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 分卷阅读12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9(1 / 1)

力所展现的那些文采,都只是锦上添花,纵然优秀,但是对门下省的意义不如另一方面大。 这种没有什么阴私算计,也并不奢靡,甚至连威严都不那么足的宫宴,与何昌逸在幼年时,曾以皇孙的身份参加过,以及他父亲提及过的宫宴环境截然不同。 没有什么阴私手段,礼仪流程也不繁琐,席间氛围也比较轻松自在。 就算是明着摆出针锋相对架势的翰林院与门下省,也是光明正大的靠本事比试,没什么拉踩陷害,没有出现那种各逞心机的场景。 不仅皇上会亲自走下殿,点评他们的诗词书画,太子也会闲适自在的坐在大臣中,与大臣们聊起不那么严肃的话题。 虽然两人因在宴席上出力不少而感到疲惫,却有种尽兴之感,并不觉得厌烦与焦躁。 与此同时,回家的女官们也正在议论席间发生的事。 “我还以为部里让我们过去,是打着让我们弹琴跳舞助兴之类的主意,结果却是我想多了。” 说这话的是翰林院的女校书何清仪,九品的官位,因为是宗室女出身,是位县主,说话也相对少了些顾忌。 孟青竹深有同感的点头,“是啊,我原本也有这方面的担心,没想到宫宴中的环境与氛围,竟然出人意料的好,还挺有意思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考虑到有我们这些女官参加,那些歌舞看着也不轻浮,反正我比周围那些男同僚都看得还入迷,那些女子唱得好听,舞跳得也好看,长得还都特别漂亮。” 看到这位同僚说起席间表演,一脸的意犹未尽,几位女官都忍不住失笑,然后附和道。 “不是只是余妹妹一人这么认为,我也是,而且我还不小心看了几眼太子殿下,那才叫真好看。” 众人没有纠结于她说不小心,却为何会‘看了几眼’的问题,有的附和,有人则是羡慕而又好奇的回道。 “你们可真胆大,我从头到尾都没敢往上面瞟,就是看到门下省的那两位,不仅相貌生得特别好,而且才思敏捷,十分优秀的样子。” 在考入博安女学前,孟青竹最常想的就是,若能给她一个可与男子同较高下的机会,她一定不会输给任何人。 可是近两年的女学生涯,近一年的仕途生活,早已让她没了这种舍我其谁的孤傲。 “沈状元与何榜眼不仅文采出众,做事能力也很强,很得上官们的重视。” 余思媛和孟青竹是博安女学的同学,有些意外的回道。 “能得到我们孟大才女这么高的评价,看来那两位应该比在席间表现出来的更加优秀才是。” 在孟青竹嗔怪着拧她时,她一边笑着躲避,一边低声道。 “我听周围的同僚都在议论太子重武轻文,才会喜欢与那些武将们聚在一起的事,可是我怎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呢?咱们博安女学可是由太子出资投建的。” 这话一出,顿时引来众人的热议。 “就是,就算不提博安女学,纵观历朝历代,我也没有发现哪位太子,乃至皇上,会这么重文,重视教育,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孟青竹也点头道,“是啊,听我父亲说,太子在各地开武院,看似重武,实际也有重文的因素,准确的说,应该是文武并重才对。” 何清仪不满哼了一声道。 “说到底,还是因为余妹妹说的那些同僚自觉才华横溢,却没得到重用,才会这么说而已,谁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按照他们的想法,我们这些宗室中人是不是可以抱怨皇上不重视宗室,为何不将所有大官都留给我们老何家人当。” 有人附和道,“就是,竟然让我们堂堂县主大人只当个九品小官,真是只重外姓人轻自家人。” 众人顿时笑作一团,虽然这般开玩笑,可是她们身为大安,以及古往今来的首批女官,都知道她们能有机会真正出仕做官,有多么的不易。 纵然都只是末流小官,也是她们从前不敢奢望的机会,连宗室出身的县主在内。 第六十九章 宫宴结束, 率先退场的正宁帝迫不及待的比划道。 “皇儿,你说的可是真的?不出三天就能给为父也搞一人那个镜?” 何殊能够理解他突然见到这么一种新奇物件的期待心情,十分确定以及肯定的点头道。 “是真的,我也是在接到千里镜研制工作即将完成, 才临时起意, 让你当众当将它送给赵晋仁, 为你立威,但是直到宫宴正式开始,都没送过来, 希望不大,所以我才没有提前跟你说。” 若是说了, 东西却没到, 可就丢脸了。 正宁帝能够明白她的顾虑。 “原来如此,做工是不是很复杂?真是太神奇了,据朕估计,若是到视野好的地方, 肯定能更加确定它的威力, 几十,不, 应该是上百丈外,竟然都能看得很清楚。” “主要是从前没做成功过,才会觉得难,只要有了成功经验, 就不难做,所以我才敢说不出三天, 就能让人给你送一个过来。” 目前的成品观测距离还不够远, 只要工匠们能在接下来多研究, 肯定能从各方面加以改进,提升千里镜的威力。 而千里镜除了是海上航行的利器外,同时也是能在战场上用来监察与观察敌情的利器。 不过何殊说千里镜是为定海水师量身定制,也不算是虚言,毕竟她确实是因为担心出海在外的定海水师,才会想要要给他们配备千里镜,为他们在海上的安全多提供一份保障。 只是她也只知道千里镜的基本原理,虽有玻璃工坊生产出的高品质玻璃镜片,但是对于能否制作成功,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功,她也没有把握。 这次也是因为机缘巧合,恰好赶上了,她才临时做出这个决定,没跟正宁帝商量。 好在事情的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正宁帝也没有掉链子,全程都配合得很合适,彰显了他身为帝王有功必赏的态度与决心,也确实当众收割到赵晋仁的感激与忠心。 同时,还能将在场大臣们的好奇心拿捏得死死的,让他们知道,功臣能给朝廷带来好处,朝廷却能赏赐价值尚在那些金银与珍宝之上,十分用心的宝物,从而彰显皇上的威严与大方。 宫里愿意公开的消息,在宫外向来传得快,京中次日就流传出与千里镜相关的消息,各部大臣们也都议论纷纷。 他们实在很好奇皇上赏给忠实侯的,到底是一件怎样的宝物,才能令忠实侯激动到当众失态,毕竟他可是刚向皇上晋献上一大批真金白银与奇珍异宝的真汉子。 有不少人打着各种幌子,想要从忠实侯中借来一试,却被将千里镜宝贝到不行的忠实侯给拒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