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专门写在纸上。 所以考分越低,作业越多。 这种作业,她准备一直保持。 想要少些作业,没问题,下次考高分就好了。 “我今天和你们老师聊聊,让他多照顾照顾你们。”林小红在“照顾”上咬了重音,“回头上课认真点,以后班主任会经常喊你们回答问题的。行了,快回家吧。” 林小红没有多说,怕说重了孩子们有心里负担。 慢慢来吧。 学习这东西还真没法子立刻、马上就变好。 总需要一个过程。 但她想得这个办法绝对是管用,因为她邻居家的一个小妹妹就是靠这个由学渣变成学霸的。 那个小姑娘上了初中,成绩一直是下游。 后来她家里觉得再这么下去不行,高中都考不上,难道十几岁下来进工厂么。 就买了重礼去了老师家。 后来老师上课专门盯着她,一节课她要被叫三五次。 这样她就一点不敢走神,时刻准备着老师喊。 知识点就听进去了,后来考试,进步明显。 加上家长、老师表扬、鼓励,她觉得学习也没那么难了。 从中感受到了乐趣,成绩稳步提高。 最后考去了重点。 因为逆袭成功,所以她的事整个小区都知道。 她如今就想将这办法用在侄子(女)身上,希望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她也不指望像邻居家那么明显,只要起一些积极作用就好,她还有别的办法。 看着侄子(女)撒丫子都跑了,林小红挑挑眉梢。 小样儿!已经进了她的五指山,休想逃出去。 别以为性格像猴(林母骂他们猴一样坐不住)就真是猴(齐天大圣)了。 “大江、小溪你们能自己回家不,娘有点事要办。”林小红看了看时间还早,抓紧一下事情还是能办完的。 没错,她要家访。 去二生产队张红霞家。 她希望小姑娘能重新上学,越早越好,所以这家访自然也是越早越好了。 大江拉着小妹的手保证,“娘,我和二妹能找到家。” 林小红对于大儿子还是挺放心的,“好!半路不要去沟边啊。” 看着俩孩子走远,林小红拐去了另外一条小路。 十来分钟就到了二大队,找人随便一问就知道了像红霞的家。 那个大娘还十分热情,亲自送她到了张家门口。 林小红看她还不走,顿时明了,这是打算看热闹的。 这不是她家,她自然不好开口撵人,只能随她去。 “是张红霞家么?我是她老师。”林小红主动介绍自己。 张红霞风风火火的跑了过来,“林老师你咋来了!” 林小红道出目的,“老师来家访。能和你家长辈谈谈么?” 要是后世,只需要和学生父母谈就好了。 可是张家没分家,做主的是张家老爷子和老太太,那她只能多谈几个了。 很快林小红被请进了屋,屋里坐着好几个大人,小孩子都被撵别的屋了。 林小红有些蒙,这都谁是谁啊,干脆拉着张红霞给介绍。 有她爷奶、爹娘,还有大伯等。 人真不少。 不过林小红不怕就是了,“今天过来是想谈谈红霞上学的事儿。这丫头学习认真,成绩也不差,有很大几率考上初中的,怎么突然就不念了。” 张红霞听到老师担心的话,想到自己有学不能上,眼珠子一下子就流下来了。 林小红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慰,“是不是家里有啥困难,照说学校不收学费,书本费的话,我可以帮忙借旧书,也不用花钱,其实真用不了几个钱的。” 张老太太表情讪讪,“不是钱的是,家里活多,闺女念那么多书有啥用。” 林小红听这话非常不舒服,不过也知道有这种思想的不是一个两个。 他们认为给闺女花钱,那是替别人花的,因为闺女早晚要嫁人,成为泼出去的水。 “我看你们张家人丁兴旺,真不缺这么个半大丫头。但是红霞却能给弟弟妹妹开个好头。闺女上学也是有用的,我不就是例子,如果我不是初中毕业,就算我爹是大队长,我也当不成老师。还有大队的会计、记分员也都要求会算会写。”林小红尽量用身边的例子,这样她们才感受深刻,“而且读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同学,如果红霞能念初中,她就会交不少镇上的同学,要是学得更好一些考上高中,就能和县里的同学交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要是哪个同学肯帮忙,进城当工人也是有希望的。三大队李爱国不也是因为念了高中才能在镇上当官的么。” 第74章 ◎装傻充愣…◎ 林小红知道张家都不是笨人, 她的未尽之语,他们也能品出一二分来。 如果现在张红霞辍学,那她基本上嫁不出去农村了。 如果她能考上初中,她兴许就能嫁到镇上。 考上县里高中, 更有可能直接嫁进城里。 虽然只是“也许”, 也让人心里火热。 林小红其实很反感这种想法, 女人又不是就嫁人这条路可走, 但她现在却在利用这一想法。 没办法,这是最快捷有效的。 林小红觉得该说得都说了, 时间也晚了, 人家估计都做上饭了, 她又不是来蹭饭的,得走了。 而且这事关键是张家人自己想通, 她又不能上拉硬拽, 最后说了两句希望张红霞尽快回校的话,就告辞回家了。 家里还有仨崽等她做饭呢。 没想到, 一回家仨崽崽给了她一个惊喜。“谁蒸的地瓜、土豆啊?” 饭居然做好了。 李大江:“我洗的。” 李小溪:“我烧火。” 李小河:“我…看着。” 林小红将仨崽崽都夸了一遍。 看到地瓜上的小孔, 忍不住笑出声来。 每次蒸地瓜, 为了确保地瓜熟, 她都会用筷子扎一下, 如果轻松扎透, 那就是熟了。 没想到被孩子们学到了。 果然“父母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这话是没错的。 言传身教是有用的。 “那做点啥菜呢?”林小红围着厨房转圈圈。 孩子们也都习惯了, 有饭就得有菜。 不像以前一顿粥, 一天都能对付过去了。 最后图意省事, 林小红拌了个萝卜丝。 主要是萝卜有些发康了, 要尽快吃了。 好在也没剩多少了。 吃过饭, 林小红本来想给仨崽崽安排作业的。 大江可说了要跳级, 他语文这块必须尽快赶上来。 至于小溪和小河也要养成晚饭后看书、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