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姚家小院。
姚妈端了水盆走进来,对姚爸说:“累了一天了,泡会吧!”
姚爸摆了摆手,说道:“我算算账,你先去洗。”
说着就从柜子里拿出个姚蓝学校发的网格本,翻开封面,里面记了一些菜的价格和数量。
第一行就是猪肉,写的整猪一只,420元。
本来姚爸是按菜单去菜场买肉的,但是后来算了一下,发现但买肉不划算,于是就找到养猪场买了一头猪,价格和买肉差不多不说,还多了一堆的猪下水,正好可以卤了做拼盘。
接着是鱼,大草鱼买了五条,105元。
鸡蛋两板、皮蛋两板,共50元。
……
姚爸拿算笔在纸上加了一下,大概成本在九百不到的样子,这还是今天人来的多,后来又加了不少菜的缘故。
主家看到菜这么好,觉得特别有面子,于是晚上结账的时候又给添了一百块。
这样是就一千三,除掉成本,一天赚了差不多四百块。
账算清楚了,姚爸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
姚妈看到姚爸脸色变换,焦急的问道:“怎么样?亏了吗?”
“没!没!没!”姚爸摆摆手,“不仅没亏,还赚了四百呢!”
“啊!”姚妈不敢置信的张大嘴,“这么多?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姚爸点点头,“确实是这么多。”
这时,他算是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放着铁饭碗不要,要下海做生意了。
“啊!”姚妈突然想起,今天晚上收拾残局时,有个穿蓝色短袖的人来找姚爸,说是也要办酒。
“今天那个找你的人你答应没?”
“我说回来考虑下。”
“哎!”姚妈遗憾的一拍大腿,“早知道就直接答应了!”
“没事。”姚爸拿出一张纸条,“那人给我留了个电话号码,说我愿意做可以打这个电话。”
姚妈听到这话,又高兴起来,“明天就给他回话!”
之后,姚爸姚妈带着兴奋的心情快速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姚蓝被一阵滴滴答答的下雨声吵醒了!
她起来一看,原来是窗户没关,于是爬起来关上窗户,回头一看闹钟都快七点了。
于是干脆不睡了,下楼去洗漱,准备早点去学校。
柏泉镇一下雨就容易积水,地面到处都是泥巴,不好走。
吃完早饭,打着雨伞,三个小的出门了。
进了学校,三个各自奔向自己的教室。
雨一会大一会小,陆陆续续下了快一天,到傍晚的时候才停,不过天空依旧阴沉,看不见太阳。
这场雨范围比较广,就连远在一百多公里外的省城也在下。
省城这边的雨从中午开始下,而且越下越大,到了晚上已经是瓢泼大雨,打的魏家支出来的麻布雨棚啪啪做响,好像随时都会倒塌一样。
几个大男人坐在魏家的客厅里呼啦啦的搓着麻将。
今天魏家办丧事,晚上几个邻居陪着魏建中守夜,长夜漫长,于是就开了桌麻将大家打发时间。
这时,一阵风吹过来,木头做的门窗被风吹的晃来晃去,砸在墙上哐哐响。
杨翠荷端着个大铁盘子出来就看到这一幕。
她先把铁盘子上面端着几碗面挨个送到打麻将的几个人手上。
最后一碗递给叼着根红梅的魏建中,“你就不能管点事?雨下这么大,门窗都不关一下!”
魏建中接过碗放在手边,还没开口,坐他右手边的一个胖子就笑着道:“弟妹这就不知道了吧,守夜都是不关门的,怕走的人回不来。”
仿佛为了迎合男人的华语,又一阵强风吹过来,把门砸在墙上半天动不了。
杨翠荷在这阵寒风中打了个寒颤,明明是五月份,却觉得这风特别冷。
她机械的扯了扯嘴角,勉强露出一个牵强的笑容,“强哥说笑了,走了的人哪有回的,不过是玩笑话罢了……”
被杨翠荷当面否定,叫强哥的胖子也不在意,他呼噜了一大口面条,口齿不清的赞到:“嫂子做的面好吃!”
倒是坐在上首的魏建中弹了弹手里的烟灰,斥责杨翠荷道:“你个娘们懂什么,还不进去吃你的面去!”
“来来来!哥几个吃完了继续啊!”
杨翠荷暗地里翻了个白眼,给魏建中留面子,转身进屋去。
刚走到门口,她就觉得什么东西从眼角闪过。
转头一看,一只黑猫停在灵堂上,绿色的竖瞳紧紧盯着麻将桌这边。
这会见杨翠荷看它,咧开嘴叫了一声,“喵——”
叫声在惊雷中若隐若现,伴随着的是杨翠荷的尖叫声在黑夜里传的很远。
第二天,一大早六点不到太阳就出来了。
下了一晚上的大雨,空气都是清新且湿润的。
徐勤业打着哈欠在店里扫水。
昨天下雨的时候门没关紧,屋里地面都淹了,还好店比外面的路高几层台阶,雨停了以后水都流的差不多了,就是地面湿漉漉的。
他是不是应该换一个卷闸门了?
徐勤业边扫边想。
还没没等他把店打扫干净,门口就走近一个身影。
他头也不抬的说道:“今天闭店,不营业!”
店里湿漉漉的,看着就烦!休息一天好了!
本着扫完水就关门的徐勤业等着门口的人离开。
然而站在门口的杨翠荷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来。
这人怎么不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