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宗室女,何殊很想扶额。 所以这就是一群没脑子的人聚集到一起,所能产生的破坏力吗? 若是别家的女眷,不管是什么身份,都要摆到明面上狠罚,才能彰显皇家威严不容侵犯。 可是面对这么一位郡主一位县主,何殊只觉得头大,直接将调查结果交给正宁帝。 正宁帝惊讶之余,十分费解的质疑道。 “她们都是怎么想的?她们的爹娘都是怎么教女儿的?都是宗室女,我女儿丢脸,她们又能得到什么好处?这脑子都是怎么长的?” 何殊也理解不了,“父皇将她们的父母都叫进来问问吧,再顺便敲打敲打,问问他们知道何昌逸的身份,只在暗地里关注何昌逸,是不是心里憋着什么主意。” 想到这段时间以来,还从来没人跟他提到何昌逸,正宁帝也觉得有必要趁机敲打一下,让那些人不管心里打什么盘算,都要给他收着。 朝廷要用何昌逸,他这个当叔叔的也不是什么疑心重的人,愿意给侄子一个机会,但也绝对不允许别人试图利用他生事。 “嗯,朕一定会尽快办好这件事,原平那边,一定要更加强管束,朕实在想不通,她怎么就长成这样呢?实在不像是朕的女儿。” 何殊有些无语的回道,“已经摊上这么个女儿,您也只能认了,现在能认识到女儿没教好,所能带来的巨大隐患,知道要加强管束防患于未然就好,再多的懊恼与抱怨都无济于事。” 说起来,她也有一定责任,低估了她那位四姐的破坏力。 不管是因无心还是无知犯下的错,都是错,不可能成为宽恕与原谅的理由,所以对于所有涉事之人,都需要得到应有的处罚。 第五十六章 换上崭新的官袍, 来到门下省的沈卓与何昌逸都已做好身为新人,肯定要坐几天冷板凳的心理准备。 毕竟两人在大考中表现突出,为了挫挫他们的傲气,上官往往也会冷他们两天, 让他们认清形势。 这是何昌逸从自家父亲那里得到的官场生存经验, 沈卓则是从他做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梦中得出的经验。 因为沈卓算是发现了, 梦中的那些知识与经验感悟还是比较靠谱实用的,只要不去在意那些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人与事,那些莫名其妙的梦对他对而言, 并不算是坏事。 只是让两人都失算的是,他们的上官见到两人时, 眼底绝对有亮光闪现, 然后将他们送到一间装满各种文书案卷的房间。 “这里有近一年内的朝堂奏对记要,还有门下省平日里应召为陛下答疑解惑的记录,你们要好好看,尽快做到对过去, 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事, 做到了如指掌,对朝廷接下来要做的事, 也要心中有数,然后再针对性的做相关的知识储备,以备陛下问询。” 说完,又将两人分别带到门下省各处公房认人, 并悉心介绍哪位大人负责什么,想要找什么资料, 要去哪里, 交待得非常仔细。 而门下省的其他官员, 对两位新人的态度也很和善,也会拿他们的状元、榜眼身份打趣,表现出的却是真心佩服他们的才华,而不是酸言酸语。 这种环境让两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负责带他们的上官是位五品侍郎,给他们介绍完门下省的各种情况后,才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们门下省的工作虽然忙了些,压力大了些,但是差事办得好,也更容易让上面看到,你们被安排到这里,绝对是陛下与殿下重视你们,愿意培养你们的安排,有几位上官过段时间会外放,正忙着交接工作,所以你们新来的要多担待些。” 新人最怕的绝对是被闲置,如今不仅有活干,还被寄予厚望,两人都很高兴,怎会有半点意见。 就是两人接下来才发现,这门下省绝对是处最能锻炼人的地方,两人每天都能从中收获良多,成长与进步迅速,但也确实是真累。 因为大家都太忙,倒不用在人情世故方面花费精力,可是不想成为落后的那个,完成好自己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多,每天看案卷看得头晕脑涨。 可是上面每做一项决策,不是循旧例,而是要参考大量相关数据,而他们这些辅官就得负责提供各种历史数据,还要做到尽量精准,做好一些注释说明。 有许多都是机密资料,可以让两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阅历、积累经验。 自打入职后,何昌逸就早出晚归,一天三顿饭都在门下省食堂吃,甚至顾不上关心表弟参加大招录的事情。 听到表哥终于抽空问自己大招录的事,左书意嘿嘿一笑,志得意满的回道。 “我还以为表哥要等到我正式入职后,才会想起来问我这件事呢,我已经参加过考核了,大理寺录事,从九品,我本以为这个有品的希望不大,没想到我竟考上了。” 何昌逸也是真没想到,表弟竟有这个运道,考入大理寺,从九品虽然只是最末流,也是正经的官身,以他们的出身,这个机会实属难得。 “我今晚就写信回去,告诉家里这个大好消息。” 想到自己入职时,上官送他的那本入职守则,他又神情凝重的嘱咐道。 “大理寺的规章制度肯定很多,你不要偷懒,一定要牢记在心,有了这个起点,只要你用心做事,以后有的是升迁与调职的机会。” 左书意兴奋的点头,经历过家中的变故,经历过在小吏手下讨生活的艰辛,他当然知道自己能有机会考取这个官身,有多难得。 当何昌逸难掩欣慰与喜悦的跟他提起自家表弟已通过大招录,侥幸考取大理寺从九品的录事一职时,沈卓诚心道贺的同时,心中也难免有些感慨。 几可预见的是,等到柳平将来从武院毕业,也能考取入品的官身后,他肯定也会像这位兄长般,发自内心的为其感到欣喜。 大招录结束后,何殊才想起沈卓与何昌逸,派人将他们召过来问问近况,先召见的是沈卓,不是在更为正式的御书房。 “抱歉,此前对你隐瞒了身份,而且之前说要等你金榜提名后,要当面向你道贺,结果一直忙到现在,才抽出时间。” 沈卓赶紧躬身连声道不敢,何殊也知道两人现在已是身份有别,没想着一定要勉强对方叙旧交情。 毕竟她早已认清自己这辈子的身份处境,对亲姐妹都不亲近,对亲生父母,更是打小就开始动心眼,更何况是朋友。 “在门下省可还适应?” 沈卓不卑不亢的回道,“多谢殿下关心,微臣适应得很好,同僚做人做事都非常务实,对我们这种新人,也不吝教导与帮助。” 何殊笑着点头道,“听你抓住机会就替他们表功,我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