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皇后是朕小青梅 > 分卷阅读1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3(1 / 1)

“只是不知道究竟谁是那颗荧惑星。” 三公主听得半懂不懂,急道:“不是说皇祖母突然生病的那天晚上,荧惑星才刚刚犯入什么星么?那就把那天来宫中的人,都赶出去!” “慎言!”许太后叱完,转而对薛玉润道:“汤圆儿,含娇一时失言,你不要放在心上。” 三公主一愣,这才突然意识到薛玉润也是其中之一:“我……” 薛玉润摇了摇头:“三殿下不过也是替姑祖母着急罢了,我亦愿求遍诸天神佛,盼姑祖母转危为安。” 薛玉润顿了顿,道:“太后,钦天监辩不明谁是妨害中宫的人,但普济寺高僧不是在此么?或许可以请高僧指点迷津。” 许太后也想到许大夫人的话,立刻道:“快请,快请!” * 普济寺不观星象,只解签文。 太皇太后突然生病的那天晚上,所有入宫之人,皆在普济寺高僧处求签。 无妄是云游僧人,不属于普济寺,所以并没有跟着普济寺的高僧一同为太皇太后诵经。但因为无妄最擅长解签文,所以太后特意把无妄请了过来。 薛玉润看着无妄熟悉的面孔,没有开口,将签文交到了他的手中。 无妄道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读罢签文,看着薛玉润,慈悲地道:“因名丧德如何事,切恐吉中变化凶。施主,您是寒鱼离水招凶之象,凡事不可移动。” 众人一震。 这是下下签,正应和“荧惑犯勾陈星”的星象。 二公主焦急地问道:“可有化解之法?” “佛有三时,为人一生之晨时、午时、暮时。又有三世,前世、今世、来世。三年对三世,三年不移,则灾厄自解。”无妄双手合十,低眉慈目。 * 第二日大朝会,钦天监监副的观星之果、无妄和尚的解签,以及连夜送来的静寄行宫琼珠殿失火的急报,同时呈上了龙案。 “寒鱼离水招凶”,正应“荧惑星犯入中宫勾陈星”。 琼珠殿失火,正应“危宿值日,妨宫室、注瘟亡。”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终于有一个不怕死的,执玉笏出列,叩首道:“陛下,臣有本奏!” 十二冕旒之后,楚正则的唇角勾了勾,眸中冷意愈盛:“准。” “为太皇太后和太后安危故,请将薛姑娘迁出宫中,三年不得入宫!” 第76章 说话的是李御史, 他慷慨激昂地道:“陛下以孝治天下,当以太皇太后和太后安危为重。请陛下早移荧惑星,未免荧惑星久留勾陈, 遗祸中宫。” “荒唐!仅凭一纸签文, 怎能断定未来的皇后即是荧惑星?”御史说罢,二驸马孙翩出列反驳道:“皇后乃太皇太后亲自定下, 八字乃天作之合, 婚期更是钦天监监正选定的大吉之日。此时反复, 你是在指责太皇太后,还是以为钦天监胡言乱语?” 钦天监监副同列百官,闻言马上道:“微臣虽不知谁人应此荧惑星, 但天时并非一成不变。时移境迁、人非定数,天时也会随之而变。” “监副慎言。”钱户部侍郎沉声道:“太皇太后匡扶社稷、太后慈恩深厚、未来皇后仪端行方, 皆堪为天下女子表率。监副究竟是在说谁行而不端, 惹来天罚?” 这话极重, 钦天监监副立刻跪在了地上, 对楚正则叩首道:“微臣不敢!” “有何不敢?”李御史断声道:“圣驾面前, 我等为臣,既直其道, 爰顾其身,才是忠君报国。且不论是谁引来天罚, 太皇太后重病,为人臣子当竭尽全力, 但凡有一线之机,也要尽力尝试。” “钱侍郎, 你可不要因为薛姑娘是你胞妹的弟子, 而心生偏颇。如今上天赐恩, 有可解之法,不论成与否,都须一试。”御史沉声反问道:“难道太皇太后和太后的安危,不值得薛家小娘子三年不移吗?” 许大老爷心里拍手叫好。 怎么可能有人敢说不值? “若是可解之法,当然须得一试。”钱户部侍郎也并不敢正面回答御史的质问,反问道:“但谁能知道,这就是上天恩赐的可解之法?薛姑娘三年不移自是无妨,但她也是未来皇后。你是想鼓动换后,还是想让陛下大婚再推迟三年?!” 钱户部侍郎的声音朗朗,将群臣的想法昭然若揭地摆在了台面上,引来窃窃私语。 “钱侍郎扣得好大一顶帽子。”李御史冷笑道:“钱侍郎,臣孑然一身,尊荣为天子所赐,与薛家无仇怨亦无恩情,可不似你这般!” 他说完,立刻跪在了地上,掷地有声地道:“天象非臣所移,签文非臣所抽。微臣一心为太皇太后,亦是为陛下故。陛下方亲自主持殿试,士林瞩目、百姓敬服。天道重孝,否则,以何稳定天下万民之心?” 李御史说罢,叩首道:“见太皇太后危急、太后忧患在隐,臣忝为御史,蒙圣恩,当直言。纵使薛姑娘为薛老丞相之孙、纵使薛老丞相为三朝老臣,臣舍己身,也必须要说诸位大人不敢明说的话。请陛下明鉴!” 楚正则垂首看着跪在金銮殿上的李御史。 李御史出身清贫,是蒋御史大夫年纪最大的门生,与蒋御史大夫刚强的性格一脉相承。家中妻亡子丧,的确是个孤家寡人。 此时,蒋御史大夫反倒没有李御史那样响当当、硬邦邦,但看着已须发皆白的门生,他终于还是出列道:“陛下,请恕臣等直言不讳之罪。” 楚正则颔首,沉声道:“都起来说话。” 跪在地上的钦天监监副和李御史叩谢皇恩,都站了起来。 他们这一站起来,就有更多的人出列附和。 工部、吏部…… 楚正则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这些出列的人,如一尊石雕,沉默不语。 直到薛老丞相颤巍巍地执玉笏,也站了出来:“陛下,李御史所言不无道理。” 此话一出,有不少朝臣都没控制住,露出了惊愕的神色。 但许门下令和许大老爷,却是齐齐一震,先前做壁上观的神态一扫而空,目露警醒。 “眼下太皇太后危急、太后身边已生忧患,纵使一线之机,也不可错放。”薛老丞相苍然的声音在殿中响起:“若化解之机应在老臣孙女身上,老臣愿替孙女请罪,请陛下准其归家。” 这一次,就连一直事不关己的赵尚书令,都不由得抬头看向薛老丞相。 这一步退,再想进,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老臣的孙女素有贤名,绝无行而不端,祸引天罚的可能。”薛老丞相声缓而清晰:“故此,老臣以为,钱侍郎所言也并非虚妄。” 翰林院的顾掌院学士闻言立刻道:“老丞相所言甚是。臣听闻,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