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 常明松当时还在上京武院中上学,偏心眼的常家祖父祖母坚持要将这个荫恩名额,转给他们的大孙子,为此还逼着要求常明松签下主动放弃荫恩的声明书。 何殊无意间看到的那份声明书后,从那笔锋透纸的签名中,看出常明松的愤怒与不甘。 便派人查明此事,才知道这其中竟然还存在这种内情。 随即便在相关抚恤制度上又新加一条,这种积功荫恩只泽及相关官吏的直系亲生子女。 若无亲生子女,或是亲生子女自愿放弃者,则取消名额,并对已发放的荫恩名额进行彻查。 这般一查,常家的荫恩名额没有落在二房留下的亲儿子身上,被常家老人夺给长房长孙的事,也就曝了出来。 没了父亲留下的荫恩名额,只得又去武院继续学业的常明松在时隔三年后,才得到属于自己的公道。 被安排到户部任主薄一职后,因在算帐与统计物资等方面表现出色,引起何殊这个太子的注意,才被调入刑部任从六品主事。 到刑部后,因他在各种涉案证据的痕迹鉴定方面,表现出的能力十分出色,屡次在查处重要案件中立下大功,短短两年时间,就已晋为正六品。 这么一位在武院时,主要钻研算术与刑侦技术,入仕后,也只一门心思想要干好本职工作的人,虽然在人际交往方面不活跃,却是深受上司重用的技术型人才。 所以何殊认为,以常明松的性格,要不是他对三公主存在想法,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再想想他与其他几人意识到太子发出的聚会邀请,是为给三公主选驸马后,立刻不自在的下意识舒展衣服,临时整理仪容,努力挽尊,想给三公主留下个好印象的表现。 应该是因他在事前本就对三公主心存好感,而三公主可能也是因为看出这点,才会在相隔甚远的情况下,透过千里镜一眼注意到对方。 何殊想了想,也没有擅自作主,而是派人叫来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做准备的三公主,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将那份调职申请递到三公主面前。 “三皇姐觉得,孤是否要批了这份申请呢?毕竟对方想要给三皇姐做属官,就算他是个用得挺顺手的人才,孤也会尊重他自己的选择。” 看到那份调职申请,明显也觉意外的三公主瞬间愣住,片刻后,她才苦笑着坦然回道。 “说实话,我对他的印象确实还不错,前几天也曾在私下里见几次面,算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可是即将出外任,不可能许诺什么,只能告诉他,以后多联系。” 没曾想,她只说要多联系,对方就如同得了鼓励,直接申请调职要做她的随行副官,这让她在一时之间,也不免有些犹豫,不知自己该不该接下这份毫不掩饰的心意。 何殊大概能够猜到这其中的过程,“这份诚意确实难得,不过这件事关系重大,再怎么慎重都不为过,三皇姐看着决定就好。” 三公主再次犹豫片刻后,才开口道。 “太子说得没错,这件事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是关系来未来终生的大事,我想再见他一面,听听他的想法后,再来讨论份申请批不批的问题。” 何殊毫不犹豫的直接一口应下,三公主才心事重重的向御书房中的两人告退。 等到三公主离开后,在旁边一直强忍着没出声的正宁帝迫不及待的开口道。 “我觉得这小子还不错,愿意为老三放弃当京官,而且不介意屈居老三之下,这份诚意绝对无可挑剔,何况听你说得样子,他曾分别在户部与刑部任职过,拥有一身过人的刑侦技术,肯定能给老三带去不少帮助。”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何殊也觉得这常明松不错,是个敢于做出取舍,有魄力的,可她更清楚婚姻这件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也觉得不错,可是两人到底如何,终究还是要看三皇姐的态度,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候,我们越是要沉住气,不要给三皇姐施加半点压力。” 第八十三章 两人沉住气的结果, 就是三公主拿着那份申请去见过常明松后,再回来,不仅让太子批了那位申请,还干脆直接的提出, 要赶在出京前大婚。 听到这话, 正宁帝错愕的站起身, 不可思议的看着他的三女儿。 “乐平,你不是在开玩笑?” 三公主神色认真的回道,“父皇, 儿臣不是在开玩笑,既然常明松敢迈出这一步, 儿臣也愿意试着迈出一步, 比起其他女子,儿臣能够幸运得到您与母后,还有太子的支持与纵容,肯定不会轻易做决定, 辜负你们的一番心意。” 这是三公主的真心话, 若没有这些亲人做为她的坚强后盾,纵为公主,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拖到二十多岁没有成亲,也难以承受周围那些非议与揣测。 见三公主思路清晰而又理智,不像是四公主那般昏了头, 不管不顾,正宁帝才稍感放心, 下意识看向何殊。 虽然心中十分期待三女儿的婚姻大事能够解决, 但是事到临头, 正宁帝还是不免有些紧张与不确定,他十分认可太子说女子嫁人,相当于是二次投胎的说法。 “太子意下如何?” 见皇上连她的亲事都要征询太子这个弟弟的意见,让三公主感到有些一言难尽。 依三公主的性格,会做出这个看上去很仓促,甚至显得有些不理智的决定,何殊并不决定意外。 她若没有这个魄力与担当,当初也不敢在东合府做下强制迁民,强令炸堤汇洪之举。 “儿臣虽然觉得这个决定做得有些仓促,不过三皇姐毕竟是父皇的股肱之臣,要大婚的话,朝廷理该适当延长她的赴任期限,算是给几天婚假。” 这就是没有异议的态度,三公主闻言,露出一抹舒心的笑容。 她心中也清楚,这件事最主要的是看太子的意见,哪怕常明松是太子为她推荐的驸马候选人,三公主也不确认这件事能否顺利。 毕竟她更清楚太子对她的期望,可能不会愿意看到她草草决定自己的亲事。 但是这个看似草率的选择,对她而言,并非敷衍了事,而是经过她的慎重思考,又与常明松仔细分析过未来的各种可能后,才郑重做出的决定。 多年的为官生涯与历练,将她锻炼得理智而又现实,早没了去追求什么风花雪月的心思,也不会考虑什么你爱不爱我、我爱不爱你的想法。 太子为她们这些姐姐选驸马时的某些煞费苦心,固然不合情理,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离经叛道与冷酷,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太子所考量的那些,其实都很现实有用。 虽然在太子推荐的候选人中,大半是家中父母双亲俱在,且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