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课业,就是习字和玩耍。 为了让楼二少“玩”好,李谨言没少费心思,这段时间,玩具厂的新产品一样接着一样,楼家开玩具厂的姑爷也跟着沾光。尤其是用电池驱动的火车和汽车玩具,在市场上相当受欢迎,除了内销,也大量出口。欧洲打仗,美国却发了横财,在美国人开辟世界市场时,华夏的触角早就伸到了美洲大陆。 从最早的口红,罐头,各种日用品,再到后来的服装和玩具。 唯一让李谨言感到遗憾的是,出口的产品多为轻工,华夏的重工业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 不过,现在追赶还来及。 欧洲已经开始衰落,世界警察尚未变成巨无霸,北极熊也没发展出恐怖的军工和重工,一切都还没有最终确定,这就是华夏的机会。 华夏保住了一口元气,借欧战壮大了自己,当条件成熟时,势必要更进一步。 “言哥。” 楼二少的声音打断了李谨言的思绪,抬起头,小豹子正抱着两份报纸走过来。一份是《时政新闻》的增刊画册,一份是《趣谈报》。 “睿儿写完字了?” “恩。”楼二少到沙发上坐好,把报纸交给李谨言,“言哥,读报。” 李谨言一把将楼二少抱进怀里,展开时政新闻增刊,上面刊登着华夏军队在欧洲作战的消息,配图是一部坦克和几名威武的华夏兵哥。距离华夏远征军在康布雷发起的战斗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快两个月了,新闻的热度始终未减,华夏远征军在欧洲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凡有华夏远征军的报道,报纸都会脱销。 “这是少帅在欧洲打仗的消息。” “大哥?” “对,睿儿要听吗?” “要。” “好。”李谨言指着图画下的一行字,放缓了声音,“民国八年,我华夏远征军……” 大半个下午,李谨言都在给楼二少读报,等小豹子自己去玩,才有闲暇处理余下的公事。 忙了半个多生辰,又到了晚饭时间,饭桌上只有李谨言和楼二少两人,看着身旁空出的位置,李谨言有片刻的失神。 现在的欧洲战场是什么样?物资是否送到?是不是应该再给尼德和许二姐发一封电报? 离得越远,想念却愈加频繁。 偶尔,李谨言也会觉得不可思议。 “言哥?” 楼二少吃完了蛋羹,抬头,发现李谨言又在走神。 “睿儿吃饱了?” “吃饱了。” 李谨言三两口扒完饭,牵起楼二少,每日例行,饭后消食,去院子里遛弯。 “睿儿想去看豹子。” “看豹子?” “恩。” “好,咱们去看豹子。” 二月二十三日,华夏的商船编队,在海上同两艘“不明舰船”的遭遇。由于潜艇电池耗尽,不得不提前返航,参与护航的三艘巡洋舰与对方展开炮战,部分配有火炮的商船也参与了战斗。 一艘商船上还搭载有小型的寇蒂斯水上飞机,这是约翰利用各种关系为船运公司弄来的。有了飞机的空中侦察又提前收到预警,商船编队很快发现“敌情”,确定对方是敌非友之后,主动发起了进攻。 一艘商船变成了二十一艘,加上三艘巡洋舰、 二十四对二,结果可想而知。 日本战舰再“勇猛”也无济于事。 猎人变成了猎物,很快一艘轻巡洋舰就被击伤,航速减慢,舰艏起火,要想不被俘虏,唯一的选择就是自沉。掉头逃跑的日本驱逐舰,临走之前不忘给要沉不沉的“友舰”补上一炮,彻底将它送进了海底。舰上的日本水兵有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也是对着驱逐舰破口大骂的。 “野分号八嘎”的骂声不绝于耳。 没错,给友舰补了一炮的,就是在二战中大名鼎鼎,有日本舰队三大“祥瑞”之称的补枪王,野分号。 野分号在三大祥瑞中排名靠后,观其壮举,另外两艘“祥瑞”拍马也赶不上。两艘航空母舰和三艘巡洋舰的“战绩”,足以让野分号傲视群雄,哪怕它击沉的全部是自己人…… 当然,此时的野分号还不是二战时的炎阳级驱逐舰,但“野分”之名却已经开始发挥威力,一炮击沉一艘巡洋舰,堪称“开门红”。 巡洋舰沉没,驱逐舰逃之夭夭,华夏水兵并没贸然追逐,而是派出两架飞机,从空中侦查野分号的逃跑路线,可以确定,今后出现在这附近的英美两国商船,无论如何总是要沉上一两艘的。 至于是不是日本人击沉的……总之,所有的证据,都会证明是他们干的。 经历过之前的袭击,商船编队行进中变得更加小心,直至遇到英美舰队护航的编队,警报才暂时解除。 两支商船编队合成一股,华夏商船途中遇袭的消息也散播开来。英美舰队的舰长们先是一惊,难道德国人突破了封锁?随即又摇头,不可能! 那这两艘战舰是什么来头? 此时,在华夏商船上工作的一个葡萄牙水手言之凿凿的说:“是日本人,我能确定!” 日本人? 英国人和美国人心下各有思量,表面却不动声色,在船队抵达利物浦后,白宫和白厅分别接到了一份密电。 只是国与国之间的“私怨”且罢,若牵扯到其他问题,那就必须小心。德国既然能“收买”墨西哥给美国添堵,也能“帮助”布尔什维克坑沙皇一把,谁也无法保证他们不会故技重施,从协约国内部动手脚。 日本的陆军不值一提,海军却必须警惕! 也不排除有其他势力在其中捣鬼,最有可能的就是华夏人。可无论如何,日本的“忠诚”和“立场”还是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尤其是美国,接到菲律宾接连“遭灾”的消息后,这个问号又被扩大了数倍。 此时的日本人还不知道,华夏还没动手,他们就自动自觉的把一盆脏水顶在了脑袋上。 第234章 民国八年,公历1918年2月24日,德国与苏俄重启停战和谈。 此次和谈,称得上一波三折,苏俄的领导层始终没有协调一致,最终还是托洛茨基的态度发生变化,才使弗拉基米尔“不能和谈便辞职”的誓言没有应验。苏俄派出代表前往布列斯特的前一天,德国军队仍在东线发起猛攻,是做做样子要是真枪真炮不重要,重要的是,俄国人终于“服软”了。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谈判,苏俄以割让大片领土,失去大量人口,同时赔偿给德国六十亿马克为代价,退出了一战。 在合约上签字的除了谈判双方代表,还有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加利亚。 合约一经签订,俄国失去的不只是领土和人口,还有割让地区的工业矿产,以及沙