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烤红薯,马上就出去挣钱。 把倒三轮骑到巷子里的小棚,黎阳搓了搓手,先把红薯都洗了去,然后先拿几个红薯放在下层的铁箅子上,打开靠近底的小门,再把炭送进去。 过了一会儿,炭烧起来,黎阳就在心里默念三百个数,然后开始给铁桶里面的红薯翻个。 这也是他偷学来的。 谭帅会来时,黎阳正在抡饼,棒子面和面粉混到一起,加上盐和水,稀稀的,用勺子抡到热锅上,薄薄的一层,很快干了,里面的葱花就格外显眼。 看到桌子上面摆着好几个烤好的红薯,谭帅捏了捏,道:“这红薯不能吃?” “当然能吃。”黎阳快速的动着手,“你不是不爱吃吗,我吃红薯,你吃饼。” 不爱吃又不是不能吃,谭帅道:“你也不嫌麻烦。” “不麻烦。我妈说吃饭不能将就,一共就咱俩人,怎么都能摆弄的过来。”黎阳把刚出锅的饼递过去,“谭哥,你先吃。” 用手抓着吃了两张,然后谭帅还是等黎阳做完饭,才一起坐下来吃。 因为小心和翻的勤,黎阳的烤红薯还挺成功的,虽然外皮黑乎乎的有点丑,但扒开那层,里面就是又软又甜的芯,哪里是诱人的焦糖色,哪个地方就是最好吃的。 在前些年,粮食要用粮票才能买的到,刚到海城的谭帅并没有粮票,郊外的农户有自己家种红薯的,他就花钱买,差不多吃了两三年,粮食慢慢放松后,他再也没有吃过一口红薯。 今天他掰了一块黎阳手里的红薯,皱着眉尝了尝,只说了一个字:“行。” 黎阳终于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高兴归高兴,黎阳还是说道:“谭哥,这车和筒都是从你们修理厂白拿的,我是不是该……” “小孩家家不要想那么多。”谭帅道:“再说那是我开的口,你不用搭什么交情。” 虽然三轮车和铁皮桶来的容易,可黎阳也知道,如果不是有谭帅,自己去买的话,这两样下来,起码得一百多块钱,即便是旧的,也不会便宜。 谭帅帮了自己太多了,黎阳想,否极泰来是没有错的,他在海城受了挫,但也遇到了谭帅,是很幸运的。 谭帅吃完饭就走了,黎阳又去水龙头那里洗了一遍红薯,装到袋子里面,放到车上,开始了他摆摊之旅。 卖烤红薯的地方并不难找,肯定选人多的地方,就在工厂和他们住的交叉口这,这里位置好,不论是工厂下班的工人,北面放学回来的学生,还有住在坡道两边的人,都会从这里经过。 这里早上一溜早点摊子,现在人更多,卖木梳的、卖手套的、卖菜的、卖鸡和鸡蛋的、卖头绳的…… 黎阳经过时,看到一堆人围着一个小木桌,里面有人正在大声的吆喝“玻璃刀”,看热闹的比买的人多。 把倒三轮停在靠边的位置,黎阳不敢再东张西望,赶紧添炭,开始烤红薯。 他现在身上就只剩下了六块多钱,一时都不敢松懈。 红薯要三十到五十分钟才能烤熟,第一次出来卖东西,黎阳心里还有是点紧张和忐忑的,小脸绷着,眼睛紧紧盯着铁桶,怕烤焦了,他两三分钟就翻动一次红薯,也不知道是急的还是热的,鼻尖一层汗。 红薯还没烤熟,旁边空地又来了好几个人,他们卖的是绿色的胶鞋,一捆一捆的,有一大堆。 他们刚到,就有不少人凑过来,几乎不还价,三块一一双,卖的非常快。 黎阳从小到大穿的都是母亲和姥姥做的布鞋,乡里读书的学生家里也都不富裕,大都跟他一样,这种胶鞋一般都是职工家的才能见到。 黎阳刚到这里还不太清楚,这鞋是附近工厂里发给员工的,每个月一人一双或者两双,视工种而定,很多工人表面风光,让人羡慕,但是一份工资养活一家的老老少少很紧吧,不得不从各个地方开始省。 很多人穿坏的鞋各种修补,发下来的新鞋攒到一起转手卖出去,能挣几块是几块,价格自然要便宜一些。 附近的人都知道这事,所以赶上了就买,起码比别的地方便宜几毛一块多的。 快半个小时了,到黎阳这里问价的有不少,只有两三个人想要买烤红薯,但是还没熟,黎阳只能忍痛如实告诉对方。 等到烤好后,黎阳赶紧把红薯拿到桶外面摆上,硬着头皮喊了两嗓子,一边从袋子里把生红薯再放进去继续烤。 一斤多的生红薯烤熟后只剩下七八两,黎阳第一个红薯卖了两毛三。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么么哒 第8章 万事开头难,等到第一个红薯卖出去,黎阳心情慢慢平静下来,虽然面对讨价还价的人时尚且有几分生涩,但打称的时候有模有样。 谭帅焊的铁篦子不小,一层能摆十几个红薯,大的熟的慢,小的熟的快,还差点火候的也不急拿出来,放在上层的地方,可以用余热慢慢烤熟。 刚出锅的烤红薯烫手,黎阳称完重量,就会用裁剪好的报纸给人包上,这样既能隔热,又避免外皮弄脏手。 这些报纸是他在火车上弄到的,从黎阳的老家到海城近二十个小时,漫长的旅途十分枯燥,有人坐在一起说话,有人打扑克,黎阳借其他人的报纸看,下车的时候那些人不要了,他看了完都叠放在了袋子里面,现在派上了用场。 除了课本,农村的学生看不到太多其他的书,对于记载文字的东西有本能的爱惜,黎阳也一样,他剪下来的大都是看完觉得没啥用的,有些不太明白的,或者是觉得有用的,还在家里的桌子上压着。 因为来的晚,黎阳所在的位置只有他一个人卖吃的,可能是刚出炉时香味更浓郁些,一开始连着卖了五个,之后速度就慢了下来。 黎阳心里还是有点着急的,他把三十斤红薯都烤上了,如果卖不完,烤红薯过夜之后再热,味道就没有这么好了,到时候可能更难卖。 就在他寻思自己是不是应该把还没烤熟的拿上来时,几个骑着自行车的人过来了,他们看上去很累,像是一晚上都没睡觉,一个个胡子拉碴的。 “红薯咋卖的?”前头的男人问黎阳,声音有些沙哑。 “两毛八。”黎阳赶紧说道:“很甜的,你尝尝。” 男人摆了摆手,“要十斤,不,十斤你们够吃不?” 后半句话男人是对身后的人说的,那些人纷纷道:“头,不用,我们不饿,就想回去睡觉。” 男人没听,示意黎阳称红薯,其他人阻拦时,他道:“这次抢修,组里人一天一夜没合眼,你们辛苦了。人是铁,饭是刚,回去垫垫肚子再躺下,明天不用来厂子里,我和老傅看着就行。” 看他们这般,黎阳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