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从万米高空降临 > 分卷阅读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0(1 / 1)

,后来你给了方案,我有时间才去看了。”言外之意,后来接受,也不是因为是你。你重要,可也没那么重要。 陈嘉予吃了个瘪,只得顺着他的话说:“哎,明白。” 见聊完这事了,方皓岔开了话题,问他晚上打算做点什么吃,陈嘉予问他:“昨天快递送到你家的菜你没打开看啊?”上次快递鸡爪的事他熟练地又来了一番,不过这次他不止订了一份食材,而是菜和肉都买了,两个人说好了下班一起回方皓他们家做饭吃。 方皓:“我就直接放冰箱了。” 陈嘉予问他:“想要健康的还是好吃的?” “要好吃的。”方皓想都没想。他平时运动量很大,跑步又是非常燃脂的运动,所以向来是想什么吃什么,没有忌口。 陈嘉予说:“那就做个红烧肉,然后白灼或者蒜蓉炒个蔬菜,再来个香菇。” 他想,抓没抓住心不知道,先抓住胃再说。 方皓听着就饿了,赶紧答应说:“好哎,你说了算。” 陈嘉予看他进了小区停车楼,望了一下四下没人,就凑过去亲了他的脸颊:“在天上听你的,在家里听我的。” “……”方皓有点无奈,又觉得他总结的也没什么不对。工作以外,自己反正也是随性的人,听他的就听他的吧。 -------------------- 谢谢 蘑菇蘑菇w,小张又在嘿哈哈,发呆大赛种子选手,megsocooool,等等_,vonxin,dy0101,年花,hailstucky01,Stephanie_, freyjazk,定风波xy,ganggirl 几位亲的打赏!大款鱼! 第43章 假如 北京大兴机场,国航的波音-737 MAX稳稳降落后滑行到登机口。 “减速板。” “放下。” “襟翼。” “收上,灯灭。” “启动手柄。” “关断。” “气象雷达。” “关。” …… 今天是三人机组配置,机长陈嘉予,回来这班担任第一副驾驶的是已经是教员级别的邵英鹏,坐在后面的二副是个熟面孔,之前跟自己飞过一次的年轻飞行员杨维安。 陈嘉予和邵英鹏都很专业,执行完离机程序,等飞机下客都下得差不多了才开始聊天。 杨维安碍于一个英雄机长一个五星机长在前面,看到他们开口了自己才敢说话。 “嘉哥,你知不知道,最近模拟机练飞的时候给了当年你香港迫降的场景做模拟哎。”他是单纯觉得稀奇,他觉得陈嘉予可能也会想知道,又因为之前跟他飞过一次也算认识,所以说了。 当时,邵英鹏就看了陈嘉予一眼,不过话是问的陈嘉予,他就没说什么。 “哦,你不是飞波音的吗。”陈嘉予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却没有杨维安臆想中的热情。当年,在印尼到上海出事的是空客A330,眼下杨维安明明是波音飞行员。 杨维安乖乖说:“啊,我自己没去,是听我们同届的飞空客的同学说的。”其实陈嘉予那句话也就是个试探。他当年训练的时候也飞过几次模拟情景,但都是设计出来的虚拟场景。杨维安说公司把香港迫降做成一个迫降情景模拟训练了,他不知道那个场景模拟做的有多真,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意义在何。听他说确实是空客的场景模拟,看来机型是模拟对了,陈嘉予心里一紧。但他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来,跟杨维安只是很官方地说:“现在模拟机训练跟我那会儿也不一样了,给你们真的事件模拟了。这是好事。” 等杨维安先一步下了飞机,找熟识的空少聊天去了,留他和邵英鹏在后面走,陈嘉予才又提起这事,慢条斯理地说:“鹏哥,这事儿……你听说过吗。”刚刚在座舱里面,邵英鹏就看了他一眼,陈嘉予捕捉到了。邵英鹏是B类教员,平常就经常有模拟机教学任务,他猜测他对刚刚杨维安说的事他肯定有所耳闻。 果然,邵英鹏没瞒着他,说:“是有这事儿不假,”他侧过头看了看陈嘉予,还是说出来:“空客教员更了解,我最近没带过。小陈,你别太放在心上,当时你做的没问题。” 陈嘉予在前辈面前没遮掩,这会儿皱了皱眉,仓促应了一声。他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把香港的做成模拟训练。要真像自己跟杨维安说的,为了训练飞行员对真实事件的反应,设计最大程度上贴近真实事故的模拟训练,那倒也无妨。以他和常滨两个人的创伤,教育几百空客飞行员,他当然觉得值。可是,世界上的空难成百上千例,怎么就选了香港这一例,难道真的只是普通练习? 在调查事故原因的时候,有时候为了分析飞行员操作的合理性,会请其他飞行员来模拟飞行。将天气、地理位置、飞机机械损坏等一切都变成参数,看飞行员能否成功降落飞机,以分析事故机组的表现。比如,最著名的日航123航班经历了垂直尾翼脱落,液压油漏光,飞机失控,机长在控制飞机飞行了三十分钟后仍无力回天,飞机最后坠毁,造成史上最严重的空难之一,机组面临过强烈的质疑。可事后调查模拟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没有任何一位测试的飞行员能坚持飞行半个小时。 邵英鹏猜到了他的心思——换任何一个飞行员,经历这种事故,其影响,无论是光环还是阴影,都是要陪伴一生的。他停住了脚步,问陈嘉予道:“你要是不放心,我帮你打听打听?” 陈嘉予也停住,半晌他说:“算了吧,鹏哥。我听你的。” 香港迫降之后,他和常滨经历了两个月的调查,无论是公司还是更高的领导,还是说参与调查的三国的任何一国,都没做过这种模拟测试——至少,他不知道有人做过。报告也就默认了,从头到尾他和常滨的处理没有任何失误。 可陈嘉予心里有过个疑问,把引擎推到70%是否是最佳选择,其实并无定论。假如,他当时推的慢一点,到65%再想收回,发现引擎推力卡在65%呢?推到70%的后果是卡在70%收不回来,卡在70%的代价是进场时速226节,差200米飞机就入海,如果少推那么一点点,卡在65%,或者60%是否能恰好飞到香港,且能控制进场速度更好?226的进场速度完全超过了空客A330落地最高时速的理论设计,没有人真拿真实飞机模拟过,所以没有人能说的出这样违背常理的操作如果再重复一遍是否还会得出全员平安的结局。这些“假如”没人模拟也就没有答案,事故调查报告称他们表现完美,初期、中期、最终报告都这样说,陈嘉予和常滨也乐得接受。他承认自己当时是在寻求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