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毕竟她没舍得放那么多大米。 古代捐粥都讲究插筷不倒,她家这个可差不少。 “不用你们,娘来。” 俩大的要帮忙端粥,被林小红拦了,饭碗太热了,会烫着的。 小孩子皮嫩。 在盛鱼的时候,她特意将鱼肉和大部分土豆分开。 这些土豆可是要做主食的。 这样更方便夹。 看着仨娃娃眼睛都快长鱼肉上出不来了,林小红憋着笑尝了下米粥的温度,“可以吃了。小河你先吃土豆条,娘给你摘鱼肉,大江、小溪也仔细着点,别卡到。” 河鱼好吃,就是刺太多。 “知道了,娘!” “知道了,娘!” “娘!啊!” 最后这个是着急的小河,急着等投喂,嘴巴都张开了。 林小红夹了块鱼肉,仔细用筷子扒拉一遍,又扒拉一遍,还是有些不放心,只能夹碎放进小河粥碗里。 让他就着粥吃。 好在孩子们都是懂事的,这顿饭又是难得的丰盛,一时之间都在闷头吃,没有闹哄的。 林小红既然自己吃,又不放心看着三个孩子,一顿饭吃得有些心累。 不过心累归心累,鱼肉可真好吃。 酱香浓郁,鱼肉细嫩软滑。 半条鱼很快被吃光,就剩点汤。 不过这汤也被大江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留着明天吃鱼冻(经过一晚,鱼汤会凝结)。 鱼肉没了,土豆条也没剩。 最后连米油都被娘四个分得干干净净。 林小红还担心仨孩子吃撑了,挨个摸了摸肚子。 都还好。 只是稍微鼓,没有硬硬的。 三个小家伙胃口针不戳! 看来挣钱的事要好好想想了。 “都下来收拾。”林小红招呼孩儿们。 干点活消消食。 “快点,快点。”李大江很急,干完活赶紧把煤油灯灭了,都点多长时间了。 林小红没get好大儿·葛朗台·李大江的意思,还说,“慢点、稳点,别摔了。” 因为锅里有热水,即使没有洗洁精也能碗筷也洗得干干净净。 “大江、小溪你们带着弟弟去漱口、洗脸。” 三餐漱口,早晚洗脸的习惯要给养成。 至于刷牙,她真心觉得牙刷绒毛太硬了,暂时早上刷一遍就得了。 “不许抹一把就完,都好好洗,把手背、指头缝都洗洗。”林小红念叨着。 手背、指甲缝都是重灾区。 前者多用来抹大鼻涕。 后者是孩子们洗脸、洗手很是敷衍,沾沾水就算洗完,手指缝里经常黑黢黢,一道道的。 “娘,这是新盆!”李大江给小弟抹乎完了才发现。 “嗯呐,以后新的这个就是洗脸盆,旧的那个用来泡脚,别混了啊。”林小红已经往旧盆里添水了,泡脚走起。 “咋这么…”李大江不敢说亲娘败家,“得花多少钱啊。” 林小红正烫的嘶嘶哈哈的,没听着,还喊,“大儿子给娘添点凉水,太烫了。” 把她jiojio都烫红了,不过有被爽到。 “娘,我给你舀。”小溪自告奋勇,拿着葫芦瓢舀了半下,双手端着过来的。 林小红赶紧接过,“谢谢大闺女。” 慢慢加凉水,泡脚还得热点,最好能泡出汗。 小河终于洗完脸了,颠颠的跑了过来,“娘,娘”的喊。 林小红将他抱着,脱鞋一起泡脚,小脚踩大脚,俩脚一起踩水水。 林小红将脚皮都泡抽巴了才起来。 小河早就让大儿子给抱走了。 “大江,你和小溪也要泡。”林小红给她们换水。 “不是刚洗完澡么。”李大江又开始嘟囔了。 这回林小红听到了,“那你中午还吃饭了呢,晚上咋还吃那么多!” 还怼不过一小屁孩,当她十几年键盘侠白当的啊! 第14章 ◎收鸡蛋…◎ 林小红将仨个娃都赶炕上去,给她暖床。 说笑呢,火炕倍热,哪里用得着暖。 不过小孩子火力壮,晚上搂在怀里跟个小火炉似的。 上半夜还不明显,下半夜火炕没那么热了,被窝凉了,小孩牌火炉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林小红靠着灶坑开始洗头。 没有洗头膏,总觉得洗不干净。 忍不住叹了口气。 咋整,日子还得过。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她不是把洗米水都留下来了么,现在洗脸、洗头正好。 洗完头赶紧上虱子药。 林小红弄得很仔细,确保头皮、头发都擦到,让虱子无处可逃。 “这味儿!” 林小红都尽量放慢呼吸了,可头顶上的药粉还是有些刺鼻。 也不知道啥成分。 她可不敢顶着这药过夜,准备再等等然后洗掉。 大不了明天再抹一次。 “娘!”大江出来了,“娘你咋还不回来睡觉。” 林小红嘴角抽抽,这小管家公语气。 不过看他只披了个棉袄,赶紧摆手,“快进被窝,娘在洗头抹药呢。” 大江哦了声,“娘你快点,弟弟妹妹都睡了。” 林小红赶紧答应,“弄完就睡。快进去,再冻着。” 等林小红上炕已经是一个来小时之后了。 没办法,又要等时间,之后二次洗头也没吹风筒,只能手动加灶坑边烤。 好在头发短,要是长了更难干。 这说明她剪头这个决定很是英明神武! 弄完这些,她还往铁锅里加了苞米粒,这是明早的早饭。 又将灶坑堵住。 再检查了下门叉没叉严实。 这才安心的上炕。 她没脱棉袄,只占了棉被一个边角。 这样后背不严实漏风也不怕。 没办法,即使孩子们小,不怎么么占地方,棉被也不够。 她还得加快速度啊! 竖日一早,吃过早饭。 就有嫂子挎着篮子上门了,都是来送鸡蛋的。 林小红热情接待,让孩子们给倒热水。 没用铁缸子,直接用碗。 她打开碗架子,拿出一个锃明瓦亮的大葫芦。 这是家里的鸡蛋娄子。 又让大江去拿纸笔,要计数的。 林小红招呼其他嫂子炕上座,都乎一起不方便查看鸡蛋,“嫂子们,咱们一个个来,数得数准了,我先将钱给了,省得你们来二趟了。” 几个嫂子们面面相觑,“不用,干啥你给钱,俺们又不急,你卖了再给就成。” 其他嫂子也是七嘴八舌的说的,不过都是差不多意思。 “没事,这也快过年,嫂子们也该准备买年货了,手里有钱方便,且我还准备回趟娘家,也省得嫂子们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