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提要求呢。” 大宫女心思活泛:“公主,奴听闻,夏朝的君王,在年轻时手段狠戾,杀伐果断,难不成就是良配么?郡主嫁到夏国去,是不是有些远了?或者您想一想,若是郡主嫁给了姜国的夫婿,您每一天都能看见她的。” 姜钰公主充满希望的抬起头:“是啊。是。你说的是。可是,她的婚事已经定了。人也已经嫁出去。” 大宫女全然为自己的主子着想:“姜国近些年,还有一女几夫的例子呢。实在不行,就和郡主商量一下,不过,郡主年幼在夏朝长大,恐怕暂时无法接受。” 姜钰公主抓住了重点:“你说夏朝新帝,是个手段狠戾的男人?” 手段狠戾?若是性情不好,那怎么成。她远在姜国,女儿的夫婿对待她如何看不见摸不着,万一对女儿不好怎么办?女儿口中所说,她的夫君对她很好,是真的吗?夏朝自古以来后宫三千佳丽,那人会对女儿从一而终吗?会贴心呵护她吗? 失而复得的爱女,就如同放在心尖儿上的珍珠。姜钰公主艰难的坐起来,抬起眼看着窗外,她那乖巧漂亮的女儿正在用团扇扑蝴蝶,如金般的阳光透过团扇上薄薄一层娟布,衬得她眉眼奕奕分明,乖巧可爱。 她真的很舍不得她。 舍不得她回那遥遥千里的夏朝。 她前半截的人生她无法插手,后半生,她不会叫自己的女儿受任何委屈。 姜钰公主沉思道:“你去打探打探,夏国的君主到底怎么样。” 大宫女低首:“是。” —— 姜国与夏朝,情形略有不同。不论是文字,习俗,还是婚姻制度,节日风俗,都有很大区别。 姜国此地,大多都是一夫一妻。更有甚者,有一女几夫的例子。着实与夏朝迥异。 江柔安与姜绥走到书阁。随手取了一本书来读。书上,字形不似楷体端庄,两段粗,中间细。 “表哥,这是什么字体?” 姜绥缓声答:“羌字。这是姜国特有的文字。” 自从踏入这片广袤的土地,江柔安的心脏便跳动极快,心中有略察觉。她的身上流淌着来自这片土地的血液。不免对书中文字有了几分亲切之感。 姜绥淡笑:“这几日若是无事,可以来书房中练练字。” 江柔安点了点头,露出了小小的笑容。她这位表哥,待人和善,做事周全,给人如沐春风之感。想到婚姻制度,她便问道:“表哥,姜国真的是一夫一妻么?” 姜绥点头:“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男女姻婚,共结良缘,只一人便好。我听说,夏朝是一夫多妻?” 江柔安点了点头。 姜绥又问:“你的夫君也是?” 他心中略有些不解。若不是真心相爱,怎么会结为连理?真心相爱的话,恐怕男女双方,都得听对方的意见,怎好第三者来插足其中。 江柔安缓缓放下手中的书本:“他不是的。他很尊重我。” 姜绥闻言便放下心来,笑道:“既然是良缘,那姑母也会放心的。” “对了,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姜绥随口问道。这问题令江柔安纠结,她到了姜国寻到母亲,想和母亲多待上几天,可又不能放着桐州那边不管,还有人在等着她。 姜绥便出声安慰:“不用着急。先和姑母商量商量。姑母心思通透,能够理解你的。” 江柔安点头,报以感激的微笑。 —— “你说什么?当初夏国的君主曾经做信王时,攻打过池奴?” 大宫女点头道:“正是如此。那新君似乎脾气极为暴戾。不过和郡主成婚后,他似乎好一些了。” 脾气不好,那不就是潜在的隐患吗? 姜钰公主不免焦急,她看得出来,女儿已经有了离开的心思。虽然知道自己有些自私,姜钰公主默默想,她这也是在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女儿考虑! 她当下断决。 “郡主可写了信了?” “写了。” “先偷偷扣下,别告诉她。” 姜钰公主喃喃自语:“对了,你继续派人去打探。新君成婚后,对她怎么样?” 大宫女垂首:“对待郡主算是好的。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夏朝一夫多妻。帝王后宫,可有佳丽三千。虽然郡主身份贵为皇后,但是免不得以后会与许多女子共侍一夫。” 姜钰公主失魂落魄站起身:“佳丽三千?那我的柔儿岂不是会受委屈?” “我找了她十八年,好不容易找到了,她…我不会让她受一丝一毫的委屈的。” 姜钰公主浑然不知晓,自己的心思愈发狭隘起来,这种失而复得之感使她偏执的更不想放手。 作者有话说: 小小转折一下 第73章 信件 他不相信 “你看看那信写的什么。若是实在不行, 这封先压了。” 姜钰公主喃喃自语:“算了,先别看内容是什么, 只扣了便好。” 她又担忧起来:“你说, 她知道了以后,会不会怪我?” 大宫女沉声道:“郡主通情达理,您又是替她着想, 她不会怪您的。这天底下, 难道还有盼着孩子不好的母亲吗?怕是没有。您的一片苦心,郡主都知道。” “那就好, 那就好。等事情弄清楚之后, 我才放心让她走。若是这样情轻易让她回去,以后万一有委屈,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 话音未落,门前闪进一抹身影。来者四十岁上下,一席华袍,身形周正,是当今姜国君王,姜钰公主的皇兄。 国君担忧自己胞妹, 特意前来探望。看姜钰公主坐在床榻前,精神已经好了许多。他放心道:“最近几天怎么样?” 姜钰公主轻轻闭着眼睛。 这顽疾癔症, 短时间怕是难以康复。国君心中暗暗垂泪,不忍心看着胞妹变成这副样子,便问大宫女:“这是怎么回事?” 大宫女跪在地上:“公主前不久好些了。可今天…一起床, 看见小郡主不在身边, 就有些着急, 便成了这副样子。现在好不容易睡着了。” 国君涩然。数十年前, 是父皇一意孤行, 将孩子送走,胞妹才得了疯病。如今十八年过去,好不容易才把那可怜孩子找了回来。 大宫女见状,垂泪道:“小郡主若是离公主而去,怕是这病要雪上加霜了。” 国君给胞妹掩了掩被子:“钰儿,你先睡。安心睡吧,柔儿不会离开。” 就算是他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的妹妹着想,也要把柔儿多留几日。实在不行,就断了夏国那边的联系,姜国此地青年才俊众多,可以选擢一番留在宫里。这事非同小可,需得细细斟酌一番。他是为了妹妹,也为了自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