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不良臣(科举) > 分卷阅读25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53(1 / 1)

众臣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是败坏伦常纲纪,道古来男女有别,各司其职,怎么能让女子入朝为官? 至于人口买卖,众人说法更是义正言辞,称拐子确然违法,但是对于那些心甘情愿卖身为奴的人来说,此举可能是他们最后的谋生手段,若是废除,恐怕更酿灾祸。 谢良臣虽知他若强制推行,亦无人胆敢阻拦,不过对于能以理服人的事情,他也不吝惜于口舌之辩,于是对此二种说法纷纷予以驳斥。 “吴大人说男女有别不可一处读书,女子更无论政之才能,可知武皇立周朝时,内用贤相,外御突厥,不可说无才,如今我朝动乱刚平,正是用人之际,男女皆为我华夏子民,又为何不能入朝为官?” “丞相既说武皇,那可知此女乃是篡唐立周,向来为天下人所不齿,丞相以她做比,恐怕不能服众。” 谢良臣闻言轻笑一声,行至他面前,开口道:“吴大人所言乃是其德行,却未说武皇无才,可也是承认女子之中有才之人亦甚多?” “这......我......” “再说,我听闻吴大人的母亲亦是识文断字的才女,若吴大人以为女子勿需读书,左右无可用武之地,何不回家劝令堂早弃文辞,勿再浪费光阴?” “丞相安敢辱我母亲!”吴尚书本来畏惧于他,可此刻听谢良臣提及其母,也要出离愤怒了。 “非是我辱你母,尔等既为女子所生,又鄙薄其身份,以为对方无堪与男子相类比,岂非自辱之?”谢良臣冷哼一声,“请诸公勿要复言。” “这......这......” 众臣见此事说不通,更兼怕朝上的事传回家中,再惹家中老母生气,便无人再提。 只是对于人口买卖一事,若要他们心服,也得有个说法。 “丞相雄辩我等皆不及,那不知关于废奴籍之法又有何说头?”礼部原尚书,现□□尚书秦筹又道。 这个就更好说了,谢良臣闻言反问道:“秦大人及众位大人可是以为一旦废除奴籍制度,则一些本无片瓦遮身的百姓失去典身为奴的机会,便要饿死街头?” “没错。” “正是如此。” “这可是救了他们啊。” 朝中不少人闻言私语议论,其中大多理直气壮,觉得自己买了人来,非是作恶,乃是行善积德也。 谢良臣也不理会这些伪善之言,只问秦筹道:“敢问秦大人,若是府中再无法买入丫头小厮,贵府是否就将人不得食,马不得料?” 秦筹面对他的逼问,刚想回嘴,可是一想到对方地位,以及想来对无才偏又无礼之人从来不手软,他又忍住了,只脸色极臭的偏过了头,答道:“自是不会,只不过家中老母幼子需得辛苦劳累,非是为子为父之道。” “朕以为......” “这又有何难?”上头的融安帝想要插嘴,谢良臣轻笑一声,打断上头融安帝的话,“秦大人到时用发给下人的例银去雇人便是,既不劳累令尊,幼子亦能得照顾。” “这......”秦筹一时难以接话,半晌后才道,“若是未买断身契,对方生出歹毒之心,欲行加害又该如何?” “所以,秦大人所忧虑不过是无法约束受雇之人,故而觉得废除奴籍之法不妥?” 谢良臣环顾四周,看向众人,“诸位是否皆对此不安?” “非也,丞相所言,下官刚才已经思虑再三,若是国法严明,主家有德,何愁受雇之人心中藏恨?” 祝明源由队伍里出列,后朝上道,“陛下,丞相建议,臣以为乃是清我朝中风气,利民辅国之又一良策,臣附议丞相之言。” “臣亦附议。” “臣复议。” ....... 谢良臣站在前头,身后站了一众大臣,几乎都是他的好友或者以前的学生,要不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堂官,人数大约占了一半。 不过经谢良臣与二人雄辩之后,也有不少人被他说服,后面也加入到了附议的队伍之中。 融安帝一直未开口,一是每每准备说话,谢良臣便行打断,二是未出结论前,百官几乎也少有理会他的意思。 此刻他见众人直接定好国策之后再来威逼他下旨,脸上再现屈辱,忍不住看向江尚书,却见对方一直低着头,却无其他话,只好作罢。 “既如此,那便依丞相所言。” “谢陛下。” 下了朝,谢良臣随即便令齐术将早已拟定、修改过多次的律条替换原来的大融令内容,从今日起,所有在籍奴婢、仆从,皆归良民,若原主家仍需人手,则皆为雇佣关系,不得将人随意打杀。 此举虽不能完全杜绝官吏以及大户们私下行龌蹉事,但从此之后皆要审慎,一旦违反便是触发律令,随意害人性命,一旦查实,也是死罪。 谢良臣回到家中,谢府门前早已跪了一地的人,“丞相大恩大德,小的们无以为报,愿此生做牛做马,以报丞相大恩!” 他们以前皆是因着生计无有着落,因此卖身求活,如今得脱奴隶之身,对谢良臣无不感激,跪伏在地,痛哭不止。 “各位快快请起。”谢良臣扶起众人,“尔等往日在府中尽职尽责,帮我照顾家人,为我打理府中事务,该是我道谢才是。” “丞相大恩,我等万死不能报矣!” “不必如此。”谢良臣朗声朝众人道,“今日既缝喜事,尔等若有家便可先回家与家人相聚。明日我再令管家写好雇佣文书,每月例银便当做各位的劳资发放。” “多谢丞相!”众人闻听此言,皆个个欣喜非常,不少人都相携回家庆祝去了。 不仅谢家,京中凡是主家宽仁的,大多也都及时通告了此种情况,就是那心中不愿的,过得数日,见处处皆如此,只自家未施行,不少原来签了卖身契的从人们便心怀不满,纷纷要求主张自己的权利,也只好依法令重写文契。 因着此事,上邶城中一直舆论沸腾,接连数月都在议论此事,就连国子监开设了女学似乎都不以为奇了。 作为交换,年底时候,融安帝迎娶江尚书之孙女,江牧之女江婉的大婚庆典也如期进行。 少帝如今已经年满十六,大婚之后,一般便可当做成人了。 谢良臣与百官皆盛装出席,参加了少帝的大婚仪式,宫中各处皆张灯结彩,大红的绸缎花球悬挂与各处殿阁,看来一派喜气洋洋。 他作为丞相,自是主赞者,至于操持大婚典礼的部门,此番却不再是礼部,而是詹士府。 自礼部拆分之后,一干凡祭司、封禅以及告慰太庙等皇家私仪庆典,如今已都由詹士府办理,毕竟他们原来就是干这个的,以后也只处理皇家私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