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瞒父皇,儿臣确实有些同情。” 林扈沉吟了一会儿,道:“西儿之所以让郭岩报官,而非王家人,是早就猜到了王恩的不幸,提前布的局?” 林西闻言笑眯了眼,道:“果然什么都瞒不住父皇。若王恩被带回王家,十有**活不了,所以儿臣便提醒郭岩报官,然后顺理成章地接手案件,事后也就有借口带走王恩。王恩在诏狱中要比在王家安全的多。” “西儿聪敏,只是性子太软,容易被人拿捏,这于太子而言,并不是好事。” “父皇放心,儿臣心里有分寸,绝对不会误了父皇的大事。” “你打算怎么处置王恩,还有这起案件?” “国有国法,还是按国法来处置为好。” “若当真依国法行事,那这女子一辈子就毁了。” “她是可怜,却不是她杀人的理由,既然做错了事,那便要接受惩罚。玻璃厂不是要开了吗?就让她去玻璃厂做工吧,只给三餐,不给工钱,以十年为期,十年过后再还她自由。” “用女子做工?” “有何不妥?儿臣开的铺子,用的伙计都是女子。” 说到这儿,林西想到了城西的杨柳巷,道:“父皇可知京都有个杨柳巷?” 林扈摇摇头,道:“那是个什么去处?” “那里多是暗娼,多数女子被逼在家中接客,直到年老色衰,或者死亡。到时家中男子再纳一房妻妾,继续这种营生。” 林扈眉头皱紧,道:“还有这种地方,西儿如何得知?” 林西如实答道:“中秋游园会时,儿臣遇到一个小贼,他便是杨柳巷中出来的孩子,这事是从他口中得知。后来儿臣便命锦衣卫查证,确如他所言。” “西儿打算如何处置?” “儿臣想肃清此事,给那些被逼的女子一条活路。” “如何给?” “给她们治病,让她们去玻璃厂做工。” “若她们不肯呢?” “儿臣只救可救之人,若有人自甘堕落,儿臣也不会强求。” 林扈听后叹了口气,道:“这种事清不干净,即便封了一个杨柳巷,还会出现槐柳巷.花柳巷。” 林西深知林扈的话没错,却依旧坚持道:“清不清与清不清得干净是两回事,儿臣想要的就是朝廷的态度,至少能让这种现象少些,再少些,也能避免一些悲剧发生。” “玻璃厂的活可不轻啊,那些女子能做的了吗?” “玻璃厂的工作不少,给她们分派些轻松一点的便可。” 林扈思量了思量,道:“那此事便由西儿做主吧。” “谢父皇。” “听闻焦战为了救你,受了重伤,现下情况如何?” “有三娘在,焦都督并无大碍。” 林扈一怔,随即说道:“那飞镖上可是有毒?” “嗯。”林西从腰间接下荷包,掏出了装有解毒丸的瓷瓶,道:“这是三娘给儿臣配制的解毒丸,效果十分显著,王冼和焦战皆是服用它解的毒,儿臣分与父皇一些,若是真有人胆大包天给父皇下毒,也能及时解毒。” 林扈看着林西的动作,眼底满是欣慰的笑意,道:“西儿的孝心,朕收到了,这解毒丸还是西儿留着吧。” “儿臣这瓶里还是十几颗,足够用了,大不了儿臣再让三娘配制。”林西看向余庆,道:“公公去拿个瓷瓶过来。” 余庆应声,转身走了出去,很快便拿了瓷瓶回来。 林西将解毒丸放进去,道:“父皇,这个要随身携带,关键时刻能救命。” 见林西伸手解他身上的荷包,林扈并未阻止,脸上的笑意又深了些许,道:“听西儿这口气,朕怎么觉得咱们的身份调转了?” “咱们父子之间不用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将瓷瓶装进荷包,林西又帮林扈系好,这才松了口气。 “好,好,不在意,不在意。” 两父子又聊了会儿天,林西便回了东宫。 林西遭遇刺杀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宫里,林路和林耀相继来东宫问候,在东宫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日子过得平静,转眼就到了年一十九,林西这段日子一直在宫里准备礼物,反正现在制作玻璃的工艺已经纯属,他索性在东宫弄了个作坊,每日散学后就会和林路一起鼓捣,各种花样的玻璃制品问世,放在阳光下流光溢彩,甚是漂亮。 林西抬头看向林路,见他小脸上满是灰尘,不禁调侃道:“路儿这小脸花的,与小狸有的一拼。” 林路下意识地去擦,却忘记手上比脸可脏多了,这样更花了。 林西看得好笑,道:“路儿别擦了,越擦越像小花猫。” 林路赧然地笑了起来,道:“皇兄脸上也是,和路儿相差无几。” “是吗?”林西拿起刚刚做好的镜子照了照,道:“还真是。” 林西站起身,看着周围的成品,十分有成就感。他伸展了一下僵硬的四肢,道:“做的也差不多了,是时候打包,送礼了。” 林路也跟着站起身,不解地问道:“皇兄是太子,要送礼,也是别人送给皇兄,皇兄为何要费尽心思做这些东西?” “自然是为咱们即将开办的玻璃厂做宣传了。我送的可都是达官贵人,虽然咱们费了些功夫,但之后所收获的利润将是这些东西百倍千倍。” 林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笑着说道:“皇兄真厉害!” “这还多亏了路儿。路儿有什么想要,皇兄给你备着。” 林路看了看四周的玻璃制品,期待地说道:“皇兄,这些礼物可有路儿的?” “自然,少了谁的,也不能少了路儿的,不过不是在这里,到明日皇兄再送你,今日先保密。” 林路大眼睛亮了起来,忙不迭地点头,道:“路儿谢皇兄。” 林西叫来春喜等人,让他们逐个打包,自己则拉着林路去洗漱。待他们回转,又在礼盒上写了标签,这才算收工。 第一日早朝时,余庆得到林扈的授意,扬声说道:“有本禀奏,无事退朝。” 殿下的大臣相互看了看,无人出声。 林扈见状笑了笑,道:“今日是大年三十,太子念及诸位爱卿辛勤,特为诸位准备了礼物,是太子亲手所做,诸位爱卿有福了。不过礼物有限,只有三品以上者可得。” 林扈话音一落,余庆扬声说道:“进殿!” 殿中大臣面面相觑,此事往年并不曾发生,没想到今年竟还能得到奖赏,还是太子亲手所制,即便是一块木头,那也是荣幸。 众人翘首以盼地转头看向殿门,只见一群内侍捧着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的物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照的众人睁不开眼睛,再去看时,那些内侍已经进的大殿,托盘上是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