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待会拆红包会不会拆到手累。 “这是你姑姑姑父的红包,他们早上还要开店上班,等下午再过来和我们一起吃饭。”牛翠华替女儿女婿送上红包。 顾昭:“那我下午再谢谢姑姑姑父。” 顾细和沈青松入乡随俗,这里老家的习俗是孩子生日,父母直接给红包。顾细两人决定回家后再送孩子礼物,现在先给红包。 顾昭笑的见牙不见眼,他知道把爸妈的红包一定不少。 他是个俗人,也喜欢钱呢。 丫丫和邓刚两人是平辈,按理来说不需要给红包,不过两人十分有心,给沈昭送了礼物。 “小昭,这是我整理出来的高中笔记,希望对你有用。”丫丫有点忐忑。她只会学习,最后只能想到这个礼物。小昭成绩这么好,也不知道他需不需要。 顾昭很珍惜地接过这一整沓笔记本,望着丫丫姐的眼睛,认真道谢:“表姐,我一定会好好看你的笔记,争取和你一样勤奋!” 这是他的真心话。虽然他现在还没进入高中,可是,丫丫姐对他的高中生涯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邓刚憨憨地看着表弟和表妹说完话,上前把一个荷叶包送过去:“小昭,你之前不是说很喜欢吃这种野果子吗?我给你摘了一些,很新鲜呢,还带着露珠。” 沈昭惊喜,揭开一看,果然如此,红彤彤的野刺莓散发着清香,小小的果子垒起来,看着十分喜人。 “谢谢刚子哥!”他迫不及待拿起一个放进嘴里,酸酸甜甜,开胃极了。 刚子哥摘了这么多,一定很早起来,这份心意比果子更珍贵!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果子。”他真诚和刚子哥道谢。 邓刚很少收到这么直接的情感反馈,不好意思挠头,乐呵呵道:“你喜欢就好。” “哥,我们大家一起吃你摘的果子,可以吗?”因为平时父母每一件事都会询问他的意见,他也习惯性问了邓刚。 邓刚理所当然到:“当然可以!”他很喜欢和这个表弟相处,有种……受到尊重的感觉,比如刚才这件小事,其实对方没必要问,直接放在桌上招呼大家就好,可是表弟问了,他突然觉得很开心,觉得一早上的时间都值了。 “傻乐什么呢?快坐下!” 邓刚回头一看,是奶奶拍他。他咧嘴笑道:“好咧!奶奶!” 顾细见刺莓新鲜欲滴,也馋了,吃了几颗,问邓刚:“刚子,在哪儿摘的?待会儿带我去摘可以吗?我要做个水果蛋糕,正好用上。” 她在镇子上买了蛋糕粉,打算用电饭煲自己做个蛋糕,现在看来,水果生日蛋糕也不错。 “在后山,小婶,还有其他水果。”邓刚一说到摘果子,立马话多了起来。 顾昭立马道:“妈,等下我和刚子哥去摘,丫丫姐,你去吗?” 丫丫感兴趣地点头,“好啊!”爸妈昨天打电话跟她嘱咐过了,今天可以休息一天。 牛翠华直接道:“既然喜欢,那就多摘点,咱们村里最不缺就是果子了。刚子,你带弟弟妹妹去村里人的果园里摘,和叔伯婶娘们说一声,他们都知道的。” 村里人相互摘果子很正常,就算关系一般,但孩子去摘,也不会说什么。 牛翠华也有一小片果林,平时也都开放。 顾昭的心都要飞出去了,吃完早餐,连声催促刚子和丫丫,三人拿着果篮笑着跑了。 顾细不急,她慢悠悠地收拾好东西,散步出门。 路过几个正在树荫下乘凉的女人,顾细被叫住。 “小顾,来来来,你都回来这么久了,咱们聊聊天。” 顾细挑眉,这一看就是要说八卦的架势,她想了想,坐过去,倒要听听别人怎么说他们家。 “小昭长得真不错啊。”有个女人摇着葵扇,先赞了一句。 “就是个小子。”顾细防守道。 “我怎么记得你们家孩子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好像叫小照?” 顾细笃定道:“那肯定是你们记错了,一直都是小昭。可能读音相近,大家混淆了。” “你婆婆也这么说,”另一个女人乐呵呵道,“估计是我们记错了。” 而几个女人的表情也变了,和顾细挤眼睛:“你婆婆是不是特别精明?” “翠华嫂子知道大儿子混蛋,还是得靠儿媳妇和孙子养老,这才把邓红和刚子留在家里吧?“ “还有青松入赘也是,反正生下来的孩子都是她孙子,之前还跟沈家人姓。” “小顾啊,你可得跟你婆婆学着点,”女人阴阳怪气道,“别管儿子在不在,孙子姓什么,得到实惠才是真的。”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看似恭维实则嘲讽,在顾细面前都这么敢说,可想而知,私下里只会说得更起劲。 不过还好,这些话语没超出顾细的承受范围。 她做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几位大娘嫂子,那你们会同意孙子改姓吗?” 几个女人一时语塞。 “呵呵,”有个女人笑得勉强,“老爷子固执,肯定不同意。” “也没那个必要,”有个大娘挽尊,“改姓还得跑一趟手续,麻烦。” “就是。”其他人附和。 顾细笑着起身:“那我婆婆的确挺厉害的,至少她能做家里人的主。”她一下子看破这几位大娘背后的心思,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村里也不例外,牛翠华说话张扬,又掌握家里的话语权,估计不少同龄人对她羡慕嫉妒恨。 因为做不到,就要编排做得到的人,顾细不太喜欢这样。 当然,她遇到的也不全是这样的女人,也有女人真心为邓红担心,还来家里探望邓红。 只能说,大家都是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有好人和不好的人。 顾细朝她们挥挥手,走了,身后一片安静。 太阳愈发大,她拉下点草帽。 对于牛翠华的打算,她当然也能猜出八九分。但她不排斥和精明但有分寸的人相处,因为对方知道底线在哪里。就像拆迁,牛翠华没私底下找沈青松问一句。 更何况,牛翠华是在不知道拆迁的时候就提议改姓,就算她只是为了争一口气,那也是实实在在说了出来。 当然,知道了拆迁,牛翠华肯定更乐意改姓。 还是那句话,不要越过相互的底线,大家有分寸地用真心相处,你好我好大家好。 “小婶,这边!” 顾细听到邓刚的声音,拉回思绪,笑着应了声。更重要的是,生活过得舒心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勾心斗角。与其在背后长舌吐槽别人,还不如搞好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最实在的。 “你们摘好了?用不用我帮忙?”顾细是大人,本来就是准备等孩子们差不多摘完了,过来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