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林沈两家介入,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危险。即便爹被泼了脏水,但并没有实际证据,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他有足够的耐心,一定可以洗清爹身上的质疑。虽然南部世家会被排挤驱离京都,可没了爹,南部在京都也如无根之木,根本没有活动的余地。 除此之外,即便休离,他也完全可以告诉她真相,等到回了南部,他再想办法接她回来。 在那时的他眼中,先皇的压迫仿佛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他连生死都不受掌控,不敢想自己回南部能走到何处,他担心连累家族,又觉得替兄长平反会有危险。他以为放手是最好的选择,至少那样就能保住白夕兰了。 等到达南部,薛家倒了,他才知道原来他的仇人都是纸老虎。他之所以觉得那些人能对他生杀予夺,不过是因为他太弱小,他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他不会一成不变的,他完全可以在动乱中保护好她。 他没有能力在那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每每想起此事,沈凛骁都会觉得自己让娘亲失望了。娘选择随大哥和爹离开,就必定为他想好了未来的路,娘特意嘱咐提醒他,他却还是做错了。 沈凛骁拼命的想要挽回,所以在白夕兰即将半年期满的时候,就派人去接她。 他还记得自己当时有多忐忑兴奋,整日整夜守着沈府大门翘望,一有时间就不停地在脑海里想着道歉的说辞,腹稿打了一次又一次。 等到派去接人的亲卫回来,他见对方独自一人进门,还当她生气,被安置在哪里,等着他上门。 她没有多聪明,也很容易被他引诱。不就是求情,他擅长得很,家里人都磨不过他。他诚恳认错,姿态放低,一次不行就多次,一天不行就多天,总能等到跟白夕兰原谅他的时候。 可是没有。亲卫摇摇头,说他晚到一步,白夕兰被常府的人提前接走了。 他当时的心,像是被一盆冰水狠狠泼了彻底。 这么多年,他一直找她。可是京都已经不是南部可以再渗入的地方,元帝又像疯了一样不停在京都生乱……他花了四年的时间,才终于重新来到京都前。 他即将踏进去,而元帝也很识相的把常悟给他送了过来。 在沈凛骁的消息里,京都谋乱,常府和宰相勾结,最终郭家被灭族,常府却全身而退。常悟甚至被元帝封为吉侯,这在沈凛骁看来,不是常悟出卖了郭家,就是常悟投靠了元帝。不管那个结果,常悟都是一个叛徒。 沈凛骁对常悟的恨,已经不仅是夺妻之仇,连同死去的郭奇,今日的常悟,注定不会有个好结局。 沈凛骁已经想好了,他当然可以和元帝谈判,只要常悟付出足够的代价。 作者有话说: 周末没更新,胖妈这两天会尽量向六妃看齐的。 留爪、留爪。 第167章 深夜烛光闪烁, 营帐外时不时传来士兵巡逻的脚步声,驻军地火把光照通明,可见防备之深、军纪严厉。 常悟朝沈凛骁拱手行了个礼, 气氛有些低沉压抑。 “听说吉侯要见本将。”沈凛骁率先开口。他坐在大帐正中央,身前书案摆着舆图和佩剑, 充满使用痕迹的案台, 跟以往那个不学无术、书房一尘不染的人有极大的差别。 常悟午时就到达南部军,林沈两家都派人接触过他, 但常悟坚持要见到沈凛骁, 才愿意开口。 沈凛骁晾了常悟几个时辰, 这才接见的他。 其实元帝手中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议和的筹码,常悟此番前来, 在南部军眼中就像是一个笑话。起义军和南部军一前一后抵达京都,元帝的四万兵马很难与之抗衡。加上南部军行军, 始终稳扎稳打, 南部上下一心,粮草充足、兵马强壮,元帝如果妄图用一个使者改变战局,几乎是不可能的。 沈凛骁愿意见常悟,除了过往友谊之外,也只有白夕兰。沈凛骁猜想常悟会提到白夕兰,否则他不会非要单独与自己会面。常悟应该是怕流露出有关白夕兰的消息,引起林沈两家忌惮, 还没等见到他提条件, 就被悄无声息的处置了。 沈凛骁做好白夕兰落入元帝之手的最坏打算, 虽然按照过往他对常悟的了解, 常悟应该不至于将一个女子牵扯进这样的事端中。可是谁知道呢?四年物是人非, 常悟投靠元帝,连郭奇都能放弃,难保他不会将白夕兰献给元帝以作筹码。 沈凛骁即便心里着急,也必须不动声色,沉得住气。他不能暴露出自己对白夕兰的过分在乎,这毕竟是以公谋私,处理得不好,反而会令白夕兰陷入危险之中。 元帝已是强弩之末,无论如何都难逃一死。沈凛骁并不着急取对方性命,他已经不是四年前那个意气用事的鲁莽少年,面对已定的结局,他有十足的耐心蛰伏等待。 可是,沈凛骁到底是失算了。 元帝根本没打算跟他做交易。 常悟单刀直入,直接开口道:“沈伯父是元帝毒杀的。” “什么?”即便做了准备,沈凛骁还是因为常悟的话微微蹙起眉头。 沈凛骁得知沈凛骆被陷害后,始终怀疑沈太师之死有内情。在西南起义前,他更怀疑是先皇下的手,后来元帝的可疑性越来越大。但四年过去,曾经参与争斗的世家近乎死绝,沈凛骁没有得到充足的证据,他本以为、自己再也无法查清真相了。 “元帝做的滴水不漏,我没有找到证据,是他亲口承认的。”常悟看沈凛骁神色还算平静,就知道他已经有所怀疑。 “什么时候?” “今天早上。”常悟想着,他被派来南部军之前。 沈凛骁隐约察觉事情有些脱离自己的掌控,他紧盯常悟,似乎想看穿他所言真假。“你没有证据,本将要如何信你?” 沈凛骁对常悟的质问合情合理,毕竟元帝是打着议和的旗号派常悟出使的。 元帝如果要议和,就不应该激怒沈凛骁,常悟深知元帝的秘密,除非元帝真的非常信任常悟,否则不可能让常悟担此大任。可观元帝行事作风,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但若说常悟对元帝有怨,故意编造了这样的消息,那也很奇怪。元帝杀了那么多世家,为什么偏偏信了这个对他有二心的常悟,这根本不合理。 沈凛骁觉得,元帝和常悟之间,似乎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常悟明白沈凛骁在想什么,很可惜都不是。 常悟解释道:“你会信我的。因为元帝根本没想要议和。” 沈凛骁眼神一凌。 “他布好局,已经把整盘棋都下完了。京都有四万守军,他本可以提前带兵撤退、逃离京都。可他却选择坐守宫内,等着你们攻进去。” 常悟嘴角勾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