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开心, 多大年纪了, 还要劳心劳力。 就像她送爹娘糕点,但大部分都给侄子(女)吃了, 她拦不住的。 他们作为林家的大家长, 肯定希望林家越来越好的。 林小红这时候出力恰巧是最省事的。 只要林家第三代出了成才的, 到时候担子就会从爹娘身上挪下来了。 虽然有些对不住侄子(女),但还是爹娘亲啊。 所以她才这么不遗余力的窜腾(劝说), 就指望爹娘听进去。 即使柳条鞭子不成, 鸡毛掸子也好啊! 林小红向林爹娘伸手,“爹、娘, 将报纸和画报给我吧。” 她要将报纸、画报都保存起来。 林爹动作利索的将报纸折叠起来, “这个我收着。” 林小红有些傻眼, 眼看着老爷子将报纸塞兜里了。 知道抢不回来了, 林小红手疾眼快的将画报抢到手, “这个画报三个孩子还要看呢, 他们现在雪花, 就要多看画报。” 林母听她这么说, 稍显惋惜。 不过还是外孙(女)重要。 林小红突然想到, “爹、娘, 我画画这事一定保密, 要是让外人知道, 都想和我学画,我教是不教。” 林母立马回答,“那肯定不教啊。” 挣钱的门道咋能教给外人。 倒是家里的几个孩子,不知道能不能学。 “可是娘,我是小学老师,要是家长都找去学校,你说校长会不会让我教。”林小红不用猜,结果是肯定的。 林爹拍板,“嘴都严实点,别往外说。” 心下不是不遗憾的,他还想让其他大队长看看县报呢。 他闺女给他长脸呢。 林母的想法和林爹差不多,她还有别的想法。 在她心里,她姑娘比谁都好,即使做了寡妇。 之前和队里几个嫂子聊天,就有人开玩笑似的给说了几个男的,那都是啥歪八裂枣啊,她都看不上眼,不就是看她闺女要养仨孩子么,现在她闺女能挣钱了,那孩子就不是拖油瓶了。 漏些口风下去,到时候肯定有人给闺女介绍更好的(男人)。 “爹、娘,我现在能挣钱,也不着急走一步。”林小红看着林母表情有些急,“我就是想好好挑挑,因为再婚不但涉及我,还有仨孩子,我总得找个对大江他们好的。” 这话一出,林爹娘都是同意的。 虽然想让闺女再嫁,省得她后半辈子孤单。 但也不想外孙(女)受罪。 林小红将画报收好,又和爹娘说起了开学的事情,“后天就开学了,我是准备让大江和小溪都上学。” 其实按照数学来讲,大江和小溪直接上二年级也没问题。 可是她们学汉字晚,所以就从一年级开始吧。 如今小学只有五年级,初中、高中也只是两年制。 所以孩子们上学普遍晚,八、九岁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不要太多。 三月份开学属于下学期,是不收新生的,不过这事对于她来讲,完全不是问题。 林母倒没说孩子小不让上,只道,“那家里不就剩小河一个人了。” 林小红并不担心,“他也不小了,没事的。等天暖和了,孩子们都出来了,他也不缺伴儿。” 林母想想也是,反正小红学校离家近,不耽误做饭。 不过还是感叹了句,“要是你住三大队就好了,离得近,我和你爹也好搭把手。” 林小红脑中闪过一个想法,想细想的时候,突然又想不起来了。 她也没深究。 又和林爹说起改造厕所的事情。“到时候让我仨哥帮我弄点土坯。” 林小红其实想弄水泥和红砖的,坑位里最好贴瓷砖,因为光滑好冲。 但也只是想想罢了,这三样哪个也不好买。 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嗐!又是有钱花不出去的一天! 林爹答应的很是痛快,“等开春了,再让你仨哥去给你查查房子,省得到时候雨水来了再漏雨。” 林小红觉得这样未雨绸缪也很好,就没反对。 “娘,你帮我收两斤榛蘑、猴头菇啥的。”林小红又给爹娘讲了讲她北京“笔友”,还有人家给帮的忙,“我也不知道送啥,觉得蘑菇干不错。” 她本来打算在一大队买蘑菇的,可是这几天因为“收信”的缘故,她成了不少人嘴里的“谈资”,也不愿意太引人注目了,所以只能找林母帮忙了。 林爹、林母都同意送点东西表达谢意。 林母还帮着想,“你上次弄的那个地瓜干也不错,也可以给邮点。你家地瓜够不够?不够从这拿。” 林小红忙道,“够的,够的。” 如果要做地瓜干,那她的回信要晚几天再寄了。 “我明个就能给你弄到蘑菇干。其实咱家也有,就是草蘑菇多,不好吃。”林母已经想好去谁家换了。 “娘,我给你两块钱,能买多少是多少,除了送人,我自己留着吃。”她家里蘑菇干不多了。 林母不接,“两块钱得买多少,再一个多月,山上蘑菇就起来了,哪还要花钱买啊。” 林小红:“我没时间啊,平时要教课,放假还要画画呢。” 其实没有那么绝对。 如果天气好,她也是想带着孩子们上山走走的。 不过按照性价比来说,她画画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但小学老师能有多忙,她挤得出画画的时间。 林爹、林母虽然不懂性价比,但想想也能算明白账,都觉得闺女说得好有道理。 “就给孩子买了吧。”林爹做了决定,林母只能将钱收了。 林小红还不忘提醒,“娘,你也别说买,就说帮忙拿回收站去。” 虽然她爹是三大队大队长,也不能一手遮天。 万一被举、报也是麻烦。 林母笑骂,“我还用你教!我吃得盐比你走的路还多!” 林小红嘴上卑谦,“那是!那是!” 心理:老太太也吹牛逼! 第68章 ◎带孩子去供销社…◎ 林小红在做针线活, 给俩要上学的崽缝书包。 她也没搞花样,就按照时下最流行的军布包做的。 只是可惜家里没绿布,用的是土黄色的。 林小红觉得这个颜色也可以,不难看的。 因为样式简单, 两个书包从剪裁到做完也就半上午的功夫。 “搞定!大江、小溪你们背起来看看。”林小红主要想看看书包带子的长短合不合适。 李小河眼巴巴的看着大哥、二姐的书包, “娘, 我也想上学, 我也要书包。” 林小红翻了个白眼,怎么又来了。 自从她和孩子们谈了上学的事情,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