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的价格—— 以同样的价格,想请到夏高飞这种人气的明星,基本上是做梦。这里面既有对这部电影角色人设的看好,也带着几分投桃报李的心意,电影是苏诗怡投资的嘛。 女主演这边,也有一些新生代的实力派,她们报的价格也是意想不到的低。女主角很抢手,内卷程度到有个新人演员叫宁绮文,她甚至愿意不拿片酬,还可以带投资进组,但绝对不耍大牌,不要特权,不乱改剧本。 韦秋了解了一下这人是谁,国内知名影视公司老总的女儿,难怪有这样的底气。 她可真是有眼光,一眼就看出这部电影对新人演员帮助很大。如果能演好女主,会让她的演技得到飞快地提升。 苏诗怡听完后,还不放心地追问:“真的不用吗?我听说这部电影的定位是文艺片,您是打算冲击一些奖项的,在成本上千万别小气。我有钱,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影片质量,您不用客气。” 校园题材敢拍文艺片,也就只有韦秋有这个胆子。而她的投资人苏诗怡更大胆,还真的给他投钱了,他们两个被业内称为“一个敢吹,一个敢信”。 韦秋又感动又无奈:“感谢苏总关心,我是导演,这个作品还是我女儿写的,我最重视的肯定也是影片质量,您就放心吧。” 好吧,既然导演本人都这么说,苏诗怡的砸钱升级计划失败了。她又和韦导闲聊几句,然后就挂断电话,想想看还有哪些产业需要追加投资。 而电话另一边的韦导,还在犹豫这几个女演员该选谁的问题。 他刚才倒是和苏诗怡提了一嘴,而这位电影界最欢迎的投资人充分贯彻了她“钱多事少”的原则,表示一切由导演做主就好,不要有压力。 大胆地选,不用怕拒绝了哪位会得罪人——反正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冲着讨好她来的。 尽管苏诗怡表示真的不差钱,但从性价比的考虑上,肯定是新人演员宁绮文最划算。不能真的不给她片酬,苏总的投资也够多,而且多一个投资人就多一分麻烦,但即使是这样,给新人演员开的价格也足够优惠,就算是她老爹也挑不出毛病来。 从试镜的结果来看,宁绮文排第二,还有一位圈内公认的,已经有好几部文艺片电影经验的女演员排在她之前。 韦导能够看出来,宁绮文非常有天赋,假以时日肯定能有一番大成就,但现在的她还略显青涩。如果让她担任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女主角,她目前的能力真的足以胜任吗? 他还在反复犹豫,女儿韦冬冬在此时凑了过来。 试镜现场都是有录像的,供导演事后反复对比演员们的表现,韦冬冬就在看录像。来试镜的其他演员的表演,她只看了几十秒就切下一段,只有在宁绮文和实力派女演员两人的视频里,她完完整整地看了下来。 这是原作中非常经典,也是让韦冬冬这个作者被骂的最惨的一段情节: 高考提前批的录取通知出来后,女主角特别高兴,当场就买了一张飞机票,连行李都没收拾,就这样去往帝都。她想去找男主报喜,很开心能和他做校友了,却在校园里远远地看到男主和女朋友走在一起。 原作的描写只到这一幕,场景再次切换时,女主角已经回到了家里。而试镜演员们需要表演的,就是小说中略过的,属于女主的反应。 韦冬冬直接跳过了那些开始哭的演员,不管她们哭得如何。要她来说,这几个人根本就没读懂《七月青李》的故事,或者可能根本就没看。 这本小说的主线,从来就不是爱情。她的女主角有自己的骄傲,怎么可能会在校园里不顾形象地泪崩。 “我也是在这两个人之间犹豫。”韦导摸摸女儿的头,“冬冬,你有好的建议吗?” 韦冬冬看了眼父亲桌面上放着的两份演员资料,忽略掉后面一长串的资料,看着照片对上了刚才视频中的人脸。 她指着宁绮文的资料说:“就她吧,我觉得她能演宋青宁。” 宋青宁,就是《七月青李》中的女主,别人都叫她宁宁。很巧,宁绮文的名字中也有个宁。 这么果断?韦秋有点诧异,问女儿原因:“为什么?她确实天赋过人,但还需要时间成长。就目前的演技而言,另一个更好。” 韦冬冬歪着头:“我其实分辨不出她们的演技好坏,但宁绮文的表现更符合宋青宁的逻辑。” 韦导有点兴趣了,因为这场试镜考验的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导演并没有规定要有什么反应,全靠演员自己想。 另一位女演员先是愣住,眼眶瞬间就红了,几滴清泪自她眼角滑落,呈现出来的镜头美感特别好。然后她像是没想到自己会哭,茫然地擦去眼泪,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原地站了一会后,才仰起头笑笑,默默转身离开。 这期间没有任何台词,也没有夸张的表情,全靠女演员扎实的演技,眼神的变化,将几种情绪转化处理得特别连贯。在她试戏时,现场的好几位副导演和摄像都为之动容。 而宁绮文的表现并没有她那么惊艳,甚至难度也比她低很多。 她就只是站在那,平静地像一个正在看风景的路人。她的眼神清澈透明,没有一丝委屈和隐忍,没有流泪,没有笑容,如果所处的位置不是录影棚而是真正的校园,她可能就要和风景融为一体,没人能发现她的存在。 如果不是她还做出了类似“我知道这件事了”的表情,恐怕会让人误以为,她其实并没有在演戏,就只是站在这发呆了。 韦导问:“为什么宁绮文的表现更符合女主逻辑?我记得你的原作类型是言情,女主是喜欢男主的,到这一刻应该还是喜欢。” 韦冬冬耸耸肩:“是的,她喜欢男主,男主是她的灯塔。但在她和男主的故事中,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喜欢】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别忘了,女主最后会成为最年轻的外交发言人,我认为她在这个阶段就有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非常合理。” 她的父亲,一个直男,对此持有不同意见:“可是她也是个小女生啊,面对这种失恋的场景,如果显得伤心一些,会让她的人设更饱满吧?” 韦冬冬一时槽多无口,只能无力地解释: “这个逻辑很没道理,凭什么女生就要为感情受伤,才能显得人设饱满?我的女主想要去报喜,更多的原因是想要和她的【导师】分享这份喜悦。她也考入外交学院了,他帮助她找到了人生理想,现在她离那个伟大的目标更进一步。” “爸爸,你对这个角色的理解竟然还没有试镜演员深,这让我很失望。我从来没有将《七月青李》当做爱情小说,它是一本关于女主的成长故事。” 她自嘲地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