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然会有许多不便,何昌逸也没想过要一直留在京里当京官。 他在门下省潜心学习,就是为了给外放到地方任职做准备,肯定不能答应自家表弟的要求。 “我还年轻,日后肯定要去地方好好实践历练一番,要不然,我这辈子都只能做个空有理论的官员,你也一样,先在大理寺升到一定位置后,可以找机会调到地方上的按察司历练一番,这都是既能增长经验,又能增加资历的事。” 不想混日子,而是想要闯下一番基业,不仅要做到尽忠职守,还要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上多用些心思。 当何昌逸还在为自己与表弟规划接下来的事业时,宫中皇后正在为他规划终身大事。 “陛下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您都不知道早和妾身说一声,瑞王兄家的老小,今年都二十二周岁了吧,这年龄可不小了,人家爹娘既然早将这件事托付给你,你竟然一点都不上心。” 正宁帝有些心虚理亏地扶着额头懊恼道。 “唉,朕这不是国事繁忙吗,这年前年后,都太忙了,忙得朕都头大,才会将这件事给耽搁了,不过像这种婚姻大事,再怎么慎重都不为过,哪怕晚点,也是情有可愿。” 皇后对此无言以对,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实在不好摆到台面上摊开说,例如干活的都是太子,他这个皇帝只需在一旁陪着演戏的事。 何殊则在一旁开口道,“母后,昌逸堂兄不仅身材相貌出色,而且聪明能干,性格却有些敦厚,您看着给他选几个家中人事简单,姑娘性格最好是较为通透的,再让堂兄自己选一下,在这个人选方面,儿臣实在帮不上什么忙。” 身为太子,与她打交道的男性官员较多,女性官员在她有意无意的示意下,也逐渐提了几位表现很不错的上来,让她们偶尔能有机会在御书房中露脸。 但是考虑到当前的大环境,除了公务上的有限接触,她从不会特意去关心打听除三公主之外的任何女官。 第一百一十二章 皇后当然知道以何殊的身份, 肯定不便让人去打听了解那些姑娘,这次没办法帮忙推荐候选人,有些烦恼地回道。 “既要家中人事简单,又要姑娘性格通透, 这个要求可够高, 本宫知道的那些姑娘, 无一不是出自那些高门大户,那种人家,有哪家是人事简单的?” 她知道的那些姑娘心思通不通透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那些姑娘的心眼都有些多,更想给她这个皇后当儿媳妇。 何殊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 可是何昌逸的情况有些复杂, 宁愿事前想周全些,也比留下某些隐患得好。 正宁帝大概猜到何殊会提出这些要求的原因,在一旁叹了口气,为皇后解释道。 “唉, 也是这孩子的身份复杂了些, 既要担心那些人事复杂的大族会误了他,又不想委屈了他, 就将这件事变得高不成低不就。” 婚姻之事关系重大,何殊是真心不愿揽这种事,可是瑞王在年前特意来信,将何昌逸的亲事拜托给正宁帝。 这绝对是对方在向他们表忠心与信任的做法, 可是何殊又不是那种喜欢将别人的亲事都拿来算计利用的人,正宁帝更没有这根筋, 对方的这种做法实属多余。 可是对方既然主动提出来了, 他们于情于理都没有理由拒绝, 只得尽心尽力的为何昌逸好好打算。 有了瑞王召集旧部齐聚定海水师大营,后来再无音讯一事,京中肯定有不少人家愿意舍出一个女儿,用以拉拢投资及试探何昌逸。 越是如此,他们越要小心慎重,不能给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留下可乘之机。 “实在不行,就在女官、女学中选,反正此事不急于一时,等到开春,御花园的花开后,母后可以举办几场赏花会,邀上一些女官,让女学那边推荐一些符合要求的女学生,宫学中的公主与伴读们,也可参加,再邀一些千金名媛。” 何殊身为太子,虽然投建女学,但在后来并未干涉女学的任何事务,而是交由皇后负责,只有遇上皇后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会从旁给些建议,也不是以太子的名义。 只有这样避嫌到位,才能避免让人议论女学是不是太子给自己准备的后宫。 听到何殊的这些安排,皇后点头应下,却忍不住吐槽道。 “估计外面人得知本宫要办赏花会,还邀请这么多的未婚姑娘,还以为本宫打算给你选妃呢。” 何殊却笑着道,“不会,他们可能只会想到宫中产业是不是又出了什么新品,母后又想掏空他们的钱袋子。” 毕竟她‘不宜早成亲’的命格,现已变得深入人心,在皇上皇后面前碰过多次壁后,都知道这是一提就会惹怒这二位的禁忌话题,都学乖了不少,深恐这二位误会他们存心想让太子不好。 皇后对此感到有些委屈,“本宫已有许久没再做过那种事了,不过听你这么一说,我干脆将各家夫人也一并邀入宫中赏花算了。” 她也知道自己这两年在外的名声有些微妙,不如顺便再做点可以提升业绩的事好了,反正做生意这种事讲究的是你情我愿,又不强求。 前些年用高端奢侈品掏那些官名的钱袋子,既是为了填补朝廷在基建与教育、医疗方面巨大投入缺口。 也是为了能让鼓励那些有钱人消费,他们个个家资巨富,却喜欢将钱藏起来存放着。 大量聚集在少数人手中的钱,就这么变成不流动的死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何殊纵然知道宫里带头鼓励高消费,容易造成各种不良后果,她也要做这件事,因为就当时而言,她做这件事的利大于弊。 不过随着吞金兽定海水师不仅可以开始自给自足,还能回馈朝廷,朝廷的资金压力得到巨大缓解,何殊已经让宫里带头在大安推崇更为实用,更讲究设计个性与特点的去奢华简约风格。 宫中产业依旧在生产那些高端奢侈品,只是主要面对的市场,已经改为草原蛮族与理山国,还有就是海外那些岛国,设计风格当然也更符合那些地域百姓的不同审美风格。 何殊笑着给皇后亲自倒杯茶,并安抚道。 “儿臣也只是开玩笑而已,母后不必在意那些人的想法,不过对于这件事,也不能光我们在这一头热,还是要找机会问问昌逸堂兄本人的想法,这个任务,就交给父皇了,你们叔侄更好沟通。” 何昌逸在她面前越来越拘谨,在正宁帝面前更为放松一些,她肯定不便拉着对方问这种私事。 正宁帝极具责任感地应下,皇后从旁嘱咐道。 “陛下可不能忘了,眼看人家孩子这年龄可不小了,一拖转眼又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