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白起对乐毅
因为有了提前告知,淮国金陵发生的谣言并没有影响到乐毅,甚至还让乐毅产生了一种士为知己死的心情。
淮国金陵中的风云变幻,尔虞我丝毫没有影响到白起和乐毅。乐毅是有王旭告知,而白起则是从来不会小看对手。特别是这个对手还是称雄数百年的淮国。
在看到暗卫送来完整到白起歼灭韩魏联军的战绩之后,乐毅就将自己带入进入,他发现即便是自己全力以赴,也不可能做的比白起更好了。虽然白起还很年轻,但是乐毅却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很清楚,白起是一位天生的统帅。
王旭对这场战争非常看重,在乐毅北上的时候,就命令韩魏秦国的暗卫将三国之中的消息传递给他,并且派出工匠将上阳邑和函谷关周围的地形尽可能详细的制作成沙盘,呈现在他的眼前。
同时还派人找来熟悉周围地形到暗卫、猎户派给他听用。为的就是要最大程度的增强乐毅的实力。白起的军略兵法统帅接近大成的人,再加上那些悍不畏死,精锐的秦国甲士,其所造成的效果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秦军大营。
白起一动不动的坐在堪舆图前,大营之中是数十位秦国将军、公子、公族分列两旁。所有人看向白起的目光都充满了崇敬。军人只服从强者,什么是强者?战场上赢得就是强者。他们相信,白起会带领他们继续获得胜利。
堪舆图上大量符号标注,白起面露沉思,旁边一名将军正在向其汇报秦国奸细的动向。
“将军,国中已经派遣了大量奸细在淮国金陵散布谣言,现在金陵动荡不安,相信很快淮王就不在信任乐毅,要将他召回国中。到时候淮国群龙无首,将军率军进攻,定然能一战打破淮军,夺取函谷关。”
伴随着密集的鼓声,喊杀声刺破苍穹,大军前进,箭矢如雨而落。秦国有公输氏和秦墨相助,武器装备虽然稍稍逊色于淮国,但相差并不远。
“末将遵命!”那位将军拱手说道。
双方围绕着从茅津渡一直到上阳城不断进行着攻防,这其中最大的战场就是上阳邑,一旦上阳邑被攻破,函谷关就危险了。
明面上这里是是秦军后路,秦军粮草必经之路,但实际上秦国只要打通上阳邑,然后从函谷关背面将其占领打通秦国东出之路,就能够和关中连为一体,根本不需要这个渡口。
三四十万大军在绵延数十里的战场之上战斗,乐毅亲率大军在正面阻挡白起,双方都在分兵作战。几十万人不可能聚集在一个地方。
秦国和淮国对峙一个多月,双方经过了十余次的试探,已经将对手的情况莫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所谓的奇谋妙计已经完全没有了用处。
从河东穿过中条山,渡过黄河,进攻上阳邑和函谷关,虽然绕开了函谷关最难攻克的地方,但是这条路同样很难攻打。
因此虽然白起在这里部署了大军,并囤积了军粮似乎是战场的关键点,一旦敌人统帅大军猛攻渡口,白起就会趁机包围上阳邑,然后大军长驱直入,攻占函谷关。
好在白起在淮国援军到来之前,已经占领了茅津渡口,渡过黄河,这里也是上阳邑黄河上下百里最大的可以通行大军的渡口。
“乐毅不愧是率领燕国几乎攻灭齐国的大才,果然是明不虚传!”白起心中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