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红楼之开国篇 > 分卷阅读3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17(1 / 1)

是为了顺势而为免得被宋知府牵扯,史家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 王家。 王老爷也叫了儿子王县尉回来。 如今不该叫县尉,是王千户,归在金陵大营,杜老八麾下做了守军千户。 “贾家要倒霉了,贾家的地啊,织厂啊,也别便宜了外人!” 王老爷带了几分兴奋,对儿子交代道。 王千户迟疑道:“姑母那里?” 没错,王家与贾家也是姻亲。 王千户口中的“姑母”,就是贾太太。 王老爷连忙道:“是隔了房头的从堂亲罢了……这个时候不脱干系,什么时候脱干系?” 王老爷与贾太太是同曾祖父的从堂兄妹。 贾太太身后,可还有为京官的胞兄,那才是眼下不能沾的祸根。 王千户道:“那儿子就往贾家走一趟?” 贾老爷今天跟没头苍蝇似的乱撞,此时过去,就是救命稻草。 王老爷点点头道:“去吧!他们也该晓得了,除了咱们家,没有人能帮上他们!” …… 太尉府衙门。 看着风尘仆仆的水进,霍宝目瞪口呆。 从金陵到陵水县一百多里,中间还有一半山路。 朱刚是十月十五下午启程往陵水县去,带了五百兵卒,最快也要昨日傍晚才能到陵水县。 水进却是今日上午就回到金陵。 这是赶了夜路? 水进早已饥渴难耐,捧着茶壶,就是一通牛饮。 杜老八在旁,看着水进的狼狈“嘿嘿”直笑:“这是没带干粮赶路?真是笨蛋,连个山鸡野兔也抓不到!” 马寨主却是怒视水进:“丢下亲随护卫,单枪匹马,还在山里走夜路,你倒是真能耐?你还是孩子么?这般任性胡为?” 水进放下茶壶,老实站着,陪了笑道:“六爷,属下这不猜到扬州有变?生怕赶不上么!” 他跟在霍五身边大半年,最是晓得霍五逆鳞所在。 这次二十尊火炮,差点陷霍宝与死地。 不管淮南道守军放出这些火器的目标是什么,都是霍五所不能容忍。 这回,要打扬州了。 只是陵水县有金矿,事情重大,必须有人留守,水进之前干着急也没用。 等到朱刚赶到,水进是一刻也得不得,立时丢开亲卫,一人双马,疾驰回金陵。 马寨主恨恨道:“又不是就打这一回?你急个甚么?好好的一员战将,要是因赶路折损在山间地头,那咱们滁州军可就成了大笑话!” 水进神色讪讪,不敢再多嘴。 他心中晓得,马寨主这番话是好意,是担心自己的安危,不是不敢动。 只是这回是打扬州,到底不同。 要是打镇江、打常州,他都不会这样急迫。 实在是扬州有火器,还有水师,几万淮南道守军也在大盐商的供给下,武装精良。 扬州,是一块硬骨头。 第240章 争议 水进既是为了打扬州回来的,自不会在金陵耽搁太久。 等到用了午饭,暂做休整,水进就又出发,往扬州去。 只是这回他想要单枪匹马却是不成, 他的亲卫还在路上,马寨主就在自己亲卫队,抽了一百人,随之前往扬州。 …… 今日已经是十月十七,金陵城士绅关注的是贾三的案子,百姓则是关注紧闭的城门。 天亮以后,大家就发现四个城门紧闭。 “不会又要打仗了吧?” “保不齐,要不然作甚城墙修的那么快?” “我就住城墙根儿,那边是兵卒三班倒,日夜不歇……这不过半月功夫,眼看着没几丈就要合拢了!” “是只不许出,进城无碍……说不得是防什么逃犯……” 一来二去,最后一种猜测倒成了主流。 宋林乖觉,听到传言,立时叫衙门贴了不少花红告示,倒是正像是切合百姓们的猜测。 告示上头,悬赏是那些曾为虎作伥、鱼肉百姓的恶霸。 有的趁乱逃离金陵,有的隐匿不出。 除了这些有名有姓的,告示上还提了“间人”、“异族”作乱,有身份不明的可疑人等也可举报,一经查实也有相应奖励。 花红悬赏,花红从五两银子到五百两不止。 举报奖励,从一百钱到一百两银子不等。 百姓们的眼睛都亮了。 没有人去关心城门是不是继续关闭,也没有人杞人忧天怕打仗,大家都盯着自家附近出现的生人。 有名有姓的通缉犯不好找,不知道哪里猫着。 可这身份不明的可疑人等范围就大了。 金陵城人口众多,自有藏污纳垢之处。 两日功夫,金陵知府衙门就得了各种举报三百多条,查获了人贩子三伙,之前的通缉犯九人,高丽、瓦剌、倭人、暹罗的探子十五人。 金陵衙门给出去的奖赏银钱三百多两。 就是悬赏花红那里,也有几人匿名领了。 金陵城内治安,为之一肃。 …… 太尉府这边,霍宝没有去关注金陵知府衙门的动静,都在等扬州消息。 扬州距离金陵先走一百多里水路,随即三十里陆路。 算算时间,滁州军已经兵临城下。 …… 十月二十日,扬州的消息还没有回来,金陵知府衙门开堂审理贾三“不法”之事。 经同案犯先户科文书招供,贾三不仅就两案牵线搭桥,且这“上户贴”、“改田契”的法子,也是贾三提议。 如此一来,贾三这个中间人从犯,就成了主犯之人。 涉及人命,自是不能轻饶。 最后判了贾三入苦役营服役七年,抄没名下产业。 在案中受贿的一百八十两银子,全部追回,另外处以十倍罚金,充作两家丧葬银子、抚恤银子。 后一个案子还好,苦主尽在,重新得回祖传田产,也得了九百九十两银子做丧葬抚恤之银。 前一个案子,那寡妇娘家爹娘已去,只有个叔伯兄弟,还是受了堂姐夫族人银钱,指正寡妇行事不端的帮凶之一,自然没有便宜他得寡妇抚恤银的道理。 那寡妇的养子,也因杀人羁押。 宋大人就一并判了养子故意杀人案。 “以杀止杀”并不提倡,但这养子是因孝杀人,属于“义杀”,又是不同。 况且这养子杀人时,族老的老妻、那孙子的幼弟在旁,并没有殃及无辜。 杀人后,又主动投案。 那寡妇的抚恤银九百九十两银子,做这养子的赔偿银,给与死者家属。 这养子就判入苦役营十二年。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贾三的判决出来,没有人质疑。 他虽没有亲手杀人,却是间接害死三条人命。 抄没名下产业,却能保全性命,已经是侥幸。 倒是那养子判了十二年,惹得众说纷纭。 酒楼茶馆,不少人说起这案子。 有人道:“判重了,养母亦是母,为冤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