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谨言 > 分卷阅读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9(1 / 1)

一百二十门,在另一个洞里,竟然还有120口径的榴弹炮八门,150口径的榴弹炮四门! 李谨言半天说不出话来,看着眼前的150口径榴弹炮,心中只剩下一个疑问,当初李二老爷是怎么把这批军火在南方政府的眼皮底下运到北方藏起来的? 这么多大家伙,难道那些地方军阀都是瞎子吗? 这个疑问暂时没人能帮他解答,哑叔只负责看管这批军火,至于当初把这批军火运到关北交给他的人,他却只字未露。 李谨言想了想,也没继续追问。他知道,哑叔真正忠心的,是他的父亲。不过,至少哑叔现在愿意帮他,这就足够了。 大致清点完这批武器,季副官和兵哥们也从激动中清醒过来,季副官似乎明白了少帅发给姜部长那份命令背后的含义。 少帅,原来是这么看重言少爷的吗? 姜瑜林得到季副官的消息,立刻带人前来,看到眼前的一切,脚下一滑,差点坐到地上。不久前,他刚和礼和洋行签订了一笔单子,其中就有1888式委员会步枪和骑枪,一杆步枪连刺刀配上两百发子弹,就要22块大洋!骑枪也要19块大洋!这已经算便宜了,要是换成毛瑟98K,一杆最低也要100块大洋! 眼前这些加起来,得多少钱?更不说那些火炮了。 姜瑜林只觉得一阵阵眼晕,难怪少帅吩咐他小心行事,这能不小心吗?! 再看李谨言,姜瑜林的两只眼睛都发出了绿光,难怪有传言,大帅亲口说少帅娶回家个金娃娃,这哪里是个金娃娃,压根是个金佛啊! 李谨言把统计的武器数目告诉姜瑜林,姜瑜林连连点头,嘴已经笑得合不拢了,不过,李谨言这批武器也不白给,他和姜瑜林口头约定了一批军需单子,主要是被服。他已经想好了,布庄再开下去,还得继续赔钱,土布的成本再低,也扛不住机器大生产出来的洋布。 与其死扛着赔钱,还不如另辟蹊径,他手里有了李二老爷留下的这笔款子,完全可以对布庄进行改营。布庄关停大部分,改成被服厂,背靠楼家,还怕没钱赚? 他和李庆云说的家化厂年后就能生产,雪花膏的原料主要是硬脂酸,碱,水和香精,为了保湿,还要添加一些甘油,口红的基料主要是油,油脂和蜡再加上一些着色的色素,原料都不难找,尤其是口红,如果李谨言黑心点,直接用肥皂做基底,也不是不行。这种肥皂做基低的口红,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可是流行了一段时间,也没听说有口红毒死人的传闻。 乔乐山对磺胺的研究已经有了进展,研制雪花膏和口红,不需要他出马,他身边的几个助手就完全可以胜任。 当然,李谨言也不会让他们白干活,每开发出一种新产品,除了研究费用,还会在新产品的利润里,拿出千分之一,分给开发人。虽然数目不多,架不住产品的销售数量庞大。 效果是显著的,知识分子也是人,也要穿衣吃饭,对于正当途径得到的孔方兄,谁也不会轻易往门外推。 姜瑜林拖着一大批军火回后勤部的消息,自然瞒不过楼大帅,连李谨言和楼逍发的那两封电报,都在第一时间送到了楼大帅的面前。 楼大帅摸摸光头,这两个小兔崽子,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玩这手,胆子够肥啊! 气过之后,楼大帅又忍不住笑了,得,聪明点也不是坏事,懂得防人,总比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子强。 楼夫人站在书房门口,听到里面传出的笑声,松了口气。媳妇向着儿子是好事,她可不想李谨言因为这事就被大帅忌讳。 李谨言这批军火送到前线时,钱伯喜和杜豫章再次惊掉了下巴。尤其是在听到这批军火和李谨言脱不开关系时,看着楼少帅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钱伯喜直接开口道:“少帅,你这哪里是娶个媳妇,这整个搬回家一座金山。” 楼少帅极其罕见的勾了一下嘴角,再次吐出了让两个师长都有些吐血的话:“羡慕,也是我的。” 潜台词,老婆是他的,军火也是他的。想要,求他啊? 钱伯喜杜豫章:“……” 大帅这儿子,果然不是一般的欠揍! 楼少帅无视两个师长想杀人的目光,戴着雪白手套的大手,按住了军装的上衣口袋,口袋里,装着那封李谨言发给他的电报。 楼少帅缓缓眯起了眼睛,等他回去…… 第32章 太阳跃起地平线,中俄边境的满洲里,再一次响起了炮声。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是华夏军队率先发动了攻击。四门150mm榴弹炮,八门120mm榴弹炮,同时发出了怒吼。每一炮下去,都会留下一个直径几十米的大坑。俄军炮兵阵地的一门七五山炮,直接被掀翻,炮管扭曲。趴在地上的俄国人,除了对上帝祈祷,没有任何办法。 土地冻得太结实,根本没有办法挖战壕躲避炮击,就算有掩体,也抵挡不住重炮的轰击。何况,俄国人从一开始打定的主意就是进攻,夺取满洲里,压根没想过自己会遭受如此猛烈的攻击。 俄国人几乎被炸懵了,边境军队指挥官米哈洛夫耳朵嗡嗡作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上帝,这不可能!” 俄罗斯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在一战之前,能够动员的军队数量达到六百万!但俄国的武器生产能力却极其落后,军队中的步枪,火炮,有一大半都是从各国进口。德国,英国,法国,丹麦,意大利甚至是比利时! 凡是能能买到武器的国家,都能看到俄国卢布的影子。饶是如此,比起欧洲强国,俄国仍是差了一大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俄国拥有七千多门火炮,这其中却几乎没有重炮! 按照欧洲强国的标准,只有口径150以上的火炮,才能称之为重炮。150mm口径以下的,都是中型火炮和轻型火炮。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俄国人,当真是“穷”得可怜。 现在的俄国,和二战时的华夏军队,处于类似的境地。人,有,武器,没有! 在一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俄国军队武器更加匮乏,几乎到了三至五人使用一杆步枪的程度。一个俄国士兵这样对一名记者说:“先生,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 屠杀者,是和俄国对战的同盟国军队,这些刚放下锄头走上战场的俄国人,只不过是一群等待被屠杀的牲口。 华夏人的情况并不比俄国人好多少。南北对峙,军阀混战,清朝洋务运动留下的底子,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国内的轻工业有所发展,重工业却止步不前。 如果没有李谨言送来的这批武器,在满洲里的一师和二师,也要“断粮”了。 不过,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