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5(1 / 1)

啊。 幸亏,林玉轩脑子转的快,听到消息之后,立马找到贾珍,让他轮流带着换值休息的士兵赶去帮忙,这才让庄子上的所有粮食都在三天内收割完成。 过称称重之后,林玉轩跟贾瑚一起忙着指挥帮忙的士兵一起做了大锅饭,他拒绝了跟随来的御厨要精做的提议。 直接在空地上将洗干净的苞米碴子掺着菜豆烀了大碴子粥,又分别蒸、烤了地瓜之后,再让人将土豆切丝,简单做了个炒土豆丝和白菜炖土豆。 林如海早就跟林玉轩有了非常高的默契,立马明白林玉轩的意思,于是出列跪在皇上面前说道,这些粮食主要是为了给戍边的战士跟百姓果腹的,如果经过精致烹饪,以美味出现,并不能真实的让陛下体会它们的价值,所以最好还是简单烹饪的好。 皇上立马准许,他很认同林如海父子的意见,并且觉得,林如海这样的,才是朝廷需要的为百姓谋福的好官,之后必须重用。 同样的,林家小子跟贾家的两个孙辈儿也是好的,正直、勇敢、聪慧,假以时日,等他们长起来的时候,我大原朝必将又多了几位能臣大将! 龙心大悦,皇上自然是少不得对三个小的一顿夸奖,尤其是林玉轩,差点儿被夸秃噜皮了,整张小脸儿都红的要冒烟儿了,更是引得皇上哈哈大笑。 太子一看,自然是要带头附和,剩下的皇子跟大臣们自然也都争相说着好话,花花轿子人抬人,自然都是可着劲儿的夸赞呗。 很快,大碴子粥的香味儿,混合着烤地瓜的香味儿就传了出来,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朝院子里频频看去,暗道这么美味的食物,之前怎么就没注意? 尤其是一些喜欢读书,看过那些趣闻、游历书籍的,这些藩国流传过来的植物,他们其实都不陌生,更是知道这些粮种传进中原后,多是用来喂猪的。 如今,闻着空气中的香甜味儿,大家不由得扼腕,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倒是都便宜了那些畜生,让畜生吃的膘肥体壮,反倒是人饿得头晕眼花。 这一刻,上到皇上、太子,下到文武百官,心里都产生了惭愧之意,觉得自己愧对百姓的信任,当然,皇上跟太子是真的这么想,并想到日后一定要多为百姓着想。 至于官员,也不过是一时间的感慨罢了,三五日之后,那就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但这不妨碍他们心里佩服林如海的细心,还有嫉妒他的好运气。 第19章 皇上、皇子也好,文武百官也罢,哪个平日里不是锦衣玉食的,这冷不丁的吃点儿粗茶淡饭,说实话还觉得挺好吃的。 尤其是那大碴粥配着庄子里腌制的鬼子姜,就连皇上都破天荒的吃了一碗粥、一个烤红薯,外加一些炒土豆丝跟白菜炖土豆。 吃过之后,皇上有些羞赧的发现自己吃撑了,但随后他又高兴的发现,这些新粮是真的顶饿,吃完之后,四处走了半个多时辰仍然没有消化多少,最后还是吃了太医给熬煮的消食汤才缓解。 这若是给士兵或百姓吃可就太适用了,他们的运动量大,平日里吃不起米粮,一般都只能用糙米之类的糊口,就这也是不敢多放米面,最后还得勒紧裤腰带混个水饱,哪敢出大力运动? 但这新的粮食就不一样了,不仅抗饿,那个番薯里似乎还含有糖份,尤其是烤红薯的时候,甜滋滋的味道,也能稍微让百姓跟士兵尝到点甜味儿吧? 下午,皇上摆驾回宫,林如海跟贾代善他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接着,翁婿俩都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这样的关乎社稷,足以载入史册流芳千古的大功劳,皇上不可能不嘉奖,最主要的是,有了这份功绩,只要两家人不去作死造反,皇上就算为了安抚民心,立个吉祥物,那也轻易是不敢动他们家的。 随后,皇上下旨,林家所有收成的新粮粮种交由户部大司农负责分发各地农户种植,三年内收成不可私留,统一收回做粮种,回收价格按照:玉米粒等同碎米价钱,红薯跟白薯按照糙米价钱。 并严令,若有人克扣回收粮种价钱,或者私自扣留粮种,一经发现,直接斩立决。 大司农不敢怠慢,赶紧出列领旨,这个事情,皇上这样盯着,哪个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出一点儿纰漏,丢官都是小事儿。 毕竟,哪个皇帝他不想青史留名?尤其是当今皇上,年事已高,更是要抓住这次机会,让自己载入史册的时候,留下一笔耀眼的政绩。 看现在皇上几乎是将朝政都移交给了太子,就连折子什么的都是太子在批阅,而他只是在太子实在遇上拿不准的时候才会偶尔点播一句。 迟迟没有正式传位,估计就是等着这次新粮普及,解决百姓温饱的政绩落实,让自己的政治生涯能画上个圆满结局。 林如海想过皇上会嘉奖自家,也想过会给个爵位,没想到皇上会大方的给恢复了祖上的一等侯爵爵位,此时的林府已经变成了安侯府。 同时,林如海直接坐上了江南巡按兼都察院巡盐御史,从二品,要求十日内启程前往任职。 按照书中推测,其实林海最开始外放的时候,应该是做的金陵知府,熬了几年之后才升为三品的巡盐御史,监管盐道。 但现在却直接变成了江南巡按,在地方,品级上是仅次于总督,可是,这巡按就是按擦使,相当于驻地的钦差,他们不管政事,不带兵,可他们专管官员,类似于现在的监察厅长或纪检委加公安厅长。 另外,巡按最让人忌惮的是,它又被称作黜陟使,黜陟使隶属于吏部,有对地方官吏进行考察、并将其政绩情况上报吏部,并提出推荐或贬黜的建议,换句话就是,他掌握着你的仕途。 至于巡盐御史,这个就没有什么可解释的,就是监管盐道,负责盐税,是个大肥差,当然也是个非常危险的职位。 不过,现在林如海身上有爵位,还有可青史留名的政绩,只要林如海不被贪婪蒙蔽眼,做的实在过分,不管是谁想要动他,真的得掂量一下是否够分量。 这次,功劳最大的是林家,但贾代善也跟着沾了光,只是,贾代善恳请皇上:“皇上,臣知道,我那二子贾政,愚蠢不堪,不可为用,也无颜为他恳求陛下。” “但到底是舍不得我那孙儿贾珠,小小年纪就受他牵连,没了前途,所以,想给贾政求取个出身,以便日后珠儿有个清白的出身。” 贾政当初的事情,不是皇上赦免了就没事儿了,这个是要背负一辈子的,他自己无法再考取功名不说,就连他的子女也会跟着背负罪业。 除非贾政能换了出身,也就是得个一官半职的,不用多高,哪怕是个十品的城门官儿,那也是改换门庭,变成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