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世界文化遗产
李冰父子在巴蜀之地征发二十万劳役,同时征调二十万石粮草用来修建都江堰。淮国劳役征发虽然没有发放工钱,但是管饭管饱。同时劳役会在农闲时候征发,农忙时节征发劳役当地百姓服劳役是要治罪的。当然战争或者出现地质灾害的时候除外。
因为蜀中百姓深受岷江、沱江泛滥之害,在听说淮国要治理水患之后,都很高兴,很快二十万劳役就征发完毕。
而李冰父子这段时间以来亲自在蜀中各地行走勘测,也获得了不少百姓的认可。
因为修建都江堰是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除了这些百姓外,还需要大量工匠。毕竟很多工程都是工匠们指挥。李冰特意向王旭谏言,请求从匠作监征调三百名匠人前来帮助建造都江堰。王旭很支持修建都江堰,没过多久,匠作监就派遣了五百匠人前来。
在万事俱备之后,水利工程正式启动。按照李冰的计划,他们需要在岷江北岸的山川之中,开凿出一个缺口,让岷江之水可以从缺口出流出。同时,借助岷江江心岛,对岷江进行分流。
李冰带人对岷江河道进行了加固加高,对下游河道进行疏通。最关键的则是通过一条条沟渠,将岷江水流进行分流,然后分流的江水通过沟渠引入到成都平原之上,或饮用或灌溉。
岷江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李冰带着在江心的江心岛上就地取沙石修筑堤岸,构筑成一道弧形弯道,将河道分成内外两江。通过这种方式,将岷江进行四六分成。在没有洪水的时候,岷江水通过内江通过,而在爆发洪水的时候,江水就会通过外江,减轻内江压力。
整个工程难度很高,就比如开凿玉垒山上的缺口,玉垒山余脉石头坚硬如铁,工匠们使用火烧水浇之法,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这才将一段山脉中挖开了二十多米的缺口,将山脉截断。
为了在江心岛建立堤坝,李冰就地取材制作杩槎,又用竹子编制成竹笼,其中装满石头加固江心堤。这种就地取材的办法不仅降低了都江堰的修建难度,同时也方便了修缮。每年到了枯水期,就可以对损坏的地方进行更换。
在修建都江堰的同时,李冰父子还同步修建了引水渠,引水渠如同蜘蛛网一般,将成都平原分割成一个个小块,而岷江水也被这无数沟渠分流引入成都平原之中,用来灌溉土地。
长久让乐毅留在巴蜀之地并不是好事,王旭从来不会去试探人心,将乐毅升任相国之后,任命徐晁为蜀郡郡守,继续配合李冰。巴蜀之地也完全被淮国掌控。
整个蜀中都没有受到洪水的影响,并且当年成都平原粮食大丰,粮秣堆积如山,百姓殷实。
【你的后代任命李冰父子主持建造了都江堰防洪灌溉水利工程,这是世界上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无水坝引水水利工程,为人类改造自然书写了新篇章,你获得了大量气运。】
王旭看着手中关于蜀中的奏报,巴蜀之地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南阳平原,仅次于淮河平原。要知道淮河平原可是经过淮国数百年发展才达到这种水平,而巴蜀之地才开发了多久。充足的粮食,水患得到治理,巴蜀之地接下来人口接回迎来爆发性增长。
都江堰的修建时间跨度很长,每年淮国都需要投入大量粮草。不过虽然没有修建完成,但是李冰父子先修建的分水渠已经可以分水灌溉,让成都平原上很多土地得到了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