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 分卷阅读1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70(1 / 1)

对不适合跟着他们一起出海冒险。 毕竟大安的发展空间,绝对远比海外岛国大,不管是从现实方面,还是从感情方面上考虑,他都更适合留在大安。 两人去临海府时,穿的还是秋装,在定海水师大营的期间,秋装穿着还嫌热。 等到他们回到京城时,已然穿上棉袍与厚披风,回京没几天,就面临着积雪成灾的景象,让左书意忍不住感慨道。 “我要是有杜知府的才华,此刻应当吟诗数首,抒发一下半个月前还在海边挥汗如雨,半个月后却在京中被冻得直打哆嗦的心情与体会。” 何昌逸笑着往炭盘里添几块碳,“我怎么没看到你打哆嗦?” “夸张、夸张,表哥与沈状元都是读书人,总不能连夸张都不懂吧,不懂就向杜大先生学学,人家在海边看到一只海鸟飞过,张口就是鲲鹏展翼、志在万里,啧啧,那潇洒豪迈的胸怀,真让人敬佩。” 沈卓笑着点头道,“乐贤居士的诗才惊世绝代,可不是我们这些普通读书人,堪与之相提并论的,书意兄莫要对我们期望太高。” 何昌逸笑着点头,随后又难掩担忧地问道。 “据说京中与附近的府县都遭了雪灾,不知损失情况如何?” “入冬后,上面就已下达多条政令,要求各地官府要做好防寒应灾的准备,各地纷纷上奏表示会响应朝廷的要求,问题应该不大,京城里虽然损毁了上百间房屋,因京兆府事前安排得当,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门下省的官员早已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上面不在乎房屋之类的损失,最在意的是百姓伤亡。 不管是一年四季中的什么时节,只要宫中一旦接到这类意外伤亡的奏报,他们门下省往往就需直面御书房中的寒冬腊月。 何昌逸搓搓手,满脸欣慰地点头。 “没有出现伤亡就好,上面向来强调,应对天灾人祸,要以预防为主,相关政令年年都会提前颁布,后面还会反复强调,那些地方官员们,早该知道什么时候该提前做好哪方面准备了吧。” 事实上并没有! 这话说完不到十天,他们就敏锐地察觉到部里氛围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因两人已经彻底融入部里,有那消息灵通的同僚没瞒他们,是上面派人暗访,发现文山府存在瞒报雪灾实情现象。 目前还没彻底查清在雪灾中丧命的百姓数字,但已初步查实的,就在十人以上。 即便出了这么大纰漏,文山当地的官员首先想到的也不是帮扶灾百姓,尽量避免灾情的持续恶化,而是一边忙着向朝廷表功,一边忙着封口。 何殊接到暗卫发回的奏报时,竟然不觉得意外,因为这才是常态,若能真的都像奏报中写的那般好看,她这个太子也不用当得这么劳心费力。 只是她仍觉生气,那是文山府,距离京城只有不到二百里的文山府,可以说是在眼皮子底下,那些胆大妄为的官员就敢欺上瞒下。 那些距离上千里乃至数千里的地方,更是让人防不胜防,想到这些,何殊的心中就充满各种无力与暴躁情绪。 可她当下最需考虑的是善后问题,出了这么严重的恶劣事件,何殊肯定不能让这件事善了。 何殊招来沈卓,直接问道,“沈卓,孤本打算让你在门下省多历练两年后,再放出去,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今文山府事出突然,孤打算派你去接任通判一职,你意下如何?” 沈卓毫不犹豫地直接应下,“多谢殿下厚意,臣领旨!” 何殊点头道,“你虽外放出京,秀林坊的房子仍可留与你家人租住,不必对此心存顾虑。” 沈卓再次郑重道谢,对他而言,家人留在距离文山府不太远的京城内,有表姐夫妻照应,可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毕竟秀林坊的房子环境清雅,住宿与生活条件都十分便捷,安全方面更不存在问题,他的祖父母都适应得很好。 总让已经年迈的祖父母跟着他到处奔波,不断适应新环境,也不是回事,所以沈卓没有推辞。 得知沈卓被外放到文山府任通判的消息,门下省的众同僚都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表示不舍的同时,也不乏羡慕。 “沈大人真不愧是去岁的状元,入仕不到两年,就已升任六品通判。” 倒也谈不上有嫉妒,毕竟从门下省外放出去的官员中,有的人甚至是直接官升一大阶,被破格提拔重用。 而且这种机会并不少见,这次没轮上自己,没准下次就能轮上,或是等到历练够了,总会轮到,端看他们自身的能力与缺职是否匹配。 第九十八章 应酬完部里的同僚们后, 下值回去的路上,何昌逸才有些不舍地问道。 “怎么毫无预兆地突然定下要外放的事?贤弟还要匆匆赴任,这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 沈卓抬手接住空中那细碎的小雪花,心情也有些复杂, 他也没有想到, 自己的外放与升迁竟然来得这么快。 “那里的官员已被就地免职, 还等着被临时调派过去的官员,赶紧到任,好负责雪灾善后事宜。” 文山府的瞒报消息尚未正式公开, 朝堂上的人,还在忙着为那些官员请功, 沈卓也不好说得太过清楚详细。 何昌逸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一想到两人可能从此以后,不会再有像这般同进出的共事机会,心中就充满对好友的不舍。 “恭喜贤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希望你能自此鹏程万里, 直上云霄!” 沈卓看着他,语气认真地回道。 “谢谢昌逸兄, 不过我能得到的机会,以昌逸兄的能力,肯定也能很快遇上。” 何昌逸连忙摆手道,“不急、不急, 我还想在门下省多锻炼两年,过去总是自以为已经学到了的那些, 都是来自书本与父亲的传授, 进入门下省后才发现, 学到跟用到,完全不是一回事。” 沈卓对此深有同感,“是啊,门下省确实是个非常锻炼人的地方,能有机会进入这里,实在是我们的幸运。” “贤弟,你说,那些官员都是怎么想的?无视朝廷三令五申,一再强调的政令,事后还试图遮掩。” 回到部里后,为了追进度,何昌逸将他不在京中那段时间里,发生的大小事,包括朝廷颁布的各项政令,都仔细看了一遍。 何昌逸十分确定,若那些官员但凡愿意上心一些,以百姓能负责一些,只需按照朝廷列出的几项措施做,见势不对,宁愿多费些功夫,也要先将那些百姓迁出去,以防不测。 怎么也不至于出现目前这个局面,将上边那位气狠了,大家的这个年恐怕都不好过。 沈卓也理解不了那些地方官员的想法,上边就差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