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态度180度大转弯儿。 要不怎么说无巧不成书呢,谁能想到,那妙玉的生母,算起来还是张氏的表妹,两人还是闺中密友,未出嫁前,关系非常好,直到妙玉的母亲随着家人搬离京城,才慢慢断了来往。 却没想到,原来是人早就不在了,当下,对于妙玉做自己的儿媳妇,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 不过,妙玉确实还太小了,今年刚及笄,要成亲,最好还是再等两年,身子骨长好了才行。 但这既然知道妙玉的身世了,妙玉自己也不用青灯古佛的熬着避难了,自然没有再留在寺庙里做居士的道理了。 所以,这次林妙玉跟着一起进京,名义上是投奔族叔,以后以林家女的身份出嫁,其实主要还是跟贾颖一起读书识字,由张氏教导管家之类的。 毕竟,林如海和贾敏根本就不认识妙玉,虽然说是族亲,林如海跟妙玉的父亲也不过是见过,相比起来,反倒还是张氏跟妙玉的母亲更加亲近,日后妙玉也是给张氏做儿媳,现在就开始培养感情也不错。 贾敬最近正在忙水泥的调号,每天脚打后脑勺的,就连贾琏跟贾珠他们回京,都没功夫管,所以,林玉轩跟贾瑚难得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半年来,两人都是忙的不行,虽然经常能看到,但到底不如之前那样形影不离,现在终于又坐在一起,不由得都很感慨。 林玉轩看着贾瑚,问道:“大哥也快回京了吧?” 贾瑚无奈叹气道:“到底是要成亲,总不能一直不露面,等到了日子,直接往洞房一钻就得了吧。” 说完,两人都笑了,估计贾瑚要是真的敢这么做,作为老丈人的皇上,之后有都是小鞋给他穿。 但笑过之后,又是一阵惆怅,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的,以后各奔前程,不能再如年少时那样嬉闹亲近。 年前,林玉轩又亲自送走贾瑚,之后,彼此只是书信来往,再见面的时候,已经是三年后。 第56章 林玉轩在扬州整整呆了三年半,其实,半年前他就将八百里河堤全部修建完成,只是要离开回京复命的时候,迎来了几十年难遇的特大洪灾。 因为林玉轩是全程监督,甚至吃住都跟这些干活的人一起留在江堤上临时搭建的工棚内,没有人敢克扣或者以次充好物资。 再加上,做工的全是两岸村民,他们都知道,现在修建堤坝都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他们的家人。 更何况,做工的时候不仅吃的饱、穿得暖,还有工钱拿回家,这可都是按照苦力工给的工钱。 还有穆老大带着他的兄弟们负责建工巡视,他们本就差点儿因为这个江堤丧命,家里的亲人也都跟着遭殃,自然更是认真。 林玉轩设计的江堤是两层的,下面的江堤离江面五十米左右的距离,这是原本江堤的位置,林玉轩让在地面挪种了成年柳树。 然后将这堤坝留下三米高的距离,做抹斜面,用沙子水泥固定好,五米宽截面用青砖水泥做面,每隔三米种一颗果树或柳树,借它们的根须把紧地面。 边上砌水泥柱,串联两道铁链,预防发生洪水时,有人落水,能拦住一道,不叫洪水将人冲走,然后每隔二百米距离,修建楼梯以供通行。 五米远处,是第二层抹斜面,这一层高约七米,之前用江米糊弄人的那些废弃的白膏泥块儿,修剪后配合水泥铺设,撒种爬山虎等爬藤,又根须发达的植物用以固定,上面又是水泥柱跟铁链防护。 这是后世非常常见的堤坝设计方案,但既然能给广泛运用,自然是有它可取之处的,在林玉轩修刚建成功就迎来这样的洪灾。 水位骤然升高,不过三天就生生涨了十来米,已经马上就要超出上面的堤坝高度了。 说实话,这时候的林玉轩心里不慌是扯淡,水火无情啊,但林玉轩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慌乱,否则扬州城就彻底乱了。 林玉轩让人帮着安置村民,他自己带着一队人马观察情况,也是尽量避免有人作死,趁着涨水捞鱼。 他就这么带着士兵在江边顶着雨死守了七天,期间水最高的时候已经没过人的腰部,很多士兵都哭着求林玉轩撤离,让他们守着就行。 终于,在第七天的时候,雨势终于小了,到傍晚的时候,天终于晴了,然后,洪水开始慢慢褪去。 人们欢呼庆幸之后,都是对朝廷的感激,其实,他们更加感激的是林家父子,尤其是林玉轩,当然,像穆老大等人,他们最感激的就是林如海父子跟贾瑚。 过后,人们查看江堤情况,发现除了几处或许是洪水夹裹的巨石之类的硬物撞击,造成了几处二层护栏石柱断裂,还有少量的树木给拦腰撞折了之外,几乎是毫发无损。 这样的好事儿,自然是要八百里加急,送信给皇上,两江总督以及各处知府、知县的奏折纷纷上传,林玉轩自然也递交了折子。 区别就是,两江总督等人是把林玉轩好一顿夸,当然,这也避免不了一些类似皇上洪福齐天,百姓托付之类的奉承话。 而林玉轩,只是简单的套了几句话之后,就将这边儿的情况事无巨细的讲了一遍,无比要让皇上明白这里的情况。 皇上接到林玉轩的折子的时候都气笑了,他对着已经是左都御史加官龙图阁大学士,官居正一品的林如海道:“来,林爱卿,你给朕看看,这是堂堂探花的文笔,朕觉得,这折子不该给朕,应该是给工部尚书的工作记录。” 林如海好脾气的双手接过厚厚的折子,翻了翻,林如海嘴角也抽了一下,质检上面,除了每一段堤坝承受洪灾后的情况之外。 后面就是,堤坝防洪效果非常好,但因修建的拨款已经花干净了,所以,就只能先以防洪为主,建造的比较单一。 若是能再拨些银子,他可以建造一些观赏场景,或者建造些有代表意义的建筑物,到时候可以吸引更多的文人墨客前来,很快就会收回花费云云。 反正总结一句话就是,你要是想要更好的就给钱,不给钱,我这就算是完工了。 林如海心里把林玉轩给骂了个够,小兔崽子,你没事儿找事儿是吧?但,皇上还在上面等着呢,林如海只能讪讪的插科打诨道:“皇上,轩儿或许是想找韩尚书也说不准,是吧?哈哈。” 皇上呵呵两声,然后很是不雅的翻了个白眼儿,他就弄不明白了,轩儿有这么个老狐狸爹,还有,这孩子小的时候也聪明的跟个小精怪似的,这长大之后,怎么还就成了直肠子? 不过,这孩子还真就是个一心为民的清官,有颗菩萨心肠,这个是做不得假的。 其实,皇上自己也弄不懂林玉轩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一般不是求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