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红色,而且这点红色还因为被有一点乳化状的淡黄骨汤映衬,而更偏向橘红色。 就这样看起来,汤的味道似乎是偏淡的。 但其实汤底中有加入麻辣的成分,只不过如果只是底汤,麻辣的程度有限。 云砾用的这种做法,是底汤有一定的麻辣料,但如果客人要求加麻加辣,则额外给客人添加。 这不会直接影响到底汤的味道,所以底汤看起来哪怕有着烹煮出来的浓稠,汤也有乳化的模样,可单舀起汤的时候,还是没有看到类似于明显的颗粒之类,让汤看起来浑浊的东西,还是能带给人一定的清爽感。 虽然云砾没有主动问代号Z和苏绩要什么味道的,但这次他在做的时候,还是默认用了不额外加辣的微辣口味。 这样的汤底还能喝。 他先端出去的是苏绩那份。 按照排队的先后顺序,还是该先给苏绩。 云砾在厨房忙碌时,就有浓郁的味道飘出了。 现在云砾将东西端出来,那味道瞬间变得更浓了。 无数的目光黏在了云砾身上。 云砾只是以正常的速度走路,其他人却觉得云砾走得特别慢。 从厨房走出来,再到苏绩坐着的桌子边,这么一点距离,就能让他们觉得云砾已经走到地老天荒。 苏绩点的东西太多,让大砂锅都装得太满了。 锅的最上方隐约出现了食材堆成的小山,锅边缘就是还在冒着小小的沸腾泡泡的热汤,浮在汤面上的一些食材上有橘红色的红油痕迹,但不是特别明显。 在这些痕迹下,是透亮的鱼蛋、还有块状的鱼豆腐……豆腐也飘着,原本白色的豆腐,现在吸收了许多的汤汁,就染上了一点颜色,也显得相当亮泽。 只是这些也罢了,再往上一点,就是平菇、草菇之类的菌菇类,还有绿油油的小油菜。娃娃菜也是要有的,菜杆的部分清甜,菜叶软嫩,味道格外可口。 菜的最上方还有最为青翠的香菜叶,看着蓬松、明亮,与锅里吸收了汤汁、染上了汤汁滤镜、形成了一个相对合一的总体色调的其他菜肴不同,它的青翠是夺目。 不过它看着多,云砾其实再往上放的时候,并没有将它们弄得特别碎,所以要是有谁不喜欢吃,还是很容易就能将它挑出来。 云砾将东西放下时,又一次对上了苏绩的目光。 已经听过了苏绩和代号Z对话的云砾想了想,终究没将自己从其他世界得到的情报说出来了。 留给他的时间有限。 还有那么多堪称嗷嗷待哺的客人呢! 即便不理会那些人,单代号Z,现在盯着他的样子,都快要喷火了。 他得赶紧将代号Z那份也拿出来。 第336章 苏绩之前选择的菜就很多了,代号Z挑选的甚至比他还多。 苏绩好歹只每样拿了一份,可代号Z,那是每样一份的基础上,自己喜欢的再额外加一些。 云砾甚至得帮代号Z分成两个锅,一个锅是大号的,一个锅是中号的,才勉强够放。 中号的砂锅里除了有各种各样的菜,还有着一些米线。 米线的烹煮时间不算长,浸泡在热乎乎的锅里,还能看得到其原本的银白颜色。 米线很细,但还有一点爽口,不曾因为浸泡时间过长而变得太软,现在的米线还带着一点韧劲,可又不至于太硬,吃的时候似乎有一点脆,又有浸泡后的淀粉哪一种软。 细米线之间可以容纳足量的汤汁,吸溜一口,就米线和汤一起进入嘴里了。 汤煮得有一点乳化模样,就会偏润,而且表面没有太多辣的东西,就连添加的红油都只是少许的橘红色模样,也同样呈现出乳化的色泽,就能在吸溜的时候,都尽量地保护嗓子,不让这些刺激味道轻易伤害到喉咙。 苏绩原本已经吃着了。 他只看到云砾将代号Z的麻辣烫中的第一锅端出来时,还多少看起来有些不甚在意。 等云砾将第二锅也拿出来了,他看到米线,才整个人都呆住了,刚刚夹起的滑溜鱼蛋又滑回锅里,溅起了一点汤水。 “这、这是啥?” 苏绩指着代号Z锅里的米粉时,那手都带着一点颤抖。 代号Z扫了他一眼,回答得格外随便。 “放心,不是从你身上掉出来的东西。” 代号Z甚至顺手将锅里的米粉挑起,让苏绩可以看得更清楚。 苏绩胸膛的起伏变得更加明显。 他狠狠地别过头去。 代号Z吸溜一口,咬断还没有被吸进嘴里的米线。 有筷子夹着,没有被吸进来的部分虽然稍微地往下滑了滑,但没有落回到锅里,而是继续被夹住,等代号Z将它慢慢地放下去。 云砾刚准备和苏绩解释一下,代号Z就抢先开口:“米线。价格还行。云老板就在冰柜上面那里标着价钱的,你之前总不会没看吧?” 苏绩惊奇地往那边看了一眼,总算看到云砾贴上去的一张红纸。 还真写着。 米线、面、米粉、河粉…… 价格都是一样的。 苏绩稍稍松了口气,只是表情依旧很古怪。 代号Z已经开始吃别的东西了。 就在米线的旁边,还有一些空心菜。再处理的时候,空心菜已经被折断过了,每一节都是空心的,吃的时候,一咬,菜杆里贮藏着的汤就会迸出来。 有一点麻辣味道,可是初期刚开始吃,因为汤底熬得好,并不会立刻感觉到多刺激的麻辣味道,只是有少许的麻,淡淡的辣,都来不及对此产生太大的反应,就因为骨汤的润泽而只剩下咸鲜的美味。 一锅汤中,已经添加了太多的食材,而这些食材本身也没有经过太多的处理。食材只要本身没有经过什么腌制处理,它们自带的味道都是偏淡的,也比较容易彼此混合。 麻辣烫中的味道就是这样。 除了食材已经发生腐败变质的情况,单纯新鲜的食材,加上好的汤底,起码能在入口方面有保证。至于更进一步的味道细致变化,则需要更多讲究了。 这种需要细到将不同食材加入锅中的时间都要精准到近乎秒的区别。已经不是套用模板就能做好的了。 客人们点的食材不尽相同,就注定有无数种搭配。 必须厨师对食材的特性、汤底的特性,乃至需要添加的其他佐料都有着充足的了解,才能做到精准把控。 不过如果像表世界餐厅里的木头人,一旦进入里世界,也能做到按照食材的分量选择对应大小的锅,添加相应的汤的分量,然后按照一定的次序将食材加进去烹饪。这种选择,必然带着很大程度的牺牲,只能简化成绿叶类的菜什么时候放、菌菇类的什么时候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