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和寒假了。 放寒假是好,但也面临一个问题, 回不回老家。 照说得回的, 去年就没回。 可是没提速的火车太折腾了。 另外孩子们还有兴趣班呢。 大江还好, 画画她可以教, 摄影只要带着照相机,多买几盒胶卷就好了, 哪不能拍。 可是其他孩子不行, 还指望假期时间长, 加课巩固一下呢。 小溪的舞蹈和缝纫。 小月、小丹的游泳和射箭。 功夫不负有心人,主要还是有钱之后人脉广了, 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射箭师傅。 蒙古族的师傅, 射箭那叫一个准。 小河的主持人和钢琴。 主要是主持人对他太简单了,所以人家又自选了门课程。 小奇、小胜的八极。 她一直想为俩小的找师傅, 又不想找二调子, 想找那种有正规传承的, 所以一直没什么进展。 加上孩子们年纪还小, 她也不算着急。 但是有时候缘分来了, 挡也挡不住。 在林小红去第三处房子工地巡视的时候看到了一位熟人。 就是曾经救过她的那位老爷子, 原来他也是京市人。 她当年的目光就很毒辣, 人家真得会武。 不过年纪大了, 不会再收徒。 但也经过他介绍, 让俩双胞胎进了八极门。 俩小子对于武功很是痴迷, 现在正热乎呢。 而且人家那可是正规传承, 不是兴趣班, 有事就请假。 真不好弄啊。 以上是孩子们的难处,还有她们呢。 佳人服装厂年后要开三店,和电影那边的投资谈好了,明年上半年能拍完。 这期间还得不少事呢。 有些花大伟、孟阳拿不定主意,就得她来啊。 要是她回老家,万一店铺有事,鞭长莫及。 至于李爱国,他在学双学位,寒假也是有不少学习任务的。 林小红和李爱国商量,“家里那边想让咱们回去呢,我爹说想几个孩子了。” 李爱国苦笑,他爹娘也差不多的情况。“可太耽误事了。” 林小红眼珠一转,试探着说道,“要不让爹娘他们来北京过年,现在也可以适当的向家里透露一些情况了。四位老人一起来还能有个伴,趁着他们身体还硬朗,带着他们逛逛北京,再让大江多给照些照片。” 李爱国考虑了下,“也行,我给孙镇长打个电话,让他帮忙定四张卧铺票,车票都买了,还不便宜,爹娘他们肯定会来的。” 林小红竖起大拇指,“这个办法真高!” 正好她买了那张黄花梨大床,加上大江和闺女那屋的空床,住四人完全不是问题。 ———— 林小红带着孩子们将家里彻底收拾了一遍,算着日子公婆、爹娘哪天来。 还不忘去市场囤积各种食材。 又挑拣了几块适合老人的布料,准备爹娘来了给她们一人做身新衣裳。 晚上,林小红将准备工作都和李爱国唠叨了一遍,“你赶紧帮忙查缺补漏下。” 李爱国搂着她的肩膀,“媳妇,你是不是有些紧张了。” 林小红摸了摸鼻子,“好像有点。” 李爱国道,“放心,我爹娘那有我呢。” 想也知道,小红不会为亲爹娘紧张,那对象自然是他爹娘。 他准备和爹娘透露下房子的价格,和这钱是咋来的。 到时候爹娘准保客客气气的。 林小红对于李爱国还是很信任的,“火车是后天下午三点到吧,也不知道会不会晚点。” 如今的火车,晚点是常态,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 “现在天冷,你在家做饭,我去接就行了。”李爱国可不想媳妇受冻。 林小红却没同意,“爹娘他们头一次来,下车估计会迷糊,多个人也好找他们。” 再说爹娘来了,她这亲闺女不去接,老两口再多想。 李爱国见她主意已定,“行,那就一起去,到时候你把热水袋带着,再多穿一些衣服,你做的那件羽绒服就挺好。” 林小红嘻嘻笑,“咋?你也看上了,谁怀疑不保暖来着。” 林小红早有做羽绒服的想法。 她在那个养鸽场就收集了不少优质羽毛,多次清洗、晾晒,甚至为了去味,她还蒸过。 反正实验多次,味道已经很小很小了。 然后又有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钻毛,普通的布料根本做不了羽绒服。 好在她坚持,还真让她发现一种布料。 其实这种布料不稀奇,就是的确良。 只是她之前一时没往它身上想。 的确良做衬衫很是不透气,但是因为挺括所以很受欢迎。 用来做羽绒服内衬很是适合。 外边再用其他的布料。 也是为了实验,她给自己做了一件正红的羽绒服。 不过因为天还没那么冷,她还没上身过呢。 其实她有想过在佳人店铺大量推出羽绒服。 可是有不少难点。 她们没有工厂,缝纫工都是在家办公。 这样去哪处理绒毛。 还有做羽绒服需要大量的的确良,可是这种布料一直不算充足。 所以她就将这个想法暂时搁置了。 以后看情况再说吧。 李爱国搂着媳妇,“回头也给我做一件,那个羽绒服轻巧。” 林小红挑眉打趣,“你不是最爱呢子大衣么。” 李爱国咳嗽一声,“男人就不能臭美一下么。” 这话引得林小红哈哈大笑起来。 时间很快来到双方父母到达北京这天。 李爱国和林小红全副武装,然后坐着公交去了火车站,有直达的。 之所以没租车是因为驴车、马车没车棚,太冷了。 公交虽然慢点,但最起码能挡挡风,也能保些暖。 她们去得早,到了火车站,直接找了一家卖羊汤的小店。 一人要了一碗热羊汤慢慢的喝着。 既暖身子又拖时间。 因为离火车站近,能听到广播。 他们也没着急。 等到广播播放了他们等的那趟车次要靠站了,两人才小跑进了火车站。 直接买站台票进去接人。 李爱国准备充分,弄了个大纸壳子写的却是自己的名字。 林小红也不知道他咋想的。 人老哥还振振有词,俩爹俩娘,写谁(名字)不写谁的,干脆谁也不写。 李爱国没和媳妇说,他这是小心谨慎,别认为老人就不攀比了。 让四位老人快快乐乐来趟北京游,多去几个地方,多吃一些美食,多拍一些照片,等回村里了也好吹牛逼。 第466章 也许李爱国的牌子太醒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