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先回大杂院。 “大爷,这次真是辛苦你了。” 林大爷不在意地摆摆手:“这有啥。事情真成了,收益的可是咱大杂院的邻居。” 说起来,林大爷都没想到顾立冬夫妻会那么大气。直接把到手的好处分给其他人。 不过,就是这样的大气,才不愧是老顾头养大的孩子。老顾头真是命好又不好。 说他命好,是因为捡到顾立冬这么一个孝顺又大气的孙子。说他命不好,是因为这孙子又给他娶了个十分大气聪明的孙媳妇。还生了一对玉雪可爱的女娃娃。 这些老顾头都看不到喽。 想到老朋友,林大爷心里有点点伤感。 不过,他很快又振作起来。心里琢磨着要去找谁。给电视机打一张结实,而且比较高的桌子来。 把林大爷送回家里后,何玉燕抬脚就来到林大爷家的隔壁,也就是老曹家。 “曹大嫂子,冯大妈在家吗?” 何玉燕站在曹家门口,看到郭萍萍正在给不到一岁的女儿喂水。耐心地等在门口一会儿,见孩子喝完水这才问出来。 郭萍萍见来人是何玉燕,表情说不上好。但还是回答:“上供销社买火柴去了。怎么,你找她有啥事吗?” 何玉燕摇头。本来想让对方帮忙带话。让冯大妈回来后,过来自家一趟。 但接触到郭萍萍的眼神,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说起来,这郭萍萍嫁过来也有两三年了。但是,何玉燕跟她并不熟悉。 相较于自己这个年轻的小媳妇,郭萍萍比较喜欢跟上了年纪的大妈往来。不止她们大杂院。胡同的大妈,郭萍萍也能聊得上。 目送着何玉燕离开的背影,郭萍萍脑海中停留的,还是对方上半身穿的那件浅棕色夹克衫。 这种衣服她在百货大楼看到过,一件就要快三十。 对方穿着的小皮鞋也很贵,百货大楼一双要卖二十五。 不算裤子,这人光是外套跟鞋子,加起来就是五十五。顶得上她男人一个月的工资。 这样大手大脚的女人,就是会读大学也没用。 郭萍萍心里想着这些没用的东西。抱着孩子的手不自觉就重了几分。随即,孩子被痛得哇哇哭了起来。 这让郭萍萍马上就清醒了过来,麻溜儿把孩子抱起来哄。 冯大妈拎着大盒火柴回来的时候,正好就看到这一幕。 心想这儿媳妇瞧着还是可以的。看看她对孩子多好,哄起来十分细心。嘴上却在那抱怨:“供销社这东西咋现在看着那么贵呢!这一大盒火柴,去火车站那边买,能便宜两分钱呢!” 隔壁沈家的范婶子听到这一声抱怨,也从家里探出了脑袋附和。 “可不是嘛!我去过那火车站一次,那里的东西如果算批发的话,价格能比供销社还便宜。可惜咱也不能一下子卖个几十大盒的火柴回来。不然,没用完就得潮了。要是附近能有火车站这样的摊儿就好了。” 范婶子家里没啥负担,男人沈铁生是保卫科主任,一个月工资就有一百多。根本不缺钱花。所以也没想过去做拿货摆摊这种苦差事。 但是,能便宜几分钱买东西,她还是很乐意的。 “对了,冯大妈。刚燕子过来找你,估计是有什么事情。” 听到何玉燕找自己,冯大妈把手里那一大盒没拆包的火柴放下。甩甩手就朝何玉燕家里走去。 这样的反应,让郭萍萍觉得自己的婆婆好像何玉燕家的长工。 顾家,何玉燕正在堂屋坐着写计划书。主要是关于空地杂货店的建设计划,以及将会面临的风险,对应的解决预案等等。 明明穿越过来后,何玉燕是打算当一条咸鱼。买房坐等躺赢的。但是当她融入到这里的生活后,总会不自觉地做出很多不在计划中的事情。 但是,她不觉得不高兴。反而有种小意外带来的新奇成就感。 人生处处有惊喜。 看到冯大妈过来,何玉燕高兴地让对方坐下。然后就把自己大概的计划说了出来。 自然收到对方惊讶、佩服、难以置信等等复杂的眼神。 等对方平息后,何玉燕这才继续:“这个杂货铺呢,我们家不准备自己做。就想着问问到时候大妈你要不要过去帮忙看着电视机。毕竟这彩电值个几千块钱。真被人碰坏了或者偷了,我们也心疼。” 按照昨晚他们夫妻商量后的计划,这个杂货铺主打卖各种杂货、零嘴、早饭。 吸引顾客的一个方式,就是放彩电。彩电到时候要接驳的线路,就跟附近的大杂院协商。 等确定了电视机安放的位置后,在电视机边上用一块大木板。底下用几张条凳支起来。木板上面摆放各种待售的杂货零嘴就可以。 这样的摆摊方式,就跟九十年代很多学校边上的小卖部一样。 到时候,杂货可以卖火柴、针线、纽扣、酱油、盐巴这些个家常小东西。零嘴就更多可以卖了。现在市面上畅销的零嘴都可以拿到这里卖。 当然,无论是电视机还是摊子上的东西。每天收摊后,都要全部搬回家里。放外头那是等着让人薅完。 这个就会增加一些工作量。好在,胡同口的空地距离二号大杂院并不远。到时候看完电视,大伙儿一起忙碌,应该很快就能把东西都搬回去。 临时的摊位就这样确定。以后要是有了铁皮屋,就能在雨雪天也这样摆。 听完何玉燕的话后,冯大妈立刻明白对方是在照顾自己。 “燕子,你跟立冬……” “冯大妈,你也别着急就答应我们。这个活儿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干起来的话,就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到时候,你要负责早上摆摊跟晚上收摊。晚上我们可以帮忙,但早上确实帮不了多少。” 何玉燕说得特别实在:“我知道你最近跟曹大爷有空,都会背着自家做的馒头出去外头卖。这样卖还是比较累人的。要是这个摊子做起来的话,你这些包子馒头直接在摊子就能卖了。” 曹家的难处何玉燕当然是很清楚的。他们家虽然就一个孩子,但确实是比照着她家的双胞胎来养的。孩子养得精细,自然费钱。 把摊子交给冯大妈,是他们夫妻都觉得很妥当的一个决定。但是,还需要对方的家人同意。免得以后带来什么纠纷就不美了。 “这个摊子到时候供货是我们家来供。利润对半分。电视机你要负责。摆摊收摊也要负责。工作量会比较大。我们夫妻是希望你跟家人商量好。如果同意的话,咱私下里先签个合作协议。把责任义务分成都确定下来。” 话说到这里,冯大妈心里只有一百个感谢。 她也不多说,只点头表示今晚就跟老头子商量,明天就给何玉燕答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