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让她陪着, 她可是要生气的。 不会真关系到孩子的安危, 她生着气还是会陪着去的。 林二哥觉得也是, “去看看也好, 要是大城市的大夫说了没事,也放心了。” 林小红去了林三哥家,林二哥先回自己家了。 “三哥,三嫂,二哥让我带着二嫂去省城医院,我就问问,安安去不去,要是去的话就一起,我和二嫂也能帮着照顾一下孩子。”林小红接着说道,“我们定下后天走,你们明天好好商量商量,别着急。” 说完林小红起身就要回家了。 林三哥夫妻俩心里有事,也没留她。 林小红一出屋就看到林二哥了,“三哥、三嫂要商量商量。” 那意思就是她也不知道她们去不去。 “对了,二哥,这是十张工业券,借你的,回头还我其他票也行。”林小红将工业券递了过去。 现在林二哥也是一名工人,等明年三哥也能进厂子,他们每个月都有工资和票,她就不用补贴了。 林二哥高兴坏了,“行!一定还。赶紧将铁锅买了,成天用砂锅熬粥,吃够够的了。我送你回去。” “不用!就这几步道。”俩人送来送去的,不够麻烦的。 最后决定由林二哥目送,一直瞅到看不见,她也差不多快要到家了。 林小红没直接回家,找林爹林母去了。 “爹,给我开几张介绍信。” “还几张!”林爹觉得闺女有些狮子大开口。 不就是去省城给老二媳妇看病么。 她们俩完全可以开在一张介绍信上。 现在生产队知青多了,他们事儿也多,介绍信得省着点儿。 林小红挑眉,“爹你真是不识好人心,省城肯定有卖种子的商店,我想可以顺便给咱们大队买些芝麻种子,要不然你准备去哪儿买呀。我还考虑去大的新华书店买一本关于芝麻种植的书呢。您确定不用?” 林母站在闺女这头,“不给他买,让他自己想折(办法)。” 林爹立马哄着说道,“还是我老闺女想得周到,我正愁呢。芝麻咋种,我是两眼一抹黑啊!要几张介绍信?”这回大方了。 “去医院看病那个介绍信把我和二嫂写一起就行,反正到时候我俩一起买车票,一起住招待所,这都没啥大问题。那个买种子的(介绍信)别写太详细,就写给生产队买若干种子就可以,再给我一张空白的,我也不一定用,用不上我再给你带回来。”林小红说完点点头,觉得三张足够了。 林爹直接去箱子里拿介绍信,家里总有几张盖了戳的,就怕遇到啥急事。 林母却说,“当家的你让小红给买种子买书,行!你得给钱啊,可不能让她给生产队花钱吧。” 要是姑娘给自家人买点啥东西花点钱,也就算了,可不能便宜别人。 林爹已经写好了一张,递给闺女检查,“那肯定给钱。” 然后停下笔,“闺女,你说买多少啊?” 林小红也不知道啊,不过,“第一年种,咱先积累一下经验,我觉得先买十块二十就可以。” 芝麻那个东西也不压秤,而且颗粒比较小,十块钱也能买好多,应该也能种出来好多…吧。 下定决心,这个种植书一定要买,要不然连播种季节都不知道,还种屁啊。 林爹想了想,“买二十块钱的,太少没意思。” 林小红听她爹的。 林爹又道,“要是有种芝麻的书,买两本也行。” 林小红点头,“嗯呐。” “听老二说,镇上的芝麻酱厂都要开工了。”林爹那意思,可惜用得不是他们生产队种的芝麻。 林小红赶紧安慰,“芝麻酱厂又不只开这一年。” 林母插话道,“就你爱操心!生产队种芝麻也不给你钱。” 林小红赶紧和林母说话,“娘,我后个走,估计得两天才能回来,您去我那住两天。” 林母直接答应下来,“你去你的,家里就交给我,你不用惦记,陪着老二媳妇把病治好了。” 林小红可不敢打包票,“我会多打听一下,尽量给二嫂找医术好的大夫。” 她是知道医生的技术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所以真的需要提前打听一下才可以。 不是说大医院所有医生的医术都同样高超。 林母笑骂,“老二那就是个完蛋的,他不敢去省城,就折腾我老闺女。” 林小红替自家二哥说话,“我二哥说了,我的路费吃住他全包了。” 林母哼了声,“他要是还让你花钱,你就骂他。” 林小红笑,“其实我也想去省城,从来没去过,正好开开眼,省城的新华书店书肯定多,我想买几本,再看看有没有别的新鲜玩意。” 她还有一句话没敢说,还想去逛逛省城的黑市呢,看看那儿有没有啥稀罕玩意儿。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202章 ◎去餐车…◎ 林小红又做了最后一次检查, 很怕自己落东西。 “小红干啥呢,走了。”林大哥催促道。 “娘!”x3 林小红扭头和仨崽挨个抱抱,“娘很快就回来,给你们买好吃的, 有事去找姥姥、姥爷。娘在五斗橱里放了两块零钱, 有用钱的地方就去拿。” 她在仨崽的簇拥下上了牛车。 林二嫂已经在上面了。 林三嫂和安安不在, 她们夫妻最终的决定是不折腾了。 想先好好养着, 等明年或者后年,待孩子再大一些再带着去省城。 林小红觉得这样更稳妥, 也就没再劝。 她们八点十二到的县城火车站。 有了手表就是这么方便。 她拿着介绍信开始排队买票。 因为火车站人不多, 不到十分钟就轮到她了。 工作人员检查了她的介绍信, 询问了她要去的地方,就直接给打票了。 “一共十块四毛。” 林小红赶紧掏钱, 一个十块的一个五毛的。 对方回找一毛钱, 又将两张票和介绍信递还了过来。 林小红边往回走边欣赏一下这个年代的火车票。 和后世的火车票差别好大。 车票是长方形的,比后世车票小一些。 颜色更不是熟悉的蓝色, 而是白中带点粉。 纸张是硬纸壳的。 上面内容有省城的名字和县城小站的名字。 限乘指定日期车 次2日内到有效 半价那里被人工画了个大X, 后面是全价的票价。 没有车座, 没有人名、身份证号。 怪不得人们上火车疯了一样的挤, 不挤就没座啊。 估计卧铺肯定会有座, 但是现在卧铺几乎不在窗口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