑,他还忍痛贡献了两棵出来,说可以让他娘炖成汤来尝尝。 赵荷花对于儿子要吃这东西,那是一百个不同意,不过谢良臣十分坚持,见她不愿意做,便自己烧水煮了一小锅汤出来。 家里没肉,他只好用萝卜合着青菜一起煮了,不过即便如此,锅里的水才刚煮开,便已经有鲜味弥漫开来。 不同于普通菜蔬的香味飘出,谢家人不约而同的咽了咽口水,不过对于要吃它,他们心中的疑虑仍旧很大。 “狗剩,我瞧着这汤颜色不太对,要不咱还是别吃了吧?”赵荷花还是叫不惯他的新名字,因此在家时仍叫他的小名。 谢良臣当然知道这汤没毒,因此便先当着众人的面喝了一小口,给他们做了个示范。 一家人都紧张的盯着他瞧,过了好一会,见谢良臣一直没什么反应,既没中毒也没喊肚子疼,三弟谢良材便表示他也要吃。 谢石头拉住小儿子,又看了看大儿子,决定自己先试试,便也拿起碗喝了一口。 才刚把汤喝进嘴里,一股难以言喻的鲜味便弥漫在口中,几乎是立刻,谢石头就享受的眯起了眼。 见他这样,小儿子更忍不住了,吵着也要尝尝。 最终这碗竹荪还是被谢家人分着喝完了,而且他们一致肯定,这看起来丑了吧唧的东西味道是真不错,也信了谢良臣说它其实是一种蘑菇,而且很贵的说法。 对于他们的反应谢良臣毫不意外,古代没有味精,调味品也乏善可陈,因此这种天然带着鲜味的东西,一般都比较贵,寻常人也难吃到。 这都是他这段时间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因为他除了味道寡淡的水煮和清炒,在这里几乎就没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确定了这东西可以吃,谢石头看向院子里挂晒着的白色蘑菇,问道:“院子里晒的那十几棵,狗剩你打算怎么办?” 谢良臣的想法自然是找机会把它们卖了,要是可以,说不定以后他们还可以想办法种竹荪,这样以后他读书要用的钱就有着落了。 “那十几棵还是少了些,要是能再多采些回来,等爹再去县里交剩下的税粮时,咱们就可以去问问价钱了。” 听说真能卖钱,谢家人个个都摩拳擦掌,表示这两天一定会再去竹林和以前见过这东西的地里找找,要是找到了,就带回来晒干。 一家人斗志昂扬的商量着要去什么地方找竹荪,谢良臣却自己回了屋。 时间已经耽搁了不少,而他今天还得练字。 自从谢正开始教他之后,他每日的功课便多了起来。 启蒙的书还在读,不过谢正已经抄了《孝经》和《大学》给他,要他先自己研读揣摩,有点像是前世的预习。 之前自制的毛笔谢良臣也没有丢,而是在墙上或是石头上沾水写字的时候仍会用,而只有完成谢正安排的课堂作业时,他才会用谢安给他买的笔墨纸砚。 第21章 规则 谢家院子里,几个人仍在热火朝天的讨论,而谢家堂屋里,谢良臣则收起了毛笔,带上自己的东西准备往谢家大房去了。 谢正每天都会抽时间给两个儿子上课,谢良臣算是插班生,因为三个人学习的进度都不一样,因此上课也多以自习为主。 详细说来就是谢正会先抽查三人各自功课,然后再新讲一篇,随后就让三人自己自学背诵,若有不懂的地方再向他提问。 谢良臣现在在学《孝经》和《大学》,《孝经》不用说了,因为全书的基本思想就是人以“孝”立德,所以,对于书中的内容,学习的人只要全盘接受其思想,并且能串讲过关即可。 而《大学》虽同样是阐述为人以及育德的书,可其中提出的观点却要复杂得多。 比如,虽然它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好像已经点题,意在说本书主要阐述作为人的修养该如何,可实际却已经开始论政,因为其中很多说法其实都是站在统治君主的立场来讲的。 比如王朝要求士人需“明德”且“至善”,而且士人不管是“修身”也好,“齐家”也罢,都要把“治国“和”平天下“作为终极目标。 谢正已经考教过谢良臣的学问,发现他虽然理解文意很快,但是对于书中原文却有些马虎,具体说来就是他觉得不必全书都通篇一字不漏的背下,只要理解透了文章意思即可。 对于他的这种想法,谢正也不说其他,只给他讲了光是考秀才需要考哪些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