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虚拟网游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707章 跨时代的冲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707章 跨时代的冲击(1 / 2)

第707章跨时代的冲击(第一更,求订阅)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只要钱到位,一切都有得谈。

而在美国这个商业社会,更是如此,毕竟,早在几十前人家就能大模大样在报纸弄出可以让断臂重生的“生肌续骨水”了。

现在……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监管,但牛磺酸不是药品,事实上,它也不会被作为药被出售,关键就是让别人知道它的好处。

在金钱的刺激下,很快在美国的多家报社里,就出现了一些科普性的文章,开头先是介绍了一下牛磺酸的发现过程以及其重要性,然后着重的介绍了人体缺乏牛磺酸会怎样,介绍这种营养物质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接着就是吹了一波补充牛磺酸的必要性,揭示了这种营养物质在调节骨骼生长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类似的研究也表明,牛磺酸对婴幼儿免疫功能、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性。

甚至到最后,还干脆了当的说“这项研究表明,牛磺酸可能是我们体内的长生不老药,有助于我们活得更长、更健康。”

这样的文章是瞎几吧写的吧?

牛磺酸是“长生不老药”,写这种不靠谱的事情都有人信?

要是一般人写的,肯定不会有人相信,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在他们看到文章的署名,却意外的发现有两个,一个是作者,写的是某医学院的知名教授,另一個则写的是美国营养学会。

就比如历史上的最早的配方奶粉出现在19世纪,但是直到现在,市场上婴儿喝牛奶的有、喝普通奶粉的有,甚至在美国,很多家庭还拿炼乳当奶粉喝,这甚至是它最大的市场。至于配方奶粉的销量则就很一般。

这个学会的用处并不仅仅局限于奶粉,他在未来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既然如此,那所需要的就是打开市场需求。

当然,更重要的是,美国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太多,比如遍地的牛奶——每个家庭都有喝牛奶的习惯,鲜牛奶的供应也十分便利,在这种情况下,有谁会选择配方奶粉呢?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市场没需求。

虽然大多数美国家庭会给婴儿喝牛奶,但不一定都喝配方奶粉,更不要说什么牛磺酸了。

于是李毅安才决定使用软文攻势,先在报纸和刊物上吹一波牛磺酸的好处,然后再把贝亲配方奶粉包装起来,强调营养均衡的配方奶粉对婴幼儿的重要,以及仅仅喝牛奶对婴幼儿的身份是有害的。

通过有奖征文大赛,周志民那边已经收集了好几十篇吹捧牛磺酸对人体尤其是婴幼好处的文章。

五零年代绝对是纸质媒体一家独霸的时代,虽然电视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大多数美国家庭,都会会订购报纸或者杂志,报刊和杂志绝对是深入到千家万户的那种。

而需求也就产生了。

比如制定行业标准啊,比如为一些新产品进行专业背书了。

因为美国还没有营养机构,所以他们就专门成立了一家机构——美国营养学会,然后利用这家机构为自己的产品进行背书。

倒不是因为它的价格昂贵,而是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配方奶粉的好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配方奶粉谈不上配方,等多就是均衡营养而已。

看着满脸期待的格蕾丝,李毅安一时间有些沉默了,这……怎么把自己人也给营销了呢?

……

想要把婴儿配方奶粉卖出去,首先得强调它的好处,而牛磺酸就是它最大的卖点。

和大多数人一样,格蕾丝也有看杂志的习惯,这天和往常一样,在她翻开常年定阅的杂志后,只是翻过两页,就看到一篇“婴儿的大脑黄金……牛磺酸!”

于是李毅安才会让他们找营养学会,然后再弄一群专家写一堆文章替他们吹嘘。然后这些文章就被投放到报纸和杂志上。

而现在这些知名医院、医学院的医生教授们的文章说服力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毕竟眼下,专家这个词还没有烂大街,也不会怀疑文章的专业性。

二十一世纪人们打开电视是不是广告就是软文,打开手机依然是如此,想要跳过去都得先看着十几二十秒不同,在这个时代广告虽然处于无监管模式,但是人们还是比较收敛的,顶多也就是在文字上更多的夸张,更多的不要脸,也就是如此了。

而且这些文章大抵上还都是在报纸的次版,一下占据半个版面,甚至一个版面的那种。

在格蕾丝惊讶之余,对牛磺酸这种一听说是高科技的产品充满了好奇,甚至渴望。

但是这一次他们面对的却是一种全新的广告模式,面对这种营销软文,他们甚至都没有任何分辨力——这到底是广告还是科学。

机构在手,还怕说服不了人吗?

于是,像格蕾丝这样的母亲,无不是专业性的文章给说动了。

一时间,格蕾丝似乎化身成为了一个营养专家,在那里滔滔不绝的说着牛磺酸的好处和重要性,李毅安就是静静的听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