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 分卷阅读2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44(1 / 1)

必要不了多久,就能有机会亲自感受一下那自行车的便利了。” “对、对,只要这车能够多制作出一些,肯定少不了大人您的一架。” 虽然心里也是这么认为,但秦侍中还是矜持的摆摆手道。 “在外面可不要这么说,朝堂上还有那么多比本官更具资历的老大人,本官何德何能,敢这般想。” 见两人都极其受教地应下后,他才又接着道。 “好了,本官也就是听着新奇,才想叫你们过来问问,殿下向来是言出必行,既然他会这么跟你们说,就证明不管别人怎样,只要你们立了功,肯定能有机什么得赏,都好好干活去吧。” 两人恭敬地退下后,秦侍中的心情却不那么平静,一听手下的形容,他就觉得那自行车颇为不凡。 既然他的手下都有机会获得赏赐,那么他这个执掌门下省的上官,肯定更有机会得到吧?明天要找机会多去几趟御书房,说不得也能有机会见识一下。 与此同时,除了他这个秦侍中,他手下的那些比何昌逸二人官位更高,资历更深的官员,也都抱着类似想法。 众官更加努力干活的同时,都在私下盘算着想在接下来,要多找机会去御书房,既有去露脸,提醒殿下不要忘了他们的意思,也为开下眼界。 这些人官员不知道的是,他们都在对传说中的自行车充满向往时,何殊正在考虑等两辆车零件标准都确定后,如何增加生产效率,扩大产量的事。 虽然需要消耗一些铁,但是相较于它的性能优势与使用年限,性价比绝对够高,朝廷完全负担得起。 何况还有船队可从海外带回一些已经冶炼的纯度相当高的铁矿原石,完全可以实现何殊要给京中关键部门的官员都配置一辆的计划。 设法批量生产这种人力机械的配件的同时,其实也是提升大安的机械设计研究与制造水平的一个过程,这是何殊的另一番谋划。 她太清楚一个国家若在工业生产方面落后,将来留下怎样的隐患。 哪怕考虑到大安目前的情况,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不宜将步子迈得太大,需要继续走坚持以农业生产为根本的道路。 可是不宜在民间宣扬与鼓励工业的研究与发展,却不影响她先在私下里作弊,让大安在工业制造方面多积累一些先进的技术研发经验与成果。 为大安多培养一些具有研发能力的技术人才,提前为大安做好相关人才与技术方面的储备。 等到将来到了适合转型的时候,大安就能做到厚积薄发,在工业研发与生产制造等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不必在后世面临落后挨打,受人钳制乃至欺凌的困境。 第一百四十七章 次日下朝后, 正宁帝回到御书房这边换下朝服后,穿上让人提前准备好的骑装,迫不及待地再次骑上自行车。 也不让汪林等一众内侍跟着,不是在御书房院内转, 就是绕着御书房所在这个宫院外围绕圈, 这周围处处有禁卫军与暗卫守护, 何殊也没管他。 找好求见理由的秦侍中过来时,看到的就是穿着一身骑装,正怡然自得地笑着从另一个方向骑车过来的正宁帝。 虽然不仅听手下描述过, 还看手下比划形容过,但是当他亲眼目睹这自行车的真面貌时, 秦侍中还是感到大吃一惊。 顾不上自己找上的理由, 快步上前给皇上施礼过后,秦侍中的一双眼睛盯在车子拔不出来,满脸的惊奇、羡慕和跃跃欲试。 这些反应成功取悦到正宁帝的同时,也让他心生防备, 就那么坐在车子上, 以脚撑地摆摆手道。 “朕要继续健身了,太子就在里边, 秦爱卿直接进去便是。” 此行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想见识一下这自行车的秦侍中哪舍得走,赔着笑脸问道。 “还请陛下恕臣见识浅薄,不知此乃何物?臣见陛下驾驶起来,仿佛十分便捷的样子?” 正宁帝心中得意, 正待解释,忽然想到昨天下午来御书房交差的何昌逸二人, 好像正是眼前这个老小子的手下, 心知对方肯定已经听说了消息, 这是特意赶来看他的车。 心中更加警惕的同时,正宁帝不动声色回道。 “这是自行车,是太子让人为朕研制出来的健身工具,同时也是代步工具,你们好好做事吧,太子说了,这车制作起来十分耗费人力物力,将来会根据大家的表现,赏下一批,方便诸卿上下值,你且耐心等着吧。” 至于太子跟他与皇后说的,这眼看着马上就要入冬了,骑自行车太冷、不方便,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开春后有富余的车下赐给这些大臣的话,正宁帝就不打算说了。 连皇后看着新奇,想要坐上车试试手,他都没有同意,顶多也就是同意让皇后坐在后体验一下。 这些就差将想要二字写脸上的大臣,更别想试他的车,所以正宁帝说后,就毫不客气的脚下一用力,将车子驶出老远,瞬间越过秦侍中,只给对方留下一个潇洒远去的背影。 站在原地看着正宁帝的背影,想着皇上刚刚说的话,秦侍中很想跟太子哭诉一下自己身体不好,也很需要自行车健身的事。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他可不敢生出让太子孝敬自己的打算,虽然他的年龄与陛下相近,但是他在太子面前,也从来不敢抱有丝毫倚老卖老的心理。 而是要打起精神,以免在对方面前丢了老脸。 作为官场中的老江湖,又是被太子一手提拔并重用的官员,对于某些真相,秦侍中比自己的手下知道得更多、也更早。 所以他十分确定当今皇上几十年如一日,就是一位性格宽仁的好人,真不像外面传的那样善于隐忍、城府极深。 这也就使得他在皇上面前还算是比较放得开,不用绷着神经,当然,他也不敢在皇上面前动任何心眼。 毕竟旁边还有那位盯着,敢对皇上不敬,或是试图利用皇上,那位有的是在无人知觉的情况下,不动声色地整治人的手段。 在外人看来,是正宁帝将膝下独子看若眼珠子,宠的宝贝得不行,才将其时时放在眼皮子底下。 在秦侍中看来,分明是太子为了保护与辅助皇上,才会放弃他自己享受玩乐的时间与权力,发挥自己那让人看不出极限的天分,兢兢业业的日理万机。 听到外面那些人还在揣测是不是合城边关大捷一事,是不是皇上为给太子镀金,以东宫太子的名义下谕旨的话,秦侍中总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复杂心情。 好在他的那群手下都是聪明人,虽然都能猜到一些秘密,也都知道不对外显摆,共同保守某些的秘密的默契,还能让门下省上下分外团结一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