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 分卷阅读21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15(1 / 1)

听到礼部尚书的这番分析,鸿胪寺正顿觉有种茅舍顿开之感,满脸钦佩的拱手致谢。 “多谢大人的提点,听您这么一说,下官这心里注踏实了,回去后,一定会要求他们在学习那些新语言和文字时,万不可怠慢。” 何广成满意地点点头,正觉对方孺子可教,就听对方随后又低声问道。 “大人,朝廷这是不想再应付之前的那些小国,打算换一批吗?” 何广成没好气地回道,“什么换一批?鸿胪寺会变得如此落魄,说到底,还是因为你这个寺正的思想太过陈腐,一心只想着鸿胪寺过往的那些工作内容和模式,你就不能仔细想想,认真总结一下,近些年来,你们部里有机会立功表现的官员,都在忙些什么?” 被上官训斥的鸿胪寺正此刻一脸的委屈和无奈,小心回道。 “大人,他们都在忙着帮人谈生意,下官不仅注意过,也曾认真考虑过,所以还曾特意要求下边闲着的人,要多重视民生经济,多学习一些与人谈生意的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可是上面直接将那些请求入关的小国,都给拒在关外,他们虽然学了,眼看也没什么机会派上用场啊。 何广成还真不知道这件事,一时有些语塞,不过他随后就反应过来。 “只要你们用心学了,尽量多做准备了就行,朝廷肯定会给你们发挥本事的机会,你们还可以再多学些,多学些总没错,那有句古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反正本官十分确定,朝廷对你们寄予厚望,迟早会有给你们派重任的那天。” 听到上官说得如此肯定,鸿胪寺正顿时生出无限信心,精神抖擞地应下。 “有大人的这句准话,下官这心里就踏实多了,您放心,下官这就回去给他们下任务,让他们再多学些,最好都能学成百事通,样样都能拿出手,保证将来不会给您丢脸,让朝廷失望。” 看着对方斗志昂扬地退下,转身离开的背影,何广成莫名感到有些心虚。 他只能确定上面一边将那些异国都拒之关外,却又没有抽调走鸿胪中闲置的官员,肯定还有任用。 但他真不确定上面将会如何用鸿胪寺的这些人,毕竟当今皇上经常不按理出牌,让人根本预料不到对方下一步的打算。 只能通过对方偶尔有意无意间透露出的某些信息,从中分析出一二,还不能保证全对。 因为皇上总能做出各种让人难以预料,或是匪夷所思的决定,让人觉得两人的脑子长得不一样。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朝廷对鸿胪寺的未来有着怎样的规划,绝对不会存在鸿胪寺正所猜测的那种情况,换一批小国来大安打秋风?怎么可能! 毕竟皇上已经当朝宣布,他的仁义大度只会泽及大安百姓,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明确的信号。 第一百二十八章 鸿胪寺的想法被上官给按下去后, 虽然仍有其他朝臣也对这件事心存异议,但也无济于事,只得不了了之。 四月底的时候,何昌逸的大舅母和小舅母带着人进京, 时隔多年后, 再次重返这座京城, 这些人的心情都颇为激动。 随着她们乘坐的马车驶入京中,她们才发现,印象中多年没什么变化的京城,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不管是街那川流如织的行人, 还是道路两旁的商铺房屋, 都已发生巨大的变化。 何昌逸的大嫂朱秀雅透过掀开帘子的车窗往外看,忍不住感慨道 “这京里,看着比我们离开前,要热闹得多啊。” 想起在来时的路上见到那些, 左书意的大堂嫂崔文月接过话道。 “何止这京中, 这上京的路,不仅变得又宽又平, 人也多了不少啊,过去要走一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只要不到一个月,就走到地方了。” 左书意的母亲洛氏神情复杂的点头, “是啊,谁能想到, 短短十多年过去, 竟已发生这么多的变化呢?” 变化的不仅是这些环境, 还有她们这些人的身份经历,如今重返故地,心中很难平静。 洛氏的大嫂李氏拍拍她的手道,“谁能想到,我们还有重回京中的这一天呢,而且还是为小逸操办喜事,你也不要忧心,我们这次上京,说不定能将小意的亲事也一块给料理妥当。” 想到何昌逸在信中隐晦提及的那些内容,洛氏点点头道。 “希望能一切顺利吧,那孩子的运气,真是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才好,唉。” 生来本是国公府的小公子,因为是同辈中年龄最小的嫡公子,在家里受尽宠爱,结果不满三周岁,就赶上家中遭遇大变。 金尊玉贵的公子沦落成连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都不如的罪臣之子,好在这种生活没两年,就在当今圣上的宽赦下,成为良民之子,生活待遇得到巨大改善。 但那也只是相对而言,与昔日国公府小公子的待遇有着天差地别,在她儿子左书意的印象中,早就彻底没了对国公府的印象。 这样也有好处,可以踏实本分的当个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从小不骄不躁,用心习得一身本事,还成功在京中谋得官身。 知道小儿子出息了,洛氏一直以为小儿子这是时来运转,她以后算是可以对他放心了。 可是事实证明,她还是放心太早,同样的际遇下,外甥的亲事顺利得不用让他的父母操半点心,她儿子却感情受挫,这运气,也真是没谁了。 朱秀雅温声劝慰道,“小舅母不必忧心,都说好事多磨,等我们弄清楚这里面的具体原因后,再看看该怎么办合适,有我们可以出面,肯定要比他们两个大小伙子方便。” 说话间,马车已将他们送到秀林坊外,李氏拿出地址看了看胡同口的门牌。 “秀林坊十一巷,应该就是这里,一零五号院,应该在这个巷道里面,这马车方便进去吗?” 李氏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 “方便进,进去后,想要出来的时候,只需进院掉个头就行,老身刚才好像听到你们提起一零五号院,你们可是小何、小左的家中人?” 听到声音的李氏转身,就看到一个身衣着朴素的老妇人,带着一名中年妇人拎着装满菜的篮子站在一旁,跟她们解释巷子里的情况。 想到儿子在信中提及的那些人中,提得最多的就是对他们照顾有加的隔壁邻居,洛氏赶紧笑着福身道。 “是的,妾身是左书意的母亲左洛氏,这位是我大嫂左李氏,婶子可是住在隔壁的沈家婶子?” 沈老太太与吴水芹也赶紧福身还礼,笑着点头道,“是的,这是老身家侄女柳吴氏,你们大老远的过来,肯定是为了小何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